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研讨会有偏颇,偏重在表演艺术方面,唱腔艺术,一字未来提。表演艺术,各剧种相通。声腔则各剧种有各剧种的特色,不能互相使用。看来专家们只重视川剧的表演艺术,对川剧的声腔并不重视,怪不得一说起创新川剧,就把川剧的声腔作为改革的对像,,花大力气把川剧的声腔乱整一通,有的摒弃传统川剧声腔,重新谱曲,把传统川剧声腔弄得来戏不戏歌不歌的,没有丁点艺术魅力,他们还洋洋得意称为这是“改革创新”。究竞对传统川剧需要改什么,才能与时俱进?他们对该改的不去改,对不该改的进行猛改。本人认为传统川剧的演出题材应该改,还应该大改特改。传统川剧的题材大多数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与时代格格不入,社会主义文艺应该为工农兵人民大众服务,应该宣扬新时代的、给国家社会人民作出巨大大贡献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川剧演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应该大改特改!川剧的声腔却不该改。没有川剧独具特色的声腔,就没人看川剧了。你把川剧的声腔改了,川剧也就不存在了。川剧的声腔万万改不得的。这三、四十年来,新编了二百多个新剧,由于唱腔没有传统川剧的味道,所以没人传唱,不能流行,演几场就下架,比传统川剧消失得快。这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事实,不容争辨。,传统川剧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有人喜欢看,是因为他的声腔艺术魅力所使然。观众看传统川剧,不是去了解他的故事情节,而是去欣赏他的唱腔艺术及表演艺术。过去把看戏,叫做“去听戏”,把“看围鼓”叫做“听围鼓”。这说明川剧的“唱”,居“四功五发”之首。如果没川剧的演出,听听川剧的“清唱”也是很满意的。本人认为评论川剧或研讨川剧,应该把声腔音乐艺术放在首位来评论研讨才对。。如果一折戏,只有表演动作,没有唱腔音乐,这折戏好看吗?满意吗?另外有一位叫杨杨某某的人“还表示川剧应突破传统,创新改造的更美”。请问:川剧突破传统,还能是川剧吗?现今有某个剧的唱腔谱成流行歌曲,突破了传统高腔;舞台演出用实景突破了“一桌二椅”虚拟化的形式。这还是传统川剧吗?近三、四十年来,好多新编剧,几乎都突破了传统,这些新编剧是传统川剧吗?创新改造的更美吗?要知道,突破传统,传统已被破坏,就没有传统了。创造出来的新剧,必竟与传统不同,已经脱胎换骨了,那吗旧体就不存在了。对传统川剧的改革创新,只能在传统川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离开传统的的基础,否则就叫舍本逐末,成为不伦不类的歪剧,那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