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鶠菡与林一阳《大纸坊》的对话
第四集
林一阳:谢谢王老师!
将恢复姓名中的一段:王民武一听“大赦天下”,心中一阵窃喜:朝廷不会再追究我“反清复明”的事了。
民武将自己反清复明失败后隐姓埋名的事告诉蔡承宗,并向妻子提出更改姓名,启芬笑着抱怨道:“吔,王民武,我们才见面的时候,说起你的身世你就遮遮掩掩,在给老大取名字时你又迟疑半天,我费了好大劲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原来你还有这龙门阵哩!哼,还说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夫妻呢,咋连个姓名都对我隐瞒了这么多年?不晓得你还有好多话没对我说?说不定你老家还有妻室,或者在外面还有女人呢!王民武,我不会多心的,你把她们带来让我看看嘛。”
张启芬的话让民武忍俊不禁:“我的夫人哩,民武参加‘反清复明’失败后,为了逃命,成天东躲西藏的,哪还有什么妻室和女人啊?不是我不说真话,而是当初大清朝刚刚建立, ‘反清复明’的人会遭到满门抄斩!我怕你一旦说漏了嘴,就会连累张家遭受灭门之灾。哪个敢把实情告诉你嘛?实在对不起夫人。继武向夫人赔罪了”!说着就向启芬拱手赔礼。
“赔啥罪啊”?启芬赶快上前扶起民武:“你我既然成了夫妻,咋会把这些事往外说嘛?就是要我跟你一起坐牢哪怕杀头,我也没啥怕的!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可我是那样的人吗?别人不了解我,你还不了解我吗”?启芬为了夫婿敢于上刀山、下火海的勇气,真让民武感动万分!
民武向岳父母家作了解释,他们很理解民武当时的情况。从此,王民武恢复了“李继武”的原名。由于自己的名讳有个“武”字,就将小孩们起“文”字辈,依次改名为“李文祥”、“李文林”和“李文国”,女儿改名“李晓姝”。
修改为:王民武一听“大赦天下”,心中一阵窃喜:朝廷不会再追究我“反清复明”的事了。他想立即恢复原名,但又怕妻子不理解而反对。
他急忙把反清复明时更名换姓之事告诉妻子,并要恢复原来的姓名,哪晓得启芬不但不反对,反而还笑着抱怨道:“吔,王民武,我们才见面的时候,一说起你的身世就遮遮掩掩,在给老大取名字时你又迟疑半天,我费了好大劲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原来你还有这龙门阵哩!哼,还说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夫妻,咋连个姓名都对我隐瞒了这么多年?不晓得你还有好多话没对我说?说不定你老家还有妻室,或者在外面还有女人呢!王民武,我不会多心的,你把她们带来让我看看嘛。”
张启芬的话让民武忍俊不禁:“我的夫人哩,民武参加‘反清复明’失败后,为了逃命,成天东躲西藏的,哪有妻室和女人啊?不是我不说真话,而是当初大清朝刚刚建立,‘反清复明’会遭到满门抄斩!我怕你一旦说漏了嘴,就会连累张家遭受灭门之灾。咋敢把实情告诉你嘛?实在对不起,继武向夫人赔罪了”!说着就向启芬拱手赔礼。
“赔啥罪啊”?启芬赶快扶起民武:“你我既然成了夫妻,咋会把这些事往外说呢?即使朝廷要我去坐牢或者杀头,我也没啥怕的!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可我是那样的人吗”?启芬为了夫婿敢于上刀山、下火海的勇气,真让民武感动万分!
征得妻子同意后,民武又想恢复姓名兹事体大,先不说纸坊名号,光岳父母全家能不能接受还是个问题,于是办了两桌酒席,特邀承宗和岳丈全家吃饭,他当着众人秉烛焚香,祷告天地,把“王民武”的名字恢复成“李继武”,并将此事向大家作了说明。当初因参加反清复明行动,想以武力恢复明王朝,其中“明”与“民”偕音,所以更名“王民武”。行动失败后逃亡到此,由于怕连累大家,只好继续叫王民武。大家弄清了他的来历,都十分理解他改名之事。因自己的名讳中有个“武”字,小孩们就起“文”字辈,依次改为“李文祥”、“李文林”和“李文国”,女儿改名“李晓姝”。
请王老师审阅!
沈鶠菡:有了这段:“ 征得妻子同意后,民武又想恢复姓名兹事体大,先不说纸坊名号,光岳父母全家能不能接受还是个问题,于是办了两桌酒席,特邀承宗和岳丈全家吃饭,他当着众人秉烛焚香,祷告天地,把“王民武”的名字恢复成“李继武”,并将此事向大家作了说明。当初因参加反清复明行动,想以武力恢复明王朝,其中“明”与“民”偕音,所以更名“王民武”。行动失败后逃亡到此,由于怕连累大家,只好继续叫王民武。大家弄清了他的来历,都十分理解他改名之事。”,一是显得“合情合理”,二是“泼墨隆重”增加了过度的“自然”,三是对前面的“疑虑”有了更为恰当的“照应”。这样好多了!
第57、58节中“说着就拄起当地产的筇竹拐棍起身。”句中“当地产的”几个字纯属多余,因为小说的背景就是“筇竹杖”生长的地方,只要“说着就拄起筇竹拐棍起身”,这样就行了。“走过几里羊肠小道,上气不接下气地来到抠门家”,这句抠门两个字应加引号,因为“抠门”并不是人的名字,而是一个“歪号”(下同)。
林一阳:因筇竹是种好竹子,外地人不清楚产于何地,文中特别提到当地产的,目的是说当地的竹资源丰富。感谢王老师!
沈鶠菡:59节“真楠树”应为“桢楠树”;另,“抠门”遇到了什么事,非要卖祖业(山林)不可?似乎没交待清楚。再,60节中“征服女人的心”与“征服女人的身”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值得细细推敲。因为在前几节已经有了“征服女人的身”的过程(小金花主动的),59节又有了“征服女人的心”的描述,60节又来“征服女人的身”的描述,这递进关系是否觉得有点混乱?我认为60节“征服女人的身”,其说发应改为“默切和谐的相互配合,感受新欢的愉悦”,是否更合逻辑一些呢?
林一阳:各位师友:这些细节描写过份不?出版时能不能通过。
沈鶠菡:不过份。
林一阳:张启中无论是给赛武大加工钱还是安排他守夜,还有各种挑逗都是在征服小金花的心,让小金花觉得师爷可爱。并没有征服她身。女人同男人一样,除了心理需要情感,身体也需要男人的慰藉,说穿了,就是需要床上男女那点事。张师爷要去征服她,自然就要当个出色的征夫,让小金花感受身心愉快,才能更满意。
沈鶠菡:第61节“大哥,你说人世间为啥要有这么残忍的世道?”中“世道”二字应为“规矩”较妥。另,建议杨老师每天在修改作品时,读读杂志新发布的作品,或抽时间看看电视连续剧,一定会有收获的。最近“影视文艺”频道放的电视连续剧都不错,建议有时间看看。比如《女匪首传奇》、《迫在眉睫》之类,不说对你有什么好大的帮助,至少是有所启发的。
林一阳:王老师的意见很好。不过创作的手法各有不同,我原来就是用了很多电视连续剧的手法,后来与一些作家交流,才发现小说创作与电视剧创作的表现手法有差异,不应照搬雷同。对,“规矩”打成了世道,立即改正。
沈鶠菡:“学习”不是照搬、移植,而是从中“悟”和看成功的“度”。蜜蜂只采一朵花酿不出蜜,只采一种花也酿不出好蜜。博采众家之长,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成为巨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是什么人说的都对,就一辘脑照搬;也不是什么人说的都不对,就全部不理;都要经过自心的过滤,使之化为自已的东西,表现出来才具有“我”的特色。
林一阳:说得对!完全可以借鉴。
沈鶠菡:63、64节,设建议意见。67、68节很好,没建议意见。还是要注意校对,尽量减少笔误。比如67节“女人的心总是矛盾,她们既喜欢油嘴滑舌的的男人幽默,又怕这样的人靠不住”中,多了个“的”字。
林一阳:好的,立即改。
沈鶠菡:69、70节没建议意见!只是对继武的考虑有些看法,他怎么会做出连主人家都没有找到,就冒实请那么多人动功打地基呢?这件事放在“恶霸”的身上,无可厚非,放在李继武的身上,会不会有损他的形象?
林一阳:因为当时是一片荒地,被误认为是无主地。
沈鶠菡:即使是“认为是无主地”,作为夹着尾巴做人的“外地人”,更应该多方询问并找当地的“地头蛇”了解。
林一阳:这里是要设计两句过渡才合适。
沈鶠菡:71、72节没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