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931|评论: 0

生为阆中人 你真的了解阆中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1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身为阆中人,下面的是您真滴都知道?
周显王时
(公元前330年前后)
巴国迁都阆中直到国亡。
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
(公元前314)
始建阆中县隶属巴郡。
西汉高祖五年
(公元前202)
分阆中县南境置安汉县(县治今南充市北郊)以纪念纪信荥阳诳楚安汉之功。
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b8456c42-58e6-4f6b-912b-02eaebc4ca95

西汉武帝元封元年
(公元前110)
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应由赴京城长安参加历法改革与邓平、唐都等创制了(太初历)并改制浑天仪奠定了浑天说。
西汉末至东汉献帝初平四年
(193)
西汉末再分阆中县南境置充国县东汉初省人阆中县。和帝永元二年(90)复置充国县(县治今天宫乡宝珠村)。
献帝初平四年(193)充国县又分为南充国县(县治今南部县城关)与西充国县(县治今天宫乡宝珠村)。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1c5ee406-e4fd-4913-9b70-c26673f13a3f

东汉兴平元年
(194)
征东中郎将赵题(安汉人)欲得巴名,建议三分巴郡,益州牧刘璋遂分巴郡为巴、永宁、固陵三郡,阆中隶属巴郡,郡治安汉(今南充)。
东汉建安六年
(201) 
鱼复人蹇胤争巴名,刘璋又改原永宁郡为巴郡,改原固宁郡为巴东郡,改原巴郡为巴西郡。巴西郡移治阆中。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e89dd81c-34b3-4787-b224-b50a5ebe8874

建安十九年至三国蜀昭烈帝章武元年
(214~221)  
太守张飞镇守阆中后为部下范强、张达所害。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
(280~289)
分阆中县北境置苍溪县与歧惬县。
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
(502) 
析阆中县东境置隆城郡及所属仪陇县和大寅县。
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
(509) 置南梁北巴州州治阆中。又析阆中东北境置白马义阳郡及义阳县(郡县治地今老观)。
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5976c370-f284-4809-ab82-5060db809f0e

南朝梁武帝天监十八年
(519)  
析阆中西境置胡原县(县治今
剑阁县香沉寺)。
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
(525)  
析阆中东境置义阳郡、义阳县(郡县治地今巴中市的恩阳镇)。
西魏恭帝元年
(554)  
改南梁北巴州为隆州同时设盘龙郡。州、郡俱治阆中。
西魏恭帝二年
(555)
改白马义阳郡为白马郡改义阳县为奉国县(郡县治地今老观镇)。
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因避杨忠讳改阆中县为阆内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
(618)
复改阆内县为阆中县。析阆中东北境置思恭县(县治今二龙乡恭思填村)。
唐高祖武德七年
(624)
实行租庸调法。阆中土贡重莲(长十五丈重一斤其色鲜白)、绫、绵、绢、绸、毂等六种。同年省思恭县入阆中县。
唐高宗永徽六年至唐睿宗文明元年
(655~684)
永徽六年高祖第十九子鲁王灵夔为隆州刺史数年后他徙。调露年间高祖第二十二子膝王元婴为隆州刺史筑隆苑。文明元年薨于隆州陪葬献陵。
唐玄宗开元元年
(713)
为避玄宗(名隆基)讳改隆州为阆州隆苑为阆苑。
唐玄宗天宝四年
(745)
铸造铁塔一座高一丈四尺一寸塔身六方满铸八分体阳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国内罕有。1972年县武装部建房时毁。
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
秋杜甫来阆中悼房棺冬归梓州次年春再来阆中夏初去成都写有《阆山歌》、《阆水歌》等诗60余首。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598a7df6-1ef6-4bba-b950-a2cb457cd910

唐德宗贞元七年
(791)
阆中人尹枢状元及第;其弟尹极 宪宗元和八年(813)状元及第。时称“梧桐双风”。
唐宪宗元和四年
(809)
《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谓:何居士凿岩造大佛一尊为释迦座像高9.88米历时20年。
五代唐明宗天成四年
(929)
阆州置保宁军(北宋太祖乾德四年改为安德军)。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
(965)
阆州农民起义围攻治城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c14bfc51-6f89-44b4-9894-726d9e31224a

北宋太宋端拱元年
(988)
阆中人陈尧佐中进士。端拱二年其兄尧叟中状元。真宗咸千三年(1000)其弟尧咨中状元。尧叟尧佐均仕至宰辅,尧咨仕至节度使世称“三陈”。
北宋太宋淳化五年
(994)
李顺起义军以二万之众击宋军战于阆州之老溪(今阆中白溪濠入嘉陵江口处)。
南宋孝宋乾道八年
(1172)
春陆游到阆中赴兴元府宜抚司干办公事任。是年秋再到阆中冬返兴元府在阆作《南池》《登锦屏山谒少陵祠堂》等诗。
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
(1219)
红巾军张福<莫简起义自利州攻入阆州。
南宋理宗嘉熙三年
(1239)
蒙古兵由陕甘入川破成都取阆州不久退走川外。
南宋理宗淳枯三年
(1243)
阆州州治移于大获山(今苍溪县王渡乡境内)奉国县治亦移于大获山。
南宋理宋宝枯六年
(1258)
元宪宗蒙哥亲率大军入川围大获山南宋守将杨大渊降。蒙古军围攻阆中城历41日始破。
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d165f253-d063-45ee-b972-4b469ca7ca33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1276)
始置保宁府属四川省广元路府治阆中。
元世祖至元二千年
(1283)
省奉国县入阆中县(原歧坪地入苍溪县)。
明太祖洪武四年
(1371)
置川北分守道分巡道、兵备道治地保宁.但分守道常住顺庆。千户膝贵筑阅中石城。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
(1498)
寿王出镇保宁建王府于城内西南。
明武宗正德元年
(1506)
寿王迁湖北德安府。阆中饥荒(延至正德十六年)。
明世宗嘉靖四年
(1525)
知府张思聪创建锦屏书院。阆中境内发生蝗灾、旱灾。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3690c368-69ea-4dda-a4de-2091ac71f750

明嘉靖二十二年
(1543)
分巡川北道杨瞻督修、安岳县学教谕杨思震纂修《保宁府志》。
明神宗万历十年
(1582)
四月保宁地震,万历十一年十二月再次地震。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164b5afa-efaa-4df6-83f7-4f3b9d99c23d

明崇祯十三年至清顺治三年
(1640~~1646)
祟祯十三年二月张献忠起义军由陕西平利入川攻保宁未克。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派马科率军从广元、剑阁攻入保宁。当年张献忠率军由湖北入川进军川北驻保宁的李自成都撤退刘进忠驻守保宁。清顺治三年十月肃亲王率清兵自汉中入川北刘进忠降清引清兵入保宁。
http://p3.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5ec0863a-640b-44a4-8ae6-addcf1030fa6

清顺治四年
(1647)
十二月南明将赵荣贵自龙安(今平武县)引兵大败清兵于保宁清兵退出川外保宁为赵荣贵所驻守。
http://p9.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f6c8df06-5b6a-41fa-9810-8ece4d1a7957

清顺治八年
(1651)
清平西王吴三桂事情兵入川陷保宁赵荣贵战死保宁为清兵所据,并为四川临时省会十余年。
"清顺治九年
(1652)
南明大将刘文秀率军与吴三桂大战于保宁城郊,刘文秀战败,乘象队渡嘉陵江退走。同年,四川乡试设闱于阆中(考棚今县招待所),补辛卯科(1651)。随后甲午(1654)、丁酉(1657)、庚子(1660)等科均设闱于阆中,至癸卯科(1663)始移闹于成都。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79b4941106104ce7bfdb155c8a362d4b

清顺治十六年
(1659)
秋,阆中霪雨,锦屏山崩塌临江一面,成赤壁。
清康熙十三至十九年
(1674~1680)
康熙十三年,清四川总兵吴之茂、部将王屏藉响应吴三桂反清。康熙十九年,清奋威将军王进宝大败吴之茂、王屏藩于保宁。王屏藩自缢于保宁衙署吴之茂被擒,斩于北京。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eec069636a9e412fbba3b430de67530a

清世宗雍正八年
(1730)
设分巡川北道署治阆中辖保宁、顺庆、潼川等府。
清嘉庆二年
(1797)
阆中清查土地定田赋。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40e9a333cc654372a583dec1e742dd67

清嘉庆十六年
(1811)
纪念阆中南宋抗金骁将张宪,修建张烈文侯祠于锦屏山麓,树碑于阆南桥侧,题曰:宋烈文侯张宪故里。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ac6e2440f0e49f1accc72394d6454b9

清道光元年
(1821)
分巡川北兵备道盐运使黎学锦为总裁,保宁府知府徐双桂为参阅,癸酉科拔贡史观为总纂等49人修纂《保宁府志》。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81ba945c-329a-43c7-9964-07efa74e7af5

清咸丰元年
(1851)
阆中知县徐继镛延宫赞李惺等编修《阆中县志》。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76c09d3864e74edf8db9a7ba4a5b366c

清光绪十四年
(1888)
中法签订不平等条约后县人激于义愤捣毁了法国人在阆中城内的天主教堂设施。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5ddb5191342243bcbc6a69bd998cae5d

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
英国基督教会督盖士利在城内郎家拐街开办西医诊所。翌年迁址临济堂街开办“仁济医院”。光绪二十三年仁济医院安装小型发电机首次发电供医疗照明用。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一月,在县城大东街成立保宁邮政局民国二十三年改称阆中邮政局)。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fc62feda58424ca2ab4ff3bfc261a415

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六月初五阆中大水灾。嘉陵江水上涨,北门至护城桥,南门至瓮城县城水位为361.63米,洪枯差12.6米。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21780d8ea79248e6a000b1ab7c29eb9d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停科举、创新学,改锦屏书院为保宁阎府公共学堂(中学堂,学制四年)。开办阆中师范讲习所并在县城内设立高等小学堂l所,在农村开办县立初等小学堂55所。同年,县警察局成立。
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成立保宁府农事试验场,提倡改良农事同年,县教育会成立,会址设西街原县学署,会员70人。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十月初七,慈禧太后染疾,御医张仲元、李德元、戴家喻会诊,以“四君子汤”引保宁半夏曲三钱,煎服后效佳。药方收入清官医案。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e0838a80253434a83dad2bbfcb5c827

清宣统二年
(1910)
六月,阆中阎瑞徵独资创办“泰丰丝厂”,厂址设水洞门街。同年,试行地方自治制度,县设议事会、参事会;镇设议事会、董事会;乡设议事会、乡董、乡佐。同年川北联合县立简易师范学堂成立(民国3年改名为川北联合县立师范学校。民国17年并入保届联中)校址在清考棚。
民国元年
(1912)
废清附郭县留府民国2年,废府恢复阆中县。民国19年,县知事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直到解放。同年,废川北道,设川北宣慰使。民国2年废府,复置川北道,设观察使,治地阆中。民国3年,改川北道为嘉陵道,设道尹,治地南充。民国17年裁道。同年,中国国民党阆中干事会成立。同年,开办县立女子小学。校址县城火药局街(今五金厂)。
民国2年
7月15日,阆中开展反袁运动,由成都回县的青年学生龚焕然任都督,孔宝庆任司令成立护国军都督府、护国军司令部,赶走府、县官吏。后因反袁运动失败,龚焕然、孔宝庆、孙东瀛、庄严四志士被害。同年,阆中县知事公署新设案牍、征收、统计、庶务四科。先后设有警察、市政、团练、实业、教育等局。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0f9d850cf2c24025ad864ad02d725974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2bb6252153a2454f96ac93275d15eafb

民国4年
2月,阆中“崇新长”保宁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民国10年获四川省第二次劝业会银质奖章。1958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传统名特产品奖。1988年12月,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秋,北洋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率部来阆中剿匪,随后开赴仪陇、营山。同年阆中泰丰丝厂莲花牌丝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四等奖(次年获农商部全国物品展览会二等奖。
民国5年
阆中成立四川省高等法院第三分庭(民国25年改为四川省高等法院第四分院同时设立阆中县地方法院)。
民国6年
12月,四川靖国军颜德基部前敌指挥郑启和率部来阆中。
http://p1.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e7f055c3-97e2-41d6-aa71-5969a1e846d6

民国7年
1月8日,颜德基部副总司令陈炳望率部来阆中,自封为嘉陵道道尹。5月,在南街建立保宁电报局。
民国9年
四川督军熊克武>部被滇、黔军击败,5月撤至阆中,形成兵山。时值盛署,瘟疫流行,死亡千余人。9月熊克武部主力撤出阆中。
民国10年
川军内讧邓锡侯、田颂尧、刘斌率部由新都、汉州退至阆中,大军云集,人民负担加重,深受其害。
民国14年
夏,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入阆中后,县城各中小学教师、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帝宣传活动,话剧团演出了《孙中山》、《一片爱国心》等反帝新剧目。
民国15年
春,国民党四川省党部派陈仁民回阆中筹备成立阆中县临时党部。5月30日,县城各中、小学为纪念“五卅惨案”一周年各派出3~5名代表在川北师范学校成立“阆中学生联合会”黄言锋、祝仕德被推选为学生会负责人。会后发动和组织学生上街讲演声讨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9月5日,英国炮击万县城,酿成“九五”惨案。阆中保宁联立中学简称“联中”)学生张鹗等在本校和“川师校”发动学生上街示威游行,阆中各界人士纷纷组织“仇货检查组”开展抵制洋货、宣传推销国货的爱国运动。
民国16年
国民党阆中县临时党部奉令改为阆中县党部。 夏,重庆民生公司“元济”小汽轮来阆中运货,为阆中汽轮运输之始。
民国18年
8月,成立中共保宁联立中学支部,马步旭任支部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阆中的第一个地下组织。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f418f71aa06e48128f85f7452f3c8ee9

民国19年
在城东观音寺附近(今农场)兴建中山公园(后废)。
民国20年
9月,“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入阆中后,“联中”、“川师校”以及县城各小学的学生选派代表,成立了“抗日联合会”。“联中”学生袁仕泽当选为主席。接着,由“抗日联合会”办《民众周刊》,报道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活动消息。
民国21年
4月潼保马路通车,第一辆汽车由三台开来阆中。10月28,中共阆中县委派出30余名党员和干余名农民参加南部升钟区、保城区“升保农民武装起义”。
民国22年
2月,在县城建立中共阆南中心县委,直属中共四川省委领导。<6月,红11师(后为红30军)一部,由巴中鱼溪寺向阆中三庙场进军,建立了三庙乡苏维埃政府。7月6日,老观地下党组织“老观农民武装起义”,千余农民武装在游击队总指挥彭蕴山和红军代表冯伦奎的指挥下,与老观区保卫队队长侯正方(地下党员)的内应配合,一举粉碎了老观地区的旧区、乡政权机构,活捉团总郑焕如及豪绅地主侯建伍、赵纯修等。7月,红30军军部进驻老观场。8月24日,红军夜袭老君山。歼敌200余人缴枪200余支。 8月25日,红军进攻鸡山梁,击溃罗乃琼部一个团,歼灭当地民团。 8月,红9军25师、27师各一部由仪陇、南部分两路进入阆中。 同月,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奉命到川陕苏区,与中央派往苏区的廖承志(化名何柳华)一道,由阆中县委派人护送由三台经阆中到达川陕革命根据地。此后,省委经这条路线和川陕苏区建立了交通线,先后输送200多名党团员和专门人才到川陕苏区参加工作。9月6日,中共阆南县委、阆南县苏维埃于水观场建立9月8日,中共阆苍南边区委员会(又称老观中心县委)于老观场建立。
民国23年
 1月,驻阆红军撤至巴中、旺苍等地。9月,红9军、30军、31军分别由仪陇、苍溪进入阆中,除收复原驻防地区外,还解放东河以西的博树、云台等地。文成、沙溪和县城仍为国民党军队控制。
民国24年
1月,红四方面军集结主力进行广、昭战役。驻阆红军主力转移出境。2月,红30军主力89师、90师进入阆中老观一带。3月初红9军进入阆中玉台水观、洪山、河溪等地。3月31日,红9军解放阆中县城。随即在县城建立中共阆中县委中共忠发市委、阆中县苏维埃和忠发市苏维埃。4月,阆中境内红军全部撤离同年,四川省划分行政督察区,阆中隶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25年
阆中大旱,饥荒严重。
民国26年
1月11日,在县城北郊修建飞机场,占地1620余亩。 7月,“七七”事变发生后,阆中城乡抗日救亡运动兴起。8月,建立抗日救亡团体“民众剧社”。之后,又建立“青年国难宣传团”。11月1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防空总监部,在阆中城北尖子山设立第八防空监视队,下辖17个监视哨。同年,阆中发生大旱灾、雹灾,饥民食草根树皮、观音泥有的饥民到处流亡。
民国27年
2月12日,四川蚕丝改良场在阆中创办蚕种场生产改良蚕种,推广二化性改良白茧蚕种,改一年养一季为养两季。3月,中共阆苍南工委在阆中县城东街何家院成立,属中共川北工委领导。7月中旬,中共阆中市委成立,属区级党组织,隶属阆苍南工委领导月,重庆大华丝厂”资本家盛某来阆中抢购蚕茧,造成阆中4家缫丝厂停产,400多名工人失业。中共阆苍南工委和中共阆中市委发动和组织失业工人,开展了反对蚕茧出境的斗争。最后“重庆大华丝厂”同意在阆中设“重庆大华丝厂第七分厂”,400多名失业工人重新就业。9月,成立中共阆中县委,隶属中共川北工委领导。同时撤销阆苍南工委。<12月,建立中共阆中中心县委,辖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剑阁、通江、南江、巴中9个县党组织。
民国28年
同月,设立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潘文华为绥靖公署主任。 3月,成立防空指挥部,潘清洲潘文华之子)保安第五旅旅长,为总指挥。5月,国立四中由陕西安康迁来阆中(师生一千七百余人全系沦陷区人)。高中部设书院(今东风中学),初中部设今五马乡。
6月,成立巴山警备司令部,潘清洲为司令,民国30年改名为阆中警备司令部)。
民国29年
 3月,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阆中创办第七制丝厂(原阆中丝绸厂前身)。秋,实行“新县制>”。县政府改各科翻号名称为职掌名称,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军事、社会六科和秘书,军事、警佐、会计、户籍、合作六室,同时,改27联保为21乡镇。同年,开办四川省立阆中中学,校址今元山乡。开办私立皋飚中学初在五马乡陈家沟,后迁相国寺。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2093497bcec74ad3836940912744cff2

民国30年
7月27日闰六月初四),日军飞机27架第一次轰炸阆中县城,死16人,伤35人;8月16日闰六月二十四日),日军飞机27架再次轰炸县城,并用机枪扫射,死158人,伤210人;8月29日七月初七),日军飞机36架第三次轰炸县城及城郊地带,死43人,伤75人。三次轰炸共毁房屋1132间。8月31日七月初九),日军飞机4架,低空扫射阆中县城。
http://p9.pstatp.com/large/dfic-imagehandler/0e1396fd-2231-43bc-9a8e-c6424e3401f3

民国31年
 5月,阆中县银行成立。
民国33年
秋,中共阆中地下组织发动保国保家的自救运动,县城街道到处张贴“打倒日本,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等标语。
民国34年
8月15日农历七月初八),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到阆中,城乡一片欢腾。9月5日至7日,数万人在县城中山公园隆重集会,游行三天,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民国35年
5月15日凌晨,县府办公地点起火,烧毁了财、教、军、社四科及优委会全部档案。
民国37年
3月,中国青年党阆中县筹备会成立,10月,成立青年党阆中县党部。4月28日,中国民主社会党阆中县筹备会建立。次年1月,成立民社党阆中县党部,10月,县人张鼎铭,获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次年6月回国任四川大学教授。
民国38年
4月,中共阆南工委成立,属中共川北工委领导。 7月,中共阆中领导小组成立,属川东地下党领导。 8月,阆中兵役局事务所与县警察局勾结,贩卖鸦片烟,牟取暴利,毒害人民。中共阆南工委书记魏文引做好县民众自卫总队副队长刘松柏的工作后,捣毁了兵役局事务所,销毁烟毒。 10月,阆中地下党“川东系统”负责人徐是辉,在白塔山陈家院内主持召开了所属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川北系统”负责人魏文引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形势报告。会议重点研究部署了和平解放阆中的各项工作。此次会议被称为“白塔山会议”。 12月,国民党溃军袁国卿团、黄剑夫师和逃至阆中的省保安2团、南充专区保警总队以及县民众自卫总队,经中共阆中地下组织做工作,表示听从共产党指挥。12月25日,魏文引、徐是辉敦促县长贺德府,召集国民党驻阆军队首领和阆中知名人士会议。会上,贺德府被迫表示顺应历史潮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驻阆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宣布起义。12月27日,中共阆中地下组织将各起义部队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川北独立师”,下辖四个团,魏文引任师长兼政委。12月29日,阆中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成立,肖毅安任主席,徐是辉任副主席,阆中和平解放。接着,全县21个乡镇相继成立解放委员会。 12月31日,剑阁专署批准阆中县人民政府成立,王大文任县长。同时发来阆政字第一号令。
1950年 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政府。
1991年 1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阆中县,设立阆中市。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