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11|评论: 29

[生活资讯] 【锦绣中华】——逶迤陕西行(26)黄帝陵(一) ...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11-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2159ovymm9p8r9omqyi9.jpg

130758h7f9pos8r7mpilpo.jpg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号称“天下第一陵”,又称“华夏第一陵”,“中华第一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30 收起 理由
蓬安睡佛 + 30

查看全部评分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
       1997年7月,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2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11月,陕西省启动“黄帝陵祭典活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 。
       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142416teh48pd4xiphx01n.jpg

142417fyxd6puzlncvvuav.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轩辕庙庙前区气势恢弘,雄阔壮观,包括入口广场、印池、轩辕桥、桥北广场、龙尾道、庙前广场等,总占地面积300余亩。1992年动工修建,1997年建成。
       新修的入口广场(轩辕广场),总长130米,进深70米,面积约9100平方米,为不对称半椭圆造型。周边用花岗岩条石铺砌,地面选用直径0.6米至0.8米厘米的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既象征着先民草创文明时的艰辛,又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史。中央甬道取八卦符号,布局有“五行石”。广场右侧有七块较大型花岗岩石,布置如北斗七星,左侧有四块坐石,构成“二十八宿”,远远望去,整体图案又宛如一条栩栩如生的鱼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意蕴。

142743kjyffb9x9fg1j7u7.jpg

142745u0sl08u8sox1qtss.jpg

142747h0k0y1j52fbmdjjk.jpg

142749alv0lyl5ip1rrpl8.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陵标识碑
       位于黄帝陵印池广场前,于2017年3月16日落成。标识碑正面雕刻的黄帝陵标识,圆形背景源自中华文化“天圆”的传统理念,虚实相间体现时空转换,圆形下方的大地和如意祥云图案,寓意黄帝开创的中华文明根植厚土、造福华夏。黄帝陵标识碑的设计和制作,以毛泽东主席委托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为标识的主要元素,凸显了“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概念,确立了黄帝陵在中华文明史上崇高的地位与尊严。标识碑总高4.5米,寓意九五之尊及五湖四海对始祖黄帝的敬仰。

142919wj4nz45yeksj5ec8.jpg

142922b6iep9gi98nc9k6u.jpg

142924zh0kz0piab5dt5k8.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143054d4dtlv6tlblntlxr.jpg

143056ws5kx5854418xhhd.jpg

143059bimdgivwanfngadc.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143237dsx9ds7fmrixsiyy.jpg

143239fwv0jyvzqrkq7v4q.jpg

       印池
       轩辕广场北,是一条蜿蜒的河流——沮(jǔ ,读音:具)河,沮河古称“姬水”,轩辕黄帝因“长于姬水”而姓姬。又传说这条河原名“祖河”,当黄帝被召要“御龙飞升”回天宫时,群臣先民依依不舍,眼泪哗哗地从桥山之巅淌流下来,全部流入了“祖河”。郦道元在写《水经注》时,考虑到“祖河”既然是黄帝先民眼泪形成的,不如改为“泪河”,再后来,为了让该河的名字既能代表先民们的眼泪,又能代表“祖河”,就将河名改成了“沮河”。桥山与印台山之间的这段沮河,因在印台山下,故又称为“印池”,其寓意为黄帝用印之水,传说黄帝总在此淘洗玉玺大印,对面即为黄帝置印的印台山。印池占地300余亩,水域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总蓄水量46万立方米,再现出“沮水秋风”、“桥山夜月”的自然景观,也使黄帝陵山环水绕。
       印池系用沮河古道改建而成,其意喻黄帝用印之水,又名龙池。占地300余亩,蓄水量46万立方米。满山古柏,倒映池中,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重现了“沮水夜月”的迷人景观。湖岸四周,植树11万株,花卉2.9万丛,草坪3.39万平方米,碎石铺路,绿树成阴,把古朴的陵区装扮得风光宜人。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轩辕桥
       广场北端,昂然挺立一座横跨印池的仿灞河古礅石材桥梁,名曰轩辕桥,全长66米,宽8.6米,高6.15米,共9跨,跨度6米。桥体全部用造型别致的福建产花岗岩砌成,每根石梁长5.71米,重10吨,由121根石梁铺砌而成,桥侧面采用粗犷的蘑菇石面。桥的南北有4块桥墩石,桥南左右两块分别雕刻日月图案,桥北左右两块分别雕刻天地图案,两边桥头各有望柱一对。此桥洁白如玉,粗犷朴实,可称为近代全石砌第一桥。

143448s445ppzmq2opqif9.jpg

143450vxkx7p12vxedczlx.jpg

143452oe7ksf17sbgs43b3.jpg

143454ey343r1q7a79nauh.jpg

143457jzldllkdjyfj5fyw.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桥北广场
       轩辕桥北端的桥头平台,名之曰桥北广场,占地面积1584平方米,地面用花岗岩铺砌。广场上东西两侧耸立着高4.8米的花岗岩望柱一对,既烘托了庙前的庄严气氛,也是黄帝陵庙前区的标志之一。
       桥头平台沿龙尾道直通庙区。

143650csq3xqqsve11d6xx.jpg

143652uwullcl3jjlfmczz.jpg

143654vb1g2flfsl1wcjgc.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尾道
       轩辕庙前的龙尾道,亦用花岗岩铺设而成,共设95级石质台阶,经五个踏步组逐级登高,以象征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地位。
       桥北广场与龙尾道两旁的坡地上,鲜花盛开,绿草遍地,一派盎然生机。

143844njoc31e2dd1amkda.jpg

143846k45lz6lslgzakall.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庙前广场
       顺着龙尾道拾级而上,便是宽阔的庙前广场。其地面用20厘米厚的混凝土浇注,上部铺以20厘米厚的花岗岩石,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广场上还建有四个望柱,左右端然而立,古朴典雅,庄重大方。

144028ox6bwmh9ewewezkm.jpg

144030ae6sj0qsqvla5r7a.jpg

144032zl0o8o6sbyzlof1q.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轩辕庙山门
       穿过庙前广场,迎面便是气度非凡的轩辕庙山门了。原山门进深8米,面阔五间。正门居中,东西两侧各一侧门。正门门额上方石匾上书“轩辕庙”三个大字,系民国时期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于1938年清明节祭陵时所题。现山门为五开间廊庑式,4.8米高的18根柱子为花岗岩整条石,平面轴线19.2×10米,建筑以汉代风格为基调,屋面采用歇山顶,石墙、石柱、钢筋混凝土梁和屋面板,上覆石筒瓦。山门台基比地面高出2.72米,台基和踏步全部采用花岗石制作。门前有平行的六根柱子支撑,屋檐四角隆起。柱子前有六级台阶,尽显庄严雄伟、大气磅礴之气度。

       轩辕黄帝庙山门中间楹联:
              开天辟地始祖神圣通四海
              人文光辉千秋万照遍九州
       山门内侧柱楹联:
              人文初祖功德辉煌,冠盖群伦泽后世
              炎黄子孙团结自强,雄振华夏慰先灵
       山门外侧柱楹联:
              生息昌大惠利千秋
              继天立极垂泽万世

       轩辕庙山门外原有一方形砖砌照壁,厚1.25米,高6.2米,宽9.38米,壁顶为悬山顶,灰板筒瓦相扣,有勾头滴水,两端隆起。照壁北面上所书,据说为孙中山派员祭祀黄帝陵时所写的赞词。今照壁已拆除,地为庙前区所用,孙中山的赞词刻石改立于碑亭内。

144531gdtqaq6jkts3clkm.jpg

144533xgz2bxx3ggc2ctcg.jpg


发表于 2019-11-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手植柏
       轩辕庙山门内西侧有一棵高大的古柏,即著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5000余年,相传此树为轩辕黄帝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又称“轩辕柏”。柏树枝干苍劲挺拔,树叶青翠,主干略向南倾斜。树高19米,胸径11米,其冠如盖,其势巍峨。《国书集成》记载:“中部县有轩辕柏,在轩辕庙。考之杂记,乃黄帝手植物,围二丈四尺,高可凌霄。”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书:“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黄帝手植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1982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考察了27个国家的柏树后,认为唯有黄帝手植柏最粗壮、最古老,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12月9日,“中华名树公选养护委员会”将黄帝手植柏评为中华百棵名树之首,世人誉之为“世界柏树之冠”。

204854wvf06u32vey3vqrr.jpg

IMG_0717-3.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5520ljas7spskszasutc.jpg

205522zmm3qpup3atw1kp1.jpg

205525hick46i66kltui46.jpg

205529xaff3fhpd9oo3svf.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5632yaajtaxn3t3jtmct.jpg

205635pmuc2tidwy1dy6d2.jpg

205638vuokcvcck9pua7do.jpg

205642glrmdivjdzmmmcjy.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5747ggrn0tpzrrzkkrz9.jpg

205750hsv2sc2xpppjv776.jpg

205753um6rmzxdmj7fmrmx.jpg

205755tn8xcebczn480c4c.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黄帝手植柏的左后侧有一天然巨石,因石上的纹理图案酷似一人在追赶太阳,被称为“夸父追日”石。夸父追日出自《山海经》,它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故事,相传在黄帝时代,夸父想把太阳摘下来,于是就追着太阳跑。奔跑中,他口渴喝干了黄河和渭水,最后渴死在路途上,其手杖化作了桃林,身躯化为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战胜自然的愿望。

205955uiu9zzbr23veue0e.jpg

205957c04k98akszrcgs3s.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210159ery3q3tnqhd0uysa.jpg

210202cpct1wpwxgohtugv.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心亭
       沿中轴线北行即到诚心亭,原称过亭,为历代祭祖之人整理衣冠、平静心情、致备祭品之处。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歇山顶上,灰布板瓦与筒瓦紧紧相扣,前檐施勾头滴水,四边无墙,栏额下为花格装饰,旋子彩绘。明间南北两侧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间、补间外侧有围栏围护。亭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亭前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210615tvvm9mmxp9mhw8mu.jpg

IMG_0727-2.jpg

210644h8bzy7orh0hoe7hr.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