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街,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民国时期的海南,一股南洋味十浓厚,狭窄但遮阳的走廊,骑楼上若隐若现的繁体字,高低不平的石板路,还有那些一壶茶坐一天,什么话题都是津津乐道。似乎时间没有抹去太多的过去,依然陪着当地人悠悠的生活,恍若梦境一般。 文南老街的骑楼兴建于1920年代,是海南第三大骑楼老街(仅次于海口老街和文昌铺前老街)由于南洋味十足,很多影响一时的电影,如《台湾人的根》、《海外赤子》、《天涯怪客》等均到此取景拍摄。除了文城文南街,文昌还有两个地方建有骑楼,一处在会文镇白延墟,另一处位于铺前镇胜利街和渔港南街。其中后者更是海南第二大骑楼老街,仅次于省城海口骑楼老街。 文昌历史悠久,从公元前110年,即汉武帝元封元年,至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古称紫贝县,尔后三易其名。在公元627年,才改为文昌县。公元一九九五年,撤县建市,改名文昌市。文昌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一里三进士,七里八举人",钟灵毓秀、文风蔚起。在明朝就出了与丘浚,海瑞齐名,并称"一鼎三足"的良吏邢宥。近、现代史上更是群星灿烂,涌现出*大将张云逸、国民党将领陈策等196位将军,称为"将军之乡"。文昌市华侨众多,有120多万华侨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华侨之乡"。 一尊尊雕像,述说着华侨的过去,他们下南洋,抛家舍子,背境离乡,受尽了苦难,不娶妻不安家,攒下钱来,就是为了回乡光耀门庭,衣锦还乡。 老街特色鲜时,街上建筑均由回国的华侨在一百多年前修建,呈现斑驳古拙,没有海口的噪杂繁华,店铺都静静的做着生意,街中间的镇政府的大门,带着历史的印记。古宅老院,古树老桥,历经沧桑,留下的是一串串悲凉的故事,作为游荡的我,那些故事属于海南,属于文昌,属于南洋华侨,多年积淀,拼成了年代的记忆,有幸到此——缘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