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83|评论: 0

[散文随笔] 话说炼字炼意 蒂尕字禺草号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3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炼字炼意

功夫在诗外,美景纸上呆。

炼字不乏味,佳句自己来。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指挥学院王继成教授,在诗词研究会上讲述“炼字炼意”在诗词创作中的特效。作为诗词研究会成员和教师的王老,常牺牲休息时间在家为研究会备课,为挽救逐步被边缘化小众化的格律旧体诗,为传承中华文化遗产,多年来他默默工作和无私地进行奉献。

       王教授在讲到“炼字”的重要意义时,引用唐代文学家诗人贾岛自谦的《题诗后》,从中就能感受到炼字的炼,是用火旁炼的真实意义和效果: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释道(贾岛):“这两句我琢磨三年才写出,读起来就禁不住两行热泪直流。知音(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在瑟瑟秋风中睡去。”

诗词创作诗,需要逐字逐句进行斟酌推敲,精于提炼升华,细如雕琢。在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在乐中感受多凄苦之味。

       贾岛自谦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他多年炼字炼意的体验,是他创作(诗词)工作经验和真实生活的写照。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三字,在汉语中为众、为多之意,为二句理想中的诗句,耗费了多年时光。为获得一首好诗,就连贾岛这样有名的大诗人,都要斟酌历练多年,可想而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多么深奥。

      说到此,不由想起儿时家父讲的一则事:“当年曾祖以汪容甫事一则提示我。容甫曾经说过:‘当代只有三个通人,我算其中之一。’有人问他,对自己如何评价。容甫回答:‘汝在不通之列。’此人大喜,容甫徐徐又说:‘汝再读三十年,可望不通矣’。”虽然是则笑话,可见(学文化)之通的标准之高。     

     作为完美主义者的贾岛,认真工作的态度,与他性格是分割不开的。有关贾岛追求完美诗句的例子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推敲”二字的故事了。有篇文章这样写道:

    【原文】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推"字,又欲做“敲”,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伊,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俄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话说贾岛初次去科举考试,到首都长安贾岛即兴写了一首诗。一天他在驴背上到了这首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开始,贾岛想用“推”字,后来又觉得“敲”字更好,来来回回,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兼任京城的地方长官,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径直走到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这样的情况下,韩愈的手下就不干了,左右的侍从推搡着贾岛到京兆尹的面前,还问他,你这书生究竟怎么回事儿啊?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游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至交。 (此文仅王教授所讲撷英)

                                                                寰俊鍥剧墖_20191123145404.jpg



    寰俊鍥剧墖_20191123145450.jpg

寰俊鍥剧墖_20191123145436.jpg





  

注解:

1.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自号“碣石山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贾岛题跋版刻像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这首诗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2.汪中(1745--1794)清代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 的杰出代表。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扬州)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为拔贡,后绝意仕进。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能 ,工骈文,所作《哀盐船文》,为杭世骏所叹赏,因此文名大显。精于史学,曾博考先秦图书,研究古代学制兴废。著有《述学》、《广陵通典》、《容甫遗诗》《哀盐船文》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