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77|评论: 2

[诗词歌赋] 【原创】神州山河漫游记 【长卷诗集*112*】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9-9-19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献给祖国七十周年华诞
神州山河漫游记 【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一章  天府之国誉神州

2    杜  甫  草  堂

*    流寓成都结茅屋

公元七五九年冬  为避安史之乱急
杜甫流寓到成都  来至西郊浣花溪

朋友严武帮助下  结茅而居草堂寺
在此寓居近四载  写下二百多首诗

杜甫故居晚唐时  逐渐荒芜日颓废
诗人韦庄倍思念  复盖茅屋敬仰之

后来北宋镇蜀将  吕大防建杜甫祠
就在草堂遗址上  明清两次大修葺

现存主建有大庙  诗史堂与工部祠
还有工部祠右侧  少陵草堂碑亭立

园林面积三百亩  楠竹梅园与清溪
还有小桥交期间  极富诗情与画意

忧国忧民度一生  诗圣杜甫品自高
寓居浣花草堂时  偶逢秋高风怒号

卷走屋上三重茅  狂风暴雨顽童戏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秋风无情破茅屋  诗人长夜苦难歇

苦苦思索疾声呼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时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死亦足
千古绝唱茅屋歌  心系百姓最诚笃

杜甫世交情谊深  西川节度使严武
严武多次到草堂  轻骑简从拜杜甫

杜甫对他知遇情  非常感激将诗赋
元戎小队出郊垌  问柳寻花在野亭

寂寞江天云雾里  何人道有小微星
一些攀龙附凤人  也携厚礼去拜敬

杜甫冷眼面相对  退还礼物不留情
依然振我粗席尘  自然愧客如黎羹

寓居成都信交游  题画赋诗出佳篇
精彩之作神来笔  脍炙人口天下传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浣花草堂春色美  形象生动留笔端
好友严武病逝后  杜甫痛别离成都

今日草堂似田园  炎黄子孙尤敬甫
当年泛舟百花潭  杜甫欣然把诗吟

秋水才深四五尺  野航恰受二三人
现存工部祠右边  恰受航轩格外新

外形颇似泊楼船  此种意境显如今
杜甫更有名句赞  四株罗汉松苍劲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诗史堂前立至今  似对主人永怀念

*    历代名人与草堂

杜甫早年识好友  开元末年结高适
乾元二年高被贬  贬为彭州作刺史

时逢杜甫流徙蓉  高适立即送问诗
并赠粮食给杜甫  以期杜甫安度日

次年高适年六十  改任蜀州作刺史
杜甫赶去看望高  二人携手愈真挚

高适写下动人诗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今年人日定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方
杜甫接到此诗后  读终篇末泪满行

时隔多年在船上  整理文稿重睹诗
忆及挚友已谢世  无限伤怀念高适

自蒙蜀州人日作  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  迸泪幽吟事如昨

从晚唐起迄至今  成都人日游草堂
风俗习惯早定型  敬对诗圣寄怀想

杜甫离开四川后  西川节度使崔宁
让妻任氏住草堂  泸州刺史趁崔宁

赴长安入朝之机  对着成都猛进攻
任氏散财募众勇  率兵打退其进攻

崔宁后封冀国公  冀国夫人任氏封
任氏出生浣花溪  浣花夫人传美名

后建浣花夫人祠  纪念任氏护蜀功
每年农历至四月  成都女士来拜敬

络绎不绝到草堂  夫人祠里把香敬
工部祠内杜甫像  左右分立两石像

黄庭坚与陆游像  先贤祠名叫得响
清王闿运撰楹联  道出奥妙省四方

自许诗成风雨惊  开得宋贤两派旺
师法杜甫黄庭坚  江西诗派始开创

以其心志通杜甫  剑南诗派陆游创
他们都曾流寓川  赢得后世齐景仰

杜甫草堂匾联多  脍炙人口展情怀
锦江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

四川学使何绍基  南下各县考秀才
阅卷之余撰此联  结束科考喜开怀

过完春节到人日  赶回成都草堂来
川督学使张之洞  才学书法有底工

不满草堂之匾额  彻夜推敲难入梦
最后只写四个字  工部祠堂派人送

还有一位川学使  名字叫做朱肯夫
离任前交成都府  一上联与袍料布

还有文银五十两  上联是诗有千秋
南来访丞相祠堂  一样大名垂宇宙

并且留言征下联  应对佳者赠留物
都府学使遵嘱咐  征求下联引人目

锦江学院仨学子  合撰下联夺魁首
下联云桥通万里  东下问襄阳父老

几人相忆在江楼  陈毅叶剑英朱德
亦曾来堂瞻杜甫  诗史堂里把言留

上曰草堂留后世  下曰诗圣著千秋
沫若也曾撰楹联  称赞诗圣心诚笃

世上疮痍留笔底  诗中圣哲属杜甫
民间疾苦大声呼  笔底波澜举世殊

此祠东侧竹林中  一座草亭婷婷矗
竖有少陵草堂碑  造型别致最醒目

质朴无华茅草堂  地方特色很突出
常被游人误认为  杜甫当年茅草屋

雍正之弟果亲王  奉命赴川送达赖
返回西藏经草堂  题写少陵草堂碑

藏于祠左草屋里  碑亭后来才建立                              

3    望   江   楼

唐代女诗人薛涛  才华横溢世称奇
早年随父来四川  宦居成都浣花溪

父死家贫沦乐伎  善于书法喜吟诗
自制诗笺名声响  常与名家唱和诗

诸如元稹白居易  还有诗人刘禹锡
向往幸福女诗人  薛诗哀伤多愤疾

死后葬在锦江畔  后人陆续在此建
吟诗楼与濯锦楼  崇丽阁和亭浣笺

人们误为薛故居  现为望江楼公园
望江楼叫崇丽阁  建于清光绪年间

区晋左思蜀都赋  既丽且崇意高远
楼高四层三十米  两层八角居上端

两层四角在下面  琉璃宝顶为阁尖
原址古称玉女津  唐宋时期较华繁

人们登舟顺江下  锦江秀色全饱览
古时成都人远行  多在此地送宾朋

因此称之望江楼  延至今日民间用
可惜宋代此楼台  早已不存成泡影

陆游赋有登楼诗  笔底生花壮美景
大江东南流天外  莽莽雪山西北横

清人顾复初撰联  恰如其分绘奇景
四壁云山来剑外  古意苍茫拂寒星

一篙春水绿江南  予怀浩渺伫琴停
更有崇丽阁长联  全国第六而闻名

长二百一十二字  气势磅礴世人惊
鸿篇巨制千年事  铁马金戈演英雄

出自清人钟云舫  长联圣手享美名
第一长联也是他  临江楼里广传诵

此阁还有一奇联  一位江南名士呈
望江楼上望江流  吟得上联很乘兴

始终未得下联和  抱憾而去百年过
游人才子常应对  都未称上是佳作

其中印月井月影  比较而言算不错
公园中央有古井  薛涛井碑立井边

古井系沙碛地层  井水过滤很自然
晶莹清澈味甘冽  优于江水制诗笺

薛涛即是用井水  制成彩色花诗笺
名噪天下薛涛笺  出类拔萃美名传

形似船舫濯锦楼  紧靠望江楼身边
薛涛元稹感情妙  后人为此将楼建

相传薛涛送元稹  置酒话别在小船
元稹曾经到成都  监察御史身份现

久慕薛涛美芳名  差人请薛来相见
并以一卷四友图  请薛涛题跋四言

薛涛沉吟稍片刻  一挥而就四友赞
元稹惊服薛涛才  从此经常和诗篇

因为元稹新丧偶  情投意合把薛恋
元薛相爱四年多  薛吟情诗许多篇

一次二人生不悦  负气离开元身边
元稹不久离成都  调离四川赴长安

薛涛后悔不该离  自制诗笺写诗篇
一百多篇给元稹  情真意切一首首

芙蓉新落蜀山秋  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  月高还上望夫楼

元稹阅后情复萌  深情诗句给薛涛
别后相思隔烟水  菖蒲花发五云高

然而元稹调浙后  移情别恋甩薛涛
才貌双全刘彩春  元稹遂结百年好

薛涛则终身不嫁  悲愤伤心笔端凝
依心犹道青春在  羞看飞蓬石镜中

感人佳作一篇篇  多在失恋后写成
薛涛生平爱翠竹  借竹咏志显心灵

酬人雨后玩竹诗  起伏跌宕五律奇
首句南天春雨时  二句那鉴雪霜姿

三句众类亦云茂  四句虚心能自持
五句夕留晋贤醉  六句早伴舜妃悲

七句岁晚君能赏  尾句苍苍劲节奇
后人念诵玩竹诗  便在附近广栽植

这里幽篁今如海  竹子公园难匹敌                              

               ——【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9-2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金龙施雨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5731714-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感人佳作一篇篇  多在失恋后写成
薛涛生平爱翠竹  借竹咏志显心灵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