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康熙廿二年,阳历1683,阴历癸亥(猪年 ),全国旅游
1、北京,2、河北,3、山西,4、陕西
5、哥哥到四川广元了
1683年八月十六日,次神宣驿。山石险恶,或高如浮图,或连亘如列幛,下有洞甚修广,神龙所居,道乃出其上,曰龙洞背。三十里,至朝天铺。西北即剑州,古剑阁也。
1683年八月十七日,始更舟。凡陆行由朝天铺上朝天关,大小梅岭,大小二郎,曰南栈。视北栈尤险峻。舟行避险也。晚发嘉陵江(俗呼白龙江,经剑州、广元、昭化、阆中,界其曰阆水、巴水、渝水、汉水,皆此江之异名也。)疾流激石,舟行如驶。榜人唱渝州歌,悠扬清越,可听。仰睇朝天诸岭,高入天际,崖半石穴数千,亦古栈阁故迹也。下有千佛崖,凿石为屋,镂诸佛罗汉其中,大小数百,或立或坐,变相毕具。川东诸处亦有之。是夕,泊广元县(古葭萌地)。询武侯筹笔驿,已非旧矣。
1683年八月十八日,经飞仙阁,桔柏津,泊昭化之平林坝。
1683年八月十九日,次虎跳驿,宿高桥。
1683年八月二十日,经苍溪县,离堆山,秦李冰所凿突入江中,直上数百尺,不与众山伍,故名(蜀有三离堆,此其一也)。午余,抵保宁府(古阆中地)。前对锦屏山,两峰壁立如屏(一名宝鞍山)。治西为张桓侯祠墓。侯守阆死,蜀人祀之,曰土主。是日,郡将吏迎谒,谢不见,题诗院署古今体五首。
1683年八月二十一日,留治装具。
6、四川阆中,听说过没有?
1683年八月二十二日,渡阆水,复陆行。次龙山驿,舍宇颓废,摩娑断碣,中有瑞笋碑,宋陈尧叟、尧佐、尧咨兄弟故居也。夜趋柳边驿,不及宿,小猴牙草舍,索米不得,取干粮给,从人然薪达旦。
7、到四川南部县了,卫星地位:柳驿乡
1683年八月二十三日,次柳边驿,颇多民居。夫役不习舆,踉跄欹仄,甚苦之。晚,次富村驿。
8、路过绵阳盐亭县
1683年八月二十四日,由灵山铺至盐亭县。川北自保宁以下,旧称陆海。明末张献忠屠戮最惨,城廨村镇尽毁,田野荒芜,人民死徙,处处皆然。颓垣废畦间,犹想见昔日之盛。
1683年八月二十五日,抵秋林驿。僧寺佛像最古,小铜佛尤精巧,眉目态致,皆有生气,与时制逈异。唐元宗、僖宗幸蜀,画师巧工悉从,故蜀寺观多名画铸像,皆毁于寇。此犹幸见之。
9、到绵阳三台县
1683年八月二十六日,抵潼川州(汉广汉郪地,蜀汉曰梓潼,隋唐梓州),沃野千里,尽荒弃,田中树林如拱,沟塍隐隐,悉膏壤也。访陈子昂、文兴可故宅,皆不可考。
1683年八月二十七日,渡梓潼江(或云郪江),宿建宁驿。
10、四川德阳中江县,我来了
1683年八月二十八日,过中江县。溪谷中产石,白黑相杂成文,或红润如错锦,可为研。
1683年八月二十九日,过天柱山,甚高,名巨竹,节长二尺余。晚,止连山铺。
1683年九月初一日,次汉州,抵新都县,皆名区。乱后中衢茅屋数十家,余皆茂草,虎迹遍街巷,讯杨升庵宅已为按察司署,今亦荡然矣。八阵图在县北,以疾驱失之。
11、四川成都府,逛春熙路
1683年九月初二日,抵成都府。故事初六日入闱。主司至,待于境上,扄鐍严密,先期一日入。余至,新都无使院,民居周垣不蔽,篱落而已。余谓虎狼且攫人,何关防为遣!吏白监临,以是日入城。初由北门,吏白应从东,乃过升仙桥(鱼凫王张伯子,俱乘虎仙去,因名),司马相如题柱处,今曰驷马桥。入东门亦无院署,僦民宅以居。
1683年九月初三日,寓楼望雪山,积雪鳞鳞,九峰皆白(在威州松潘境,距会城百二十里)。
1683年九月初六日,入闱如故事,贡院,故蜀王府也。
1683年九月初七日,率同考官誓于神。
1683年九月初八日,申条约凡三十四则,蜀中三科未举秋试,诸老吏无存者,新旧例悉从礼部考据,得无舛误。
1683年九月初九日,初试士。蜀向称才薮,今应举不满千人,亟移会外帘,小误悉免议,仍约同考勿轻涂乙。
1683年九月十八日,得《易》《春秋》卷各一,拟首冠,索二三场,皆不得,叹惋弥日。榜后拆阅之,垫江涂珪、沪州曾亮也。两生次年皆隽。
1683年九月十九日,内帘鬼啸。易两房,例解十名。一房佳卷多至六卷,而二房仅得四。余谓取士务真才,何论彼此,乃以一房赢卷入二房,众以为公。已,二房有后言。余不怿,索回,而责二房别求佳者,终不得。是夕,鬼从后出。余勿闻也。王吏部闻之。旦,语余,余笑曰:“佳卷不得隽,鬼神固宜怒耳。”俄而各房至,人人皆闻,井研令仆人且亲见之,朱衣长身,从易二房出,循墙至中堂而灭。于是,众皆惊叹。二房亦颇悟,请别易一牍前卷,定本房第一。是夕,寂无声。盖十七名,涪州刘衍均也。
1683年九月二十日,捘遗卷,磨封中式,诸牍。余病甚,日夕搜阅,不知病之在身也。
1683年九月二十四日,发榜,取中樊泽达等四十二人,副榜充贡雷弘震等八人,鹿鸣宴如仪。是日,周视故蜀府,广袤十数里,中为贡院,余皆瓦砾,茂树丛生,旧多石刻,皆不存。存明人数碑。川槿在,藩邸今亦无。
1683年九月二十五日,文武诸大吏过访,府州县以次谒见,劳瘁之作,苦酬对,疾复大作。
1683年九月二十六日,诸生来谒,所取多三川名隽,年亦十七以上、四十以下,蜀中称得人。
1683年九月二十七日,报谒诸当事,因遍览城市,蜀都周五十里,异时人物繁富,号锦城。张献忠据蜀。已,去之秦,尽烧公私庐舍,屠其人凡数十万。自浣溪至新津,尸山积,水为不流。今通衢瓦房百十所,余皆诛茅编竹为之。(茅屋皆松潘苗人造,每冬月,苗携妻子至各郡县营工,给食。妇女能负重,子女帽覆顶,嵌以蚌壳)西北隅则颓墉败砾,萧然惨人,其民多江楚陕西流寓,土著仅十之二耳。客赋,大县不过五十金,或一二十金,甚至四五金。人亡土芜,目中所未见,招徕生聚故未易也。自此两旬,皆卧病谢客。
1683年十月二十日,过两浙会馆,答拜同乡流寓。馆创于前按察使、今太常胡君升猷,召僧主之。浙人依焉。众醵金饮余索题额,余榜曰“吴越星临”。偶及桐花凤,无知者。郫筒酒井尚存,其法不传。蜀锦川扇,屠戮后,法皆绝矣。
二十五日,谒江渎庙,江出岷山,故庙在蜀(岷山在茂州西北,俗呼铁豹岭)。
1683年十一月初一日,王吏部南归。
1683年十一月初二日,病稍间,出锦宫门,过万里桥(武侯送费祎使吴,曰万里之行,自此始矣。后人因以名桥),桥西为青羊殿,上铜羊青色,不知何据,旧极闳丽,今圮。张三丰手书诗六句刻石。里许为草堂寺,古浣花溪寺也。右即杜工部祠,有石刻像,详游记。
1683年十一月初三日,谒诸葛丞相祠,古汉庙,今皆称武侯祠。前殿祀昭烈关、张等十五人,配颇未当。余作从祀议,正之。后殿祀侯长子瞻,瞻子尚配。旧有双柏,今不存。古碑惟唐贞元中裴度撰、柳公绰书稍古(有小蛇穴碑中,甚怪),余皆近世石刻。祠西昭烈惠阮,志称关羽、张飞墓,□万里桥南,未及访。望帝祠、蚕业祠、张忠定祠,皆荒废不得其处。
初四日,游浣花溪,一名百花潭,即锦江也。溪流澄澈,荇藻纷披。前代游人画舫不减西湖。山水如故,无复昔佳丽矣。详具游记。潭上薛涛井,涛家于旁。以潭如琴,中扬雄草元亭,严君平宅,皆不可考。或云扬亭在成都县治,琴台在市桥。又去金花桥西。
1683年十一月初五日,辞行。
1683年十一月初七日,发成都府,诸公会饯武侯祠。是日,陆行至金花桥,宿黄水河,门人樊泽达从。
1683年十一月初八日,过修觉山,至新津县,始登筏子,编竹为之,架竹屋,覆以茅,门窗皆具,可远眺。
12、四川眉山市
1683年十一月初九日,至旧彭山县,望青城玉垒、大隋诸山,连亘千里,峰峦秀出。
1683年十一月初十日,至眉州,度玻璃江。访三苏祠,祠在州西门内,灌木丛草,飒然深山。榜曰“眉山书院”,即老泉纱榖行旧第也。门前古榆树,相传老泉手植。祠三楹,奉公父子木主。后为木假山堂。右瑞莲院,残荷荡漾池中。东坡手书马劵乳母任墓志,刻石(嫡系止存一人,州守请于督学,给衣顶奉祠)。
1683年十一月十一日,经青衣江(一名平龙江),上有上岩、中岩,为古诺距那尊者道场,唤鱼潭,客至抚掌,鱼辄跃出,以夜过,不及登。
1683年十一月十二日,过小三峡,水汹急,筏皆摇荡,遂停桡野泊。
13、四川乐山市
1683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嘉定州,整筏子(古汉嘉地,宋曰嘉州),谯楼榜曰“海棠香国”,所谓海棠无香,惟嘉州独香也。或云昌州,今重庆府大足县,有香霏亭,然汉嘉海棠实香。州宁为余言,气似兰。云竹公溪在城外,竹中小儿,夜郎王也。江有鱼,大而肥美,曰鱼舅春水时见。
1683年十一月十四日,微雪。或言凌云山之胜,棹舟乘雪登之,山濒江,路颇峭仄。东坡诗“载酒时作凌云游”,是也(今石崖刻“东坡载酒时游处”七大字),中为寺,前为大佛阁。韦皋建镂巨石为佛头。旁有小阁,可望三水九山。后为注易洞,宋吴秘读书处。右有僧龛,明初住持坐化,人髹而龛之,宛然生也。左达鸟尤山,晋郭璞隐此注《尔雅》,曰尔雅台,洗砚山下,鱼吞之头皆黑。今有乌头鱼,二三月见,曰黑鱼,然止傍山十许里有之,余皆无。
1683年十一月十五日,登高慓山(一名高望山),高阁可望峨眉。初苦昏雾,已而雾散,三峨历历,积雪数百仞,日光灼之,一望如削玉。余拟往游,僧言此时雪封路,山僧方积薪米为冬春计,即往不得上矣。眺望久之。山下涪翁亭故址,为黄鲁直建,丁东泉在焉。遥睇州城,三面滨水,盖雅水、沫水合流达于江也。倚槛作歌,从游者门人樊泽达、罗英、杨葳,家弟象璥。
1683年十一月十六日,马州守赠香海棠雪兰,口占截句谢之。
1683年十一月十七日,泊石板溪。嘉定,旧称繁庶。献忠之乱,州人杨展集兵拒守,得免屠戮。后贼将袁韬、武大定溃,议会据犍为,伪降,展信之,遂杀展并其军,民始被害。然较诸郡稍胜。
1683年十一月十八日,至犍为县,有花卿庙。唐段子璋反,牙将花敬定讨平之,庙食于此。
14、四川宜宾
1683年十一月十九日,至宣化驿。
1683年十一月二十日,抵叙州府(古僰国,汉犍为郡治此,隋曰戎州),沪水出其南,俗呼马湖江。武侯五月渡沪,其上流也。郡有师来、朱提诸胜。郁姑台在城北,产筇竹,可作杖。客馈佛手柑二枚,重二层,放数十指,香气馥烈,峨眉山产也。
1683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发宜宾,濒江一带皆石,望之如堵墙,连亘数里,及登岸,其平如砥,可当数十千人。石惜生戎僰,无人能点缀者。夜抵南溪县,樊生别去。
1683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江安县(汉江阳地),旧有江阳儿祠。相传,光武彻时过江阳,生一子。望气者言江阳有贵儿气。县人因王莽乱,求而杀之。后光武怒,为儿立祠,不使江阳人冠带。余谓诞漫不轻,戏嘲以诗。夜泊井口。
15、我已经到四川泸州市,兄弟伙些快出来欢迎
1683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过纳溪县。县踞石山顶,石虎关通云南交址。晚至沪州。州枕沪江,一名汶江,非武侯渡处也。伯奇为后母所逐,自沉于此。南有穆清庙,祀尹吉甫。北有抚琴台,伯奇鼓履霜操处。方山之麓,乃有魏武帝庙,旧传宋时征乞弟蛮,阴雨数月,神宗缄香祷之,辄应。余意汉地不应祀曹瞒,以诗诮之。或曰蜀祀甘宁,楚祀伍员,非与?余谓:兴霸,蜀人之胥,楚人祀于其乡耳!彼操,何许人也?
1683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泊旧沪州。
1683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合江县。县东榕山,宋时产天符,叶如荔枝叶,而长文如虫蚀篆,不知何木。或曰刘真人仙迹。
16、重庆,17、湖北,18、江西,19、安徽,20、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