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96|评论: 6

[原创·图文] 诗意蓬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意蓬安
燕兆林
  时间太短了,短得来不及细细打量就过去;步履太匆忙了,匆忙地来不及停下互诉衷肠……今夜,我就又回到大山深处的陇原居住地。听着窗外车辆的轰鸣,心,却一次又一次回到蓬安——那个诗意盎然、可以安顿灵魂的地方。
  如果没有今年五月初这次“雅聚相如故里  传承中华国粹”墨染千秋第二届全国诗友会采风活动”的蓬安之行,我不知道,今生,自己的双脚,还会不会以诗人和作家的名义踏上这片生长庄稼、生长林木、生长英雄、也生长诗歌的膏腴之地。如果错过了,我错过的,不仅只是远方,还有诗歌,还有一种温暖而别样的情感体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在重重叠叠的陇原大山深处的乡村呆久了,意志日渐消沉、心灵日渐干枯、视野日渐逼窄、笔下也日渐枯竭。带着沉重的肉身、带着疲惫的灵魂,也带着厚重的衣物和一颗茫然无措的心,在草长莺飞的五月间走向位居川东北、嘉陵江之畔、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蓬安。走出火车站,第一眼看到蓬安的火车站广场和四周青翠的山丘,丝毫没有惊艳的感觉。除了穿梭的车辆、来往的人、簇拥的绿树,干净的街道和门店上的地名、路名、店铺名耀眼外,城市建筑、市民服饰各异但不明显。唯一让自己意外的,是气温,一点也没有想象的那样炎热。  
  然而,参加了“雅聚相如故里  传承中华国粹”墨染千秋第二届全国诗友会采风活动”,与来自各地的诗友们短暂的行走,看风景,品美食,识真容,游览了“百牛渡江”“周子古镇”“相如古城”“龙角山”等金字招牌景点,再去打量这个城市,突然间觉得不一样了。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皮,蓬安的美也一样,不在表相,而在骨子里。在这个工业和商业、旅游业日趋鼎盛的时代,机器的轰鸣声、市井的喧嚣声和叫卖声压倒了一切,让置身其中的我们近乎失聪,很难再听到蛙鸣鸟叫的天籁之音。诗歌,也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撤离,渐行渐远。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巴蜀小城,诗歌,不仅没有没落,反而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惊艳、震撼、意外……很难找到一个词,能准确描述观看“美丽中国,鲜到蓬安”和“雅聚相如故里  传承中华国粹”墨染千秋第二届全国诗友会采风活动”后带给我的那种全新感受。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沉睡的灵魂;像一束灵光,照亮了我昏沉的人生;像一扇面向原野的窗户,让我的视野瞬间变得辽阔。坐在诗友见面会的座席上聆听,我突然发觉,自己就像一块冬去春来猛然苏醒的大地,雪消了、草绿了、花开了……所有这一切归结到一个字:“鲜”。这个“鲜”,犹如神器,刺激了我的味蕾、打开了我的感官、激活了我的灵性。沉睡了的,被唤醒了;冷却了的,又沸腾了。那些早已栖止的,再次飞翔起来。身体里、灵魂中,一种无可名状的情绪东奔西突,波涛汹涌。
  在蓬安短暂的三日停留,让我感觉到从官方到民间,诗歌创作已成为一种风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到蓬安,无法想象还有这样一种存在。这次采风活动,见到了久仰大名的诗人们,通过短暂的接触和交流,瞬间的碰撞,略知他们的创作很丰厚,成果很显著。有已出版诸多诗集的,有正准备出版的。有的是县级诗词学会的会员;有的是南充市诗词学会的会员;有的是四川省诗词学会的会员。他们的诗作大都以反映蓬安建国70周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的发展变化,以城市建设、田园风光、相如古城、周子古镇、龙角山、嘉陵江畔等为载体,讴歌新时代、新发展、新人物,诗歌变成了可视化的艺术。当然,真正令我震撼和感动的,不是这些,而是蓬安有像黄庆放、蔡良炯、康伟、雷廷锡、段焱红、宋学东、黎萍、陈玉琼等诸多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坚守。在这样一个时代,还能坚守这份诗心、诗情、诗意,与工业及商业文明相对抗,何其难得?  
  也许是因为诗歌,也许是因为缘分已到,离开陵江阁,乘坐火车往回返,再次打量车窗外的蓬安,突然间感觉不一样了。雨后的蓬安,显得越发洁净。火车沿着田园、山丘行进,看漫山葱绿,百花盛开。有人禁不住发问,这个季节,是不是蓬安最美的时刻?答案却是否定的。蓬安一直都是美的,只是在不同的季节,她的美不尽相同。春天,万亩油菜花盛开,那是何等的美?初夏,满山遍野的梨花开放,又是何等壮观?初秋,田园的瓜果飘香,又是何等的亮眼?初冬,满山满园的柑橘收获,又是何等的喜悦?“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蓬安不是西子,没有那么内敛和婉约,蓬安更像蜀地的女儿,美得热烈,美得奔放。也像诗人的诗歌,感情真挚热烈,不似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有一种豪放的美。
  记得荷尔德林有一首诗叫《人,诗意地栖居》,后经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我突然想,诗意的栖居地,就应该是蓬安这样的吧?在这个一个依嘉陵江畔延绵的川东北小县,有山皆绿,有水皆碧,不仅四季风景优美,四季气温宜人,而且恬静闲适。它不仅是巴蜀公认的“天然氧吧”和“生态后花园”,也是生态宜居江城、历史文化名城、融南发展新城,建设嘉陵江畔大美公园城市。我打心底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真正活成了我们的诗和远方。
  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明天,就要、就要离开蓬安,却还没有真正来得及四处走走看看。著名的蓬安八景,一处不曾领略;著名的特色小吃,还不曾细细品尝;唯一列入巴蜀以相如文化为核心的大型大型史诗歌舞剧《相如长歌》、嘉陵江民俗风情剧《蜀红》,还不曾欣赏……内心充满了太多的留恋和不舍。
  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我想起海子的一首诗。他在这首诗中写道:“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今夜,我在蓬安,细雨飘落,但城市毫不荒凉。我坚信,这不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也不是唯一的最后的蓬安。蓬安,今夜我还在你身边,已经开始想念。
  我也知道,诗意地栖居,并不完全在远方,也当然不仅仅只在蓬安。只要内心保持着天真童趣,永葆一份诗情诗心,那么,诗意的栖居地并不遥远,它就在你的身边。但无论如何,这次蓬安之行,为我想诗意地栖居,指明了路径。  
  就在这个晚上,我与蓬安相约。也许我今生今世不能在蓬安购房置田,但有一天,我一定会重回到你的身边,放慢脚步,像一个真正的诗人一样,用心感受蓬安的山山水水。蓬安,你已经像诗意的种子,把诗和远方种在了我的心田。  
  第二天一早返回,想再好好看一眼蓬安,不料大雾笼罩,无法再睹其芳容。为什么,是怕让我看到你告别的愁容和不舍的泪水吗?  
别难过,蓬安,我们后会有期!
20191210日晚于甘肃陇南康县平洛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12-12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9-12-1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9-12-1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非常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邓老师关注!

发表于 2019-12-12 18:2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2-12 18: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