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医是门人文科学,我说中医不光是门人文科学,更重要,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积极向上进取的砥砺精神。一个民族,如果一旦失去自己的精神,离灭亡还会有多远呢?
回顾我国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史,真可谓:风雨无阻岐黄路,披肝沥胆赤子心,任重道远步履艰,如履薄冰砥砺行,那是一种,在夹缝中生存的爬行。虽然磕磕碰碰走到如今,表面上有管理部门、大小学校、各种专科医院,如不是始终受到大众的深爱、实践的认可,可怕很难维持到今天。展望前景仍扑朔迷离,叵测难料,一时半会很难说清。下面有二则真实的小故事,能诠释,中医学前进步履是何等的艰辛: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中的留学派,很不重视中医(学)将其视为可有可无,总想找茬将其彻底废掉,以便大力发展西医。一次,又有人向政务院提出废除中医的一项议案,当时,国内非常有名的四大名医(中医)即:施今墨、孔伯华、萧龙友、汪逢春,得到消息后,心里非常难过,施公一句:“走,上政务院......”如醍醐灌顶,四人便相邀找到民国政府的政务院,直接向总理提出非常诚恳的要求:“他们总说我们中医这哪的,请您不要听信谗言,切不可废除几千年来的国粹-中医。如果有人认为我们中医无用,那就请他们(西医大夫)出来比试比试,他们可在全国范围内,挑出由他们自己认为的疑难杂症24人,西医大夫自己先挑选病人来医治,可留下最难(治疗)的病人留给我们(中医),看看,究竟谁有本事治好这些病。哪个治得好,哪个就有本事留!请他们不要将大话说在前头,先比比看再说。 比赛结果,有名几十年哮喘的老病人,西医各种方法用高,仍不见效,觉得难治简直拿它没法,经商议,决定将其留给中医(治疗)一个难题。没想到,中医上前拿脉后,仅一服汤药喝下去,这位几十年的老哮喘病人,病情立刻得到缓解,呼吸也平和多了,再也没见喘气了。在场这些学习西医的专家、主治大夫们,均被眼前的实事折服,老老实实承认“西医治病,中医治人”,在调理人体阴阳上远远不如中医!在场的那位民国政府总理、主管医学的官员(负责人)和提案人,马上向四位忏悔,同时将提案废掉,从此再没提它。总理当即表示,弘扬中华文化,就得重视中医。看来国粹不能丢,不能丢呀!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中央副主席的徐向前元帅,在广州突然发起高烧,同时伴有心脏病。广州很多著名西医使用了各种方法,均没法让徐帅退烧。邓铁涛当时只是作为一名中医参加会诊,没能参加到治疗小组核心成员中。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徐向前的夫人坚持让邓铁涛来试试。邓老了解到徐帅因吃了西瓜拉肚子所引起发热,就用“小柴胡汤”半瓢半瓢一点点地喂,等吃下“小柴胡汤”三四个钟头后,如邓老所说,高热就退下来了。后来又吃了几味中药,并立马停止注射西医的抗生素。嘿!徐帅的病就慢慢好了起来。 徐帅问邓老有什么要求,邓老说:“我没什么要求,只想请求您关心一下我们中医,请带封信给党中央国务院,徐帅爽快地说答应道:“好”。 信中邓老这样写道:“我看到广州的中医现越来越少,附上从职调查表(市卫生厅二年来对中医人数先后调查统计表),信中特别强调,如这样锐减,再过十年就没中医了......”不久,徐帅将此信转交给党中央,就成为了,中央政治局第六号参阅文件。就是这封信,促使已被搁置多年,要成立”国家中药管理局“的提案,再次被纳入国务院的议事日程。 据卫生部内部权威人士说:整个卫生部大院内,就有十七八个司(局),偌大个中医就只一个司。卫生部完全由西医人员掌控,一切发展、措施,也只会从西医的角度去考虑,去想;很难想到中医该如何发展,该怎么去做。就是想到了,也不一定对得上路。
卫生部有一个户头,一到分钱分物的时候,上下简直是争论不休,虽然卫生部认为,已经向中医倾斜了,但,能给中医口上的钱,那真的是少之又少,解放以来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着手起草了这份,全国中医界所期盼已久的文件:“关于成立中药管理局”的草案,(系副部级的局)专门管理中药口上的发展,和日常具体工作上的事。
一九八六年元月三日,卫生部将提案交到国务院,元月四日一上班,国务院就组织讨论卫生部的提案,崔月犁部长亲自前往汇报。一道去的还有:分管中医的胡熙明副部长,和中医司长***,二人一块陪着老部长,高高兴兴到国务院准备汇报。 财政部部长王炳乾一听,就说当下财政赤字大(其意:不要讨论啦!),赵**总理一看,秘书长提供的议程四项,我们中医摆在最后一项。总理说:“卫生部的中医问题,那可是一个老问题,大家都说,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我建议把议程顺序调整一下,把卫生部提出的问题摆在最前面,第一项。” 不出所料,那天真的只讨论了前三个问题,差一点我们就挂不上号了。会上对成立“国家中药管理局”之事全票通过,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成立“国家中药管理局”。这份功劳,应该归于卫生部的崔月犁老部长,没有这样一位好的党组书记,这个方案,只怕出卫生部大门都很困难......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把中西医并重发展,列为新时期中国卫生事业的指导方针,决定中西医并重。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并重,工作起来差距、难度还是很大。多年来,中西医的发展仍然很不平衡。不任从学术、资产、还是设备投资等方面,中医远远不及西医。在各部位老同志的思想内,中西医很难达成共识和统一,工作上要并重前行,那就更难了。 一九九零年市面上,又刮起砍掉“国家中药管理局”之风,由此产生,邓铁涛、方药中、路志正、焦树德、何任、张琦、任继学、步玉如八老上书的悲壮场面。经过八老不厌其烦的呈述,最后得到党中央领导同志的认可,总算保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国家中药管理局”。 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吕炳奎去世,终年90岁。就在他去世前不久,还写信给党中央,呼吁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