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47|评论: 6

抗日名将李家钰将军轶闻 邛崃古代美 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5312zsy76gnuun7dmmmm.jpg 1.jpg
抗日名将李家钰将军轶闻
                                邛崃古代美 编

   一、 有恩须当报
    李家钰小时候在蒲江县大兴场一家私塾学堂读书。教书的是本地的何老师。他教书完全是老方法,死记硬背,不讲解意思。李家钰不满意,就天天去逮麻雀子。一天,何老师对李家钰的爹李善人说:“东家,你的娃娃硬是不好教,难得管,喊他回去拣狗屎算了!”李善人说:“何老师,不要紧嘛,慢慢来,我往年子给你三石六斗米,今年给你添成七石二斗,望你把我的儿子教好。”从此以后,何老师就展劲教李家钰了。
   一天,闲暇无事,何老师问李家钰咋读不得书?李家钰说:“我白天读书不行,要在晚上鸡不叫狗不咬的时候读才记得;何老师,我是晓得的,养育之恩是父母,教育之恩是老师,只要你黑晚上教我,我一定发奋!”从此,何老师天天在深更半夜时教他。短短几年,凡是乡坝头买得到的古书他都读来背得了。
    防区时候,李家钰当上了边防军总司令,一回到家乡都要去拜见何老师。后来,何老师不在人世了,他还要到何老师坟上飘钱挂纸。
    李家钰读了私塾,要到省城去读军校。那时候,他爹李善人去世了,他大哥李凯之克钱,不供李家钰读书。他找到大兴场街保陈合顺。陈合顺说:“书要读,没得钱,把清明会上的谷子卖了,拿钱去读。”李家钰把军校读出来,当了见习排长,听说陈合顺家遭火烧了,他出钱给陈合顺修了三间瓦房,又牵了一条大牯牛(读音gǔniú,公牛),报了陈合顺的恩情。
  二、  拣顺棒客队伍
    徐益山是蒲江成佳人,是一个棒客(土匪)头子。防区时候,李家钰当了边防军总司令,收编了徐益山的棒客队伍,委(任)徐益山当了个挂名团长。李家钰对棒客队伍不放心,只发粮饷,不发枪支。李家钰说、“这号人旧性不改,发不得枪,发一枝枪,等于多一个棒客。”后来,徐益山的队伍开到遂宁,李家钰命他守隘口。徐益山的队伍旧性不改,明守隘口,暗是抢人,整死的人被丢在岩沟底下。有一次,李家钰的参谋长“点验”经过隘口,旋风吹掉了轿顶子,顶子落到岩沟头参谋长叫士兵下去拣,看见有人骨头,回去给李家钰说,李家钰大怒,把徐益山的队伍改编了,枪毙了徐益山,拣顺了棒客队伍。
    三、执法如山
    孙介卿是李家钰部下的一个团长。
    抗日战争开始,李家钰带领部队打山西运城,攻了两天两夜没有攻下。他得知日本鬼子从风陵渡两头包抄他们,命令孙介卿团保护安邑县杨家庄盐池。孙介卿不听命令,也不
听副团长等人的劝告,一下子把全团拉到安邑县城。他一拢安邑,日本兵一阵炮轰,几乎全团覆没,孙介卿带伤,安邑城失守。
    事后,副团长守倒副师长李宗昉哭,要副师长在李家钰面前跟孙介卿求情。李家钰不准,下令:“不听指挥,军法惩治!”枪毙了孙介卿。
   四、处死官老爷
    一九三七年,李家钰带领一万多人,行军三千多里,开到抗日前线。
    在后方四川,李家钰留有两个补充团,专门接送新兵。李光渊是补充一团团长,高扬是补充二团团长。
    李光渊团有两个连长,一个姓罗,一个姓李。他们在四川接了新兵,带到山西、河南,交给四十七军。这两个连长仗恃团长高扬是他们亲戚,在行军时不走路,坐滑竿,要士兵抬他们。稍不如意,轻则骂,重就打。
    新兵到河南陕县五原村后,李家钰要枪毙这两个连长,营长保不准,参谋处长保不准,高扬团长保不准,就是副军长罗泽州保也不行。李家钰要的是军纪,他说:“就是我的老子娘来保,我也不准。”几声枪晌,处死了这两个官老爷。
  五、 枪杀宁管家
    宁正雄是李家钰乡下公馆头的管家,在蒲江大兴场勾结袍哥大爷,仗着李司令的势耀横行霸道,是李公馆头红得起血泡的人。
    一九三二年,宁正雄奸污了李家钰大太太的丫头,众人不敢说话。李家钰的大小姐告到李家钰那里。一九三三年,李家钰回老家,一天早晨,他正在洗脸,宁正雄过来请安,在门口上遇到公馆头抬滑竿的蒋万成。蒋万成对宁正雄说:“总司令这次回来有牌子,你要早打主意!”宁正雄仗着大兴场好多袍哥大爷跟他撑得起,理也没有理。请安时,李家钰问他:“宁正雄,你晓不晓得我这是啥地方?你晓不晓得你干了啥子事?”宁正雄心虚,听了李司令的话,魂都吓掉了。晓得不对头,调转身朝大门外拉伸就是一趟。
    李家钰发了脾气,说:“堂堂帅府,岂容胡作非为,追出门口,宁正雄已跑拢对门子山包包上了。李家钰抓起卫兵的手枪,一扣板机,“砰砰”两响,宁正雄就一命归天了。
    六、维护百姓

    民国年间,四川省军阀混战。二十一军打二十四军。李家钰的边防军管辖地盘扩充拢蒲江县。他委派了中兴场人韩朝宗当蓬溪县长。韩朝宗是个有名的老疯,他能写一手好字。年关将到,想为蓬溪人做点好事,花了几天几夜功夫,写了几百张家神,挨家挨户给老百姓家粑起。常言说,一字值千金。既是县太爷给各家写家神,那些乡长、保长是舔屁股的人,趁这个机会派粮派款,敲诈百姓,给县太爷送礼。这件事被李家钰晓得了,就派副官去逮韩朝宗。韩朝宗怕在火头上脱不倒手,当即把送礼退还了百姓。
    不两天,李家钰回老家过年,韩朝宗乘大年初一这天,瓜兮兮地到大兴场给李家钰拜年,给他请罪。李家钰笑了,说:“韩朝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饶你这一次,把搜刮来的钱退给老百姓就行了。”
    七、任用贤才
    李家钰驻眉山时,曾经要蒲江人士杜伯龙帮他物色一个录事(录事:抄写公文的人)。杜伯龙把一个私塾先生杨忠堂举荐给他。
    杨忠堂到任十个月后,李家钰整顿军风,首先对司令部人员来一次经济上的清查。一天,李家钰对他说:“杨忠堂,别人的钱不够用,这月就超支下月的,可你才来十个月,每月十三元军饷,你竟攒了一百二十元,到底哪来的钱?”杨忠堂说:“司令,我上有高堂,下有妻子儿女,全靠我一个人挣钱,我一不吃烟,二不喝酒,三不打牌,每月十三元薪饷,留一元钱花,其余全部攒起来。”李家钰听他一说,断定他不是贪财的人,就提拔他当了副官,不久又提拔他当大足县县长。
    杨忠堂在任大足县长期间,时常拄一根伞把,下乡巡视,他叫穷苦人家告状不写状纸,说写状纸花钱。他走到哪里,哪就是公堂。李家钰晓得他在大足县当官当得好,在他防区八个县行文表彰。
    后来,杨忠堂任过一任税捐处长。在这期间,商人给了他五千元的贿赂,他把它交给李家钰作军费,李家钰说:别人说,千里做官只为财,你出来这样久,没有找得有钱,你干脆把这笔钱带回家算了。
杨忠堂回到老家蒲江青龙咀,把钱拿来修青龙场,办青龙小学。李家钰回大兴老家,路过青龙场,赞扬他说:“荩轩(荩轩:杨忠堂的字)穷而不贪,富而不奢,不知道捞钱,却知道用钱,急公好义,为国为民,硬是一个贤人。”并马上调杨忠堂回司令部当他的秘书。
--文章来自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四川成都市蒲江县卷P.94-101有改动
    讲述者:向全兴,男,63岁,私塾,农民,住大兴乡平桥村一组
    杨安俊,男,45岁,小学,农民,住大兴乡六村六组
    邓代俊,男,33岁,初中,医生,住成佳乡二村七组
杜伯龙,男,84岁,中学,农民,住寿民乡二村二组
伍文品
    采录者:徐泽荣、向枝良、李学芬
    整理者:陈先忠
    流传范围:蒲江县境内
    采录地点:大兴乡、成佳乡、寿民乡采录时间:1987年3月至10月
0.jpg 2.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记:

抗日英烈李家钰:川军名将豫中憾死


李家钰,1892年4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窗子坝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有弟兄4人,其父李如松有田地数十亩兼营棺油坊。幼年时,在本乡李香山、黄辉五先生家读私塾,13岁进入蒲江县高等小学堂。后决心投笔从戎,1906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并在该校第四期毕业。1913年“二次革命”中,去南京参加了柏文蔚将校团讨袁(世凯),反对帝制;赴上海参加攻打制造局战役中,作战英勇。1915年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后,在川军充任见习军官,继任川军第三师师长邓锡侯部团长、旅长。1924年任四川陆军第一师师长;1927年四川边防军总司令赖心辉被刘文辉等人扣留,被迫通电下野,李家钰充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1935年10月蒋介石整编川军,任陆军整编第一○四师师长兼四川第一绥靖区司令官,驻防西昌;1936年川军再次整编,任第四十七军军长。


1934年底,李家钰所属两个团的兵力及工兵两个连修筑蒲江至新津全长45公里简易公路,同时又委派邛蒲公路局长钱文轩,主持修筑蒲、邛公路,完成蒲江北门至西崃板桥铺20余华里路基。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入侵,民族危急。李家钰出于民族义愤于7月30日通电请缨杀敌。通电全文如下:


南京,委员长蒋钧鉴:
窃平津变起,中外震惊,蠢彼强梁,实为囊括华北之计划,绝非一时局部之冲突。破坏和平,质诸国际,责有攸归。乃通州,廊坊应战之捷报传,而或抗战之雄师旋退。此为汉奸作崇,共庆弹冠;暴敌蠢张,志得意满。然据目前情形,实令群情忧惧。
伏读钧座在庐山谈话,揭示四项原则;近对记者宣言,更复引申其义;不外领导全国,准备最后牺牲,无分内外,保卫主权领土,词严义正,中外兴瞻。职份属军人,尤切振奋,谨当誓死拥护,待命前驱。窃为国难至此,已达存亡最后关头,应恳钧座立即下令,全国一致动员,挥军应战,还我河山,严惩群奸,以雪公愤。
职军正事整编,士气激昂、倘蒙移调前方,誓当执殳赴难,迫切陈辞,停候训示。
职李家钰叩
此通电载1937年8月3日的成都《新新新闻》报。
当时,蒋介石迫于全国军民抗日声势,同时为达到排斥、削弱异己的目的,于同年8月密令李家钰等部川军出川抗战。李接电令后于9月初,率第四十七军第一○四、第一七八两师约1、8万人从西昌出发,部队单衣草鞋,行程1500余公里,12月始抵晋东南抗日前线,布防于太行山区之长治、长子、黎城、潞城一带。在抗日前线,李家钰深受全民族团结救亡激情和共产党抗日统一路线政策的感召和鼓舞,对过去从事内战的错误有所悔悟,幡然致力于国共合作,杀敌效国。李部驻防长治,与八路军炮兵部队联防守城,双方关系融洽。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因公途经长治,李曾请他向第四十七军营以上军官讲授抗日游击战术。李还先后派遣几位营长到八路军总部抗日游击训练班学习。
1938年春,李家钰在国共合组的第二战区东路军副总指挥朱德、彭德怀统一指挥下,率部在东阳关一带同装备精良的日军第一○八师团、第一○四旅团下原熊弥部(1万多人兵力)激战两役。长治保卫战中,李军第一○四师第三一二旅第六二四团据城死守两昼夜。在日军飞机、大炮轮番轰击下,北门陷落,官兵与敌展开肉搏巷战,毙伤敌寇1000余人。此役李部营长杨岳岷、连长杨显谟、夏抚涛、陈绍虞、黄高翼等壮烈殉国。副团长杜长松负重伤。在东阳关之战中,营长周策勋殉国。李部对日初战虽挫敌凶焰,然官兵伤亡亦逾千人。后黎城县政府在东阳关建川军抗日死难纪念碑,以抚慰忠魂。同年3月5日,在八路军抗日游击队配合下,李奉命率第四十七军,连续猛攻并收复了被日军侵占的晋南平陆、芮城、安邑等县城及原八路军据点多处,战绩卓著。
1939年冬,李家钰积功升任集团军总司令,统辖第十四、第十七、第四十七等3个军和7个师兵力。1940年春,李得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由武乡赴洛阳开会途经驻地时,曾派兵一个连前往迎接并设宴款待。当晚朱总司令就团结御侮,抗日及民主等问题,同李促膝磋谈至深夜。次晨,朱总司令一行跨越晋(城)博(爱)公路日军封锁线时,李为安全计,增派一个加强连兵力,护送朱总司令顺利过境。
1940年4月,李家钰指挥第四十七军及3支抗日游击队,在晋城以南天井关一线,给予进犯的日伪军以重大杀伤,毙伤敌1000多人,所部第一○四师曾一度克服陵川县城。
1940年至1944年春,李部担负河南陕县、渑池、灵宝、阌乡一带黄河防务。此期,李曾多次派出部队配合八路军及抗日游击队,渡河北击晋南一带日军,毁堡毙敌,夺获武器装备多件。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问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亲书字幅:“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以明为国报效之心志。
时已丧失战争主动权的日军,为配合其东南亚战场作战,实施“打通大陆交通线”战略,于1944年初在晋豫战场麇集4个师团(包括1个坦克师团)、4个独立旅团、1个骑兵团共14万人重兵、发动“中原会战”。尽管早已侦知这一敌情,但身为前敌主帅的第一战区长官蒋鼎文,迟至3月中旬,才在洛阳开了一个毫无要领和部署的军事会议。日军进攻伊始,蒋即率先弃守洛阳东躲西避。原集结在洛阳附近待命会战的李家钰、高树勋、孙蔚如等7个集团军零3个军达40万人的部队顿失指挥,只得纷纷向豫西撤退,日军乃乘势追进。在新安、渑池一带后撤各部将领会上,李表示顾全大局,自愿为各部殿后,承担牺牲。5月,李率部掩护友军后撤中,以第一○四师吴长林团1个团的兵力在云梦山发起狙击战,重创进犯日军、为后撤部队赢得了时间。而吴团因仰攻山头,战斗惨烈,官兵伤亡达900余人。李部撤至新安以南,已四面受敌,李便派第一七八师第五三二团团长彭仕复率部打开铁门一带通路,掩护友邻部队孙蔚如第四集团军安全后撤。彭在执任务中,于河上沟与日军激战阵亡。


1944年5月21日,李部继续殿后,进至河南陕县东姚院村。日军以数千人兵力,分3路迫近,李率集团军总部官兵左右冲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在敌寇密集火力射击下,集团军总部少将副官长周鼎铭、少将步兵指挥官陈绍棠阵亡,总部参谋长张仲雷被俘(后脱逃),总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难。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片击中,壮烈牺牲。
李家钰殉国后,四川省各界爱国人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重庆《新华日报》于1944年6月11日发表短评:“我们哀悼李家钰将军抗战殉国”,“李家钰将军在此役中杀敌殉国,是应受到全国尊敬的”。著名社会人士柳亚子在为李撰写的挽诗中云:“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忽报将星颓。归无先轸如生面,化碧苌弘动地哀”。同年,国民政府追赠李家钰为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并颁布对他的褒扬令。嗣后,李的遗体以国葬出殡式在成都举行,其遗体安葬于成都外南红牌楼。
1984年5月2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追认李家钰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家钰将军死因几种说法
1、血 洒 旗 杆 岭
来源:三门峡日报
    在陕州有个张汴塬,从塬向南五六里有个村子,叫寺院村。寺院村分为南寺院与北寺院,南寺院村东300米外有个不大的山梁,叫旗杆岭,就是这个小山梁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1944521日上午,陕县(现陕州区)东姚院的山路上,第三十六集团军军部正在向西撤退,此时的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的心境可想而知。他19379月领军出川,从1939年冬天起奉令驻防河南孟津以西、新安以北、渑池以东的黄河一线。四年驻豫,与日军交战不断,他对河南西部沟壑纵横的丘陵地早已熟稔于胸,而对天府之国的膏腴肥美恐怕已有些生分。始于月前的河南战事,在这位集团军总司令的胸中应该是郁结的。
    517日,李家钰、刘戡、张际鹏、胡伯翰先后抵达山中小集镇翟涯。在白天参加的一个临时会议上,将领们一致认为大队人马争先恐后抢路走不是办法,如遇日军袭击,将损失惨重,并推李家钰做总指挥。李家钰慨然说:“如果明天继续西进,吾愿殿后,以免挤在一起,彼此都不好办。”
    5月,李家钰率部掩护友军后撤,命令1041团团长吴长林在云梦山集中兵力发起阻击战,重创进犯日军,为后撤部队赢得了时间。而吴团因仰攻山头,战斗惨烈,官兵伤亡900余人。李家钰部撤至新安以南,已四面受敌,李家钰便派178532团团长彭仕复率部打开铁门一带通路,掩护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安全后撤。
    第三十六集团军总部队伍行进到陕县张家河的一处谷底,天将晌午。自518日早晨各路大军分道扬镳、皆向西行之后,李家钰的部队就担负起了掩护友军撤退的任务。在此后的三天里,接获的情报显示,日军越追越近了。在到达张家河前,由于遭敌人炮击,李家钰变更行军路线,改走赵家坡头—西坡—双庙到南寺院这条路。这一改变,使李家钰和三十六集团军总部走到死亡的边缘。参谋长张仲雷发现行军路线不妥,便向李家钰说:“总司令,我们看看再走。”李家钰的回答出乎张的意料:“不必看,听命。”说话间,后面响起了步枪声,不久,前面西南方向的山坡上也传来了密集的机枪声。张仲雷打算派两排士兵先占领坡顶,然后总部人员再上去,但李家钰说:“派一个班的步兵上去,如果遇到敌人,只准打步枪,不准打手枪,若打手枪敌人必知我为高级司令部。”就这样,来到了谷底张家河。
    李家钰及集团军总部在张家河休息片刻,其间,李家钰还找来了当地人询问路况,随后部队开始攀登前面的山坡——旗杆岭。前行的侦察兵很快跑回来向李家钰报告:“山上都是日本人,头上都插着麦子,伪装得很好。请司令、参谋长坐滑竿快走。”李家钰闻报转身就往回走,张仲雷也往回走。然而,山头上的日寇已经往下冲锋,散开在坡上的总部特务连一部及总部的一些官兵抵挡不住,各自逃了。日寇冲下,将李家钰和张仲雷分开。
    李家钰身着黄呢军服,脚蹬长统军靴,标志十分明显,自然无法逃开日寇的枪弹。同时受伤的一个士兵,紧跟着李总司令,看到李家钰挨了敌人两枪及一个榴弹碎片。李家钰挣扎着跑了几步,终于倒在了旗杆岭上。跟在总部后的四十七军104师闻讯赶到,悬赏募来5名士兵充作敢死队,冲到旗杆岭上,在一个死角将李家钰的遗体抢回。之前在撤退中,为鼓舞士气,李家钰曾以诗赠予部下: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疆场是善终。未料,几日后,功勋卓越的李家钰将军便血洒旗杆岭。
    在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战死于枣宜会战后四年,国民革命军队又一位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豫中会战中殉国。著名社会人士柳亚子在为李家钰撰写的挽诗中有云:“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忽报将星颓。归元先轸如生面,化碧苌弘动地哀。”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2、抗日名将李家钰是如何牺牲的?总部200多人为何会遭到伏击?
----春风故事会
说起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高级别将领,大家第一印象必定会想起张自忠,他曾担任过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其实除了张自忠之外,还有一个集团军总司令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就是李家钰。
李家钰是四川蒲江人,早期在川军邓锡侯部任职,由于李家钰作战勇敢,每战必身先士卒,逐渐也赢得了士兵们的爱戴。在军旅生涯中,李家钰先后担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李家钰被晋升为陆军第47军军长,开始参与到抗日战争这场伟大斗争之中。在全面抗战初期,李家钰率部抵达晋东南抗日前线,按照命令布防在太行山区的长治、长子、黎城、潞城一带,先后参加了长治保卫战、东阳关之战等抗日战斗,一度收复了被日军侵占的晋南平陆、芮城、安邑等县城,可以说是战功卓著。
到了1939年末,李家钰因功升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统辖指挥第十四军、第十七军、第四十七等三个军,担负河南陕县、渑池、灵宝一带黄河防务。1944年4月,豫中会战打响,日军渡过黄河发起猛攻,汤恩伯、蒋鼎文率领的四十万国军一触即溃,急忙向西撤退。由于汤恩伯和蒋鼎文已经西逃,失去了总指挥的各路大军也纷纷西撤,李家钰率领的第三十六集团军也夹杂在其中。
1944年5月17日,李家钰与刘戡、张际鹏等人率部先后抵达翟涯这个豫西这座小集镇。为了各支部队有序撤退,大家一致推举李家钰为总指挥,负责指挥撤退事宜。当时,李家钰慨然表示,自己愿意率部殿后,以免大家挤在一起,彼此都不好办。
当时,李家钰为了掩护友军撤退,组织了多次阻击战,以图延缓日军的追击速度,自己所部伤亡非常大。在这个时候,李家钰不断接到情况,日军已经离自己越来越近了。到了5月21日,李家钰率领第三十六集团军总部官兵200多人,与大部队失去联系,旋即在秦家坡陷入了日本便衣队的伏击圈。
可想而知,这一场激战的结果,第三十六集团军总部官兵200多人全部为国殉难,李家钰在指挥部队奋力还击的时候,面额和左腋被子弹击中,终因失血过多而壮烈牺牲,享年52岁。李家钰是继张自忠之后第二个为国战死的集团军司令官,后来被国民政府追赠为二级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并为其举行了国葬。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3、李家钰将军是如何牺牲的,秦家坡的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吉雅静宜历史
        1944年5月,洛阳战役之后,第36集团军从洛阳撤退,总司令李家钰率部从新安向西转移,至陕县秦家坡遭到日军伏击,壮烈牺牲。几十年来,对于李家钰将军牺牲的经过,有多个版本流传,其中真假遗漏颇多。所幸有一位亲眼目睹此事的参谋田光明记下了李家钰将军牺牲的瞬间,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提供了参考:
洛阳作战时,第36集团军总部驻扎在河南新安县古村(距离洛阳90里)。日军击败汤恩伯的4个集团军后,防守洛阳的总指挥蒋鼎文便弃城而逃,开始东躲西藏。守在外围待命的第36集团军只得以以孤军之势最后撤出新安,向西转移。转移到陕县张村宿营时,集团军总部发现了友军第39集团军高树勋部。
当时高树勋部已经进入战备状态,见到第36集团军总部来到后,高树勋要求一起协同作战。李家钰答应了协同作战的请求,于是命令各部向粮站领粮,就张村一带占领阵地准备作战。第二天拂晓,第36集团军总司令部电话再三与第39集团军总部联系,却一直没有回答。此时众人才感觉到情况有异,于是李家钰紧急派出参谋田光明等人驰赴高树勋部所在的位置查看,田光明等人来到高树勋部所在的驻地时,发现该部已经于昨夜全部撤走。


李家钰顿觉情况严重,为避免被日军包围,于是决定立即全部向西出发。当时转移的顺序是:前队为总司令李家钰和参副各处成员,以总部直属特务营第二连为近卫,后继第47军军属特务营一营,后面则是第47军军属第533团断后,匆匆向陕县进发。
当时作为参谋的田光明与李家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李家钰总司令身穿黄呢军服,脚蹬长筒马靴,坐着滑竿前进。由于李家钰总司令坐着滑竿,因此很显眼地暴露出了身份,这是当时考虑欠缺的地方。当李家钰及其前部行进到逐级升高的三级高地秦家坡第三个高地时,埋伏在山上的鬼子机枪突然开火,李家钰将军及其前队已经进入了日军包围圈。


鬼子机枪响后,李家钰忙从滑竿上下来,立即指挥身边的特务第二连连长左良俊兵分两路抢占阵地还击。此时日军居高临下,对山下的情况一清二楚,一览无遗。鬼子于是集中数挺机枪专门射击穿黄呢军装的军官,在鬼子机枪的密集扫射下,李家钰总司令当即被击中阵亡。
左连长慌忙分兵抢占阵地,但全连仅有一挺苏联式机枪,而且枪在一边、子弹各在一边,有枪无弹无法射击,只能靠步枪勉力支持。由于秦家坡高地没有山石林木,仅有半尺高的凄凄荒草,全连弟兄没有地方掩护,伤亡惨重。激战打响时,参谋处上校参谋蒋权走在第一队最后,见战斗激烈便往回跑,跑下阵地时才发现裤脚被打穿了一个枪孔。跟蒋参谋一起跑下山来的,还有一个姓陈的排长。战后,姓陈的排长被第178师师长李家英以失职罪枪毙。


秦家坡战斗进行时,后卫的第47军特务营赶到高地增援,袁营长(名字已记不清)看见一队便衣从山腰过来,还误以为是河北民军乔明礼部退到了此地。袁营长用杵路棍挑起便衣的羽翼,还向便衣队喊道:“不要弄错了!”
话音刚落,一排机枪扫来将袁营长的两脚打断,袁营长咬紧牙关滚下高地,拖着流血的双脚爬了一里地后向军长报告了战情。第47军军长李宗昉立即设指挥所于高地棱线下督战指挥,紧急调走在最后的第533团赶来增援,不久后,第104师师长杨显名也带队前来助战。


一场激战又迅速打响,李宗昉军长命令第104师一个营组成突击队,迅速杀入秦家坡抢救前队总部人员,夺回李家钰总司令的遗体。这个营经过与日军来回厮杀血战多次,在伤亡了三分之一的弟兄后,只抢回了李家钰的遗体,李家钰当时满身枪眼,但形态容貌可辨。随同总司令一起的少将参谋处处长萧某、上校副官长周鼎铭等全部牺牲。激战从早上开始,一直打到薄暮日军才停止了进攻。
趁着黑夜来临敌我双方停火,军长李宗昉下令迅速转移,李宗昉军长带领第533团大部在前,用麻袋将李家钰将军的遗体装着紧跟在后,杨显名师长率领一个营跟着后面护卫。
此战中,为何走在前面的田光明能够幸免?因为战斗打响前田光明因为负伤,用马驮着随总部在后面跟进。到李家钰率领前队走到秦家坡遇到袭击时,田光明正好处在第三高地棱线之下,这个地方由于有一个土坡遮住了视线,因而日军机枪打不到。从战斗开始到结束,田光明一直没有离开那一个隐蔽点,因而得以幸存。
李家钰军长的牺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高树勋部私自撤退又不提前告知,导致李家钰改变方向向西前进中了日军埋伏;二是向西前进时没有设置前哨搜索队,导致被日军伏击猝不及防;三是将主力放在队尾,前面护卫的部队兵力不足,且火力不够;四是日军乔装成为平民混入队伍中却没有防备;五是行军机密不严,行动被日军提前侦知,才会被日军提前埋伏伏击;六是李家钰将军转进时不该穿黄呢军装,乘滑竿过早暴露了身份,若以便服骑马行进也许能够幸免。


李家钰总司令牺牲后,日军为挑拨第36集团军与河北民军之间的关系,到处散播谣言说民军袭击了李家钰将军。为此,田光明专门将目睹李家钰将军牺牲的经过登报,戳穿了鬼子的阴谋诡计。田光明的记录为我们了解李家钰将军的牺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为我们了解秦家坡那一天的具体情况提供了参考。


李家钰将军是抗战时期牺牲的陆军上将之一,他的牺牲见证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如今再回头读起秦家坡这一天的惨烈,依然令人落泪。
【本文由稗史候说收集抗战资料、回忆录整理和书写,错漏失误之处,敬希读者指正】


2021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12-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一针见穴老师的关注和鼓励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