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的季节里,我们一行四人的“背包客” 穿梭在贵州安顺的古寨里。本寨、云山屯、九溪村、旧州古镇、鲍家屯、天龙屯堡都留下了四人的足迹。在深巷、高墙、低屋、曲径中碾转徘徊,不时按动快门的咔咔声,惊动了屋檐下的飞鸟。那些已经破旧的商铺,招牌还在风中摇曳,悄悄的诉说着当年的市集兴旺。长长的石头墙、房顶上的石片瓦让人们想象着当年的能工巧匠,零零散散的游客及土著居民,让百年古寨有了些许生机。在找寻古寨原始面貌之时,享受着古寨的宁静及美好……
在今天的安顺(以下文字来源于网络),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屯堡文化来 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他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