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这两天,成都一条“45度让路法”的短视频刷屏,被众多网友点赞。之所以叫“45度让路法”,是指在拥堵的道路上,前方车辆分别向左右45度角转向,给急救车让出“生命通道” 新京报发表徐建辉的观点: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要求,警车、消防车、急救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但在实际生活中,占路堵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其中有拒不让行乃至故意阻挡的情况,也有堵得太狠想让没法让的情形。“45度让路法”的刷屏,反映出人们对于让行特种车辆规定的积极响应,也表明了公众对“让行方法论”的知识普及需求。平心而论,给特种车辆让行未必就需要让车辆转向45度,合理让行更需要根据当时具体车况路况灵活调整。何况很多道路上不仅有小车,还有大货车、大巴车,车身长短不一,有的车主驾驶技术也欠些火候,这样可能在让路过程中发生剐蹭。“45度让路法”提供了某种指引:车辆可能没法大幅挪动,但“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以微调让出空间,也是有可能的。而交警方面的释疑——45度让行导致压到实线不会扣分,也补齐了此次让行知识普及的“管理者话语”,打消了人们为特种车辆让行的疑虑。“45度让路法”未必是给特种车辆让行的唯一正确打开方式,其最大意义就在于,通过传播和讨论,进一步增强了主动让行特种车辆的社会共识,也让许多人解锁了更多让行技巧。而在这类共识强化后,还有哪些让行办法,是否还有更完善、更科学也更好操作的“让行大法”,也会有更自然而充分的延展讨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