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025|评论: 0

二月绿野话春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0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1931lxhaw0uwxsisp7yz.jpg
二月绿野话春分
文/图 高祥君
二月的邛崃,在新冠病毒笼罩的阴霾之中走过惊蛰迈向春分,病毒疫情虽然禁锢了人们出行的大门、户外的交通,逼迫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它无法阻止春天前行的脚步——仲春的暖阳依旧高挂苍穹,用那温柔之手拂醒西河、南河两岸沉睡的树林、草地,给垂柳丝着上嫩绿,把红玉兰的花蕾染得嫣红;伴随和煦阳光的春风轻轻唤醒矇眬的乡村,催促山野的桃红李白赶紧绽放,招唤千亩油菜早吐英华,为平畴沃野早添金色外套……生机盎然的邛崃未被新冠病毒吓倒。晨起,户外叽叽喳喳的鸟鸣照旧在枝头不停地呼喊“春分来了,春分来了!”给宅居于家的人们送去新的希望。
“春分”,这个历来就被邛崃乃至川西地区的广大乡村都很看重的时令节气,为何这般重要?它源自何时,来自何方?难住了不谙农事的我。此前,余只知“春分”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一个重要节气和农村的些许习俗。为探其源,在史书记载里寻觅到“二十四节气”一些线索。这里先从根源说起。
西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天文训》(约在公元前140年)中就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完整的名称其名称顺序与都现今一致。据此推算,二十四节气”至少距今已有2160多年了,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当时,古人不仅是排列出节气的名称,还将“二十四节气”点位准确地定位于太阳运行周年的轨道(即人们常说的黄道,实际是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轨迹)上,每个节气时间点都与地面物候、季节密切关联,当时的农民就依照节气的时序来施行春播秋收冬藏的农业生产,如此周而复始延续至今。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对国农牧业生产所起的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对于“春分”的定义,西汉同期的思想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也明确:“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之后的《明史·历一》又载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这句阐释了春分和秋分就是黄道与地球赤道相交时的两个时间点,这天白天黑夜平分为各12小时得何等透彻。现在民谚所说的“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恐怕即源于此此外,“分”字春分是介于立春立夏三个月中,平分了春季之意
至于为何重视春分”,也得从古时叙说。春分是节日,也是祭祀庆典之日,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载:“祭日于坛。”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孔颖达在注释此句“谓春分也。”即春分这天,帝王在坛上举行祭日盛典,现北京故宫的日坛、月坛即是物证,清·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所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诠释国家在“春分”之日举行如此盛典祭祀,必然引起百姓的关注。当然,百姓关注的角度与己息息相关:春分是春季冷暖交替的时间节点。这天之后,白逐日增长夜晚逐短,气候日渐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大地越冬复苏的植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四野呈现出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桃李争春的勃勃生机;农谚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的春管、春耕、春种繁忙景况也随之而来与农事如此紧密相连的节气,乡村的人们怎能不关注、不看重呢?!
既然十分看重春分,自然就会形成一些相应的习俗。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各地习俗也不尽相同,如南方吃春菜、放风筝等春分习俗,在川西地区就不是专置于春分那天去做,而是在那段时间随时可行。川西地区的农村在春分那天主要的习俗是——农民全部放假休息、赶场,决不下地;耕牛也不下地、不放牧,牛吃的青草都是头天割来准备好的;这是因为过了这天,就进入了紧张的农忙时节了,牛也开始辛苦地犁地耕田了。另外,就是家家都要汤元或煎枕头馍馍(类似年糕),而且还要煮包心的汤元,或多煎几片枕头馍馍,然后把它捏成小糯米团分别细竹或树枝上,插外田边地坎,据说这样可、鸟的壳子,免得它们在春播时吃播下的种子,今后也不会乱啄庄稼。其实,这是人们对庄稼免遭灾害、当年能五谷丰登的祈求与期盼!
过完春分节,农忙开始,平静的乡村就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原载《民俗杂志》)

132841ip4up2z4dx8xzwcb.jpg

133236p4slk60lb69i40ik.jpg

133302oysa8plppsoa3wo6.jpg

133442dc30gugcu0v03cvc.jpg

133500nm8w1rriqwsmz1kw.jpg

133535tssk1vnqqjqvqvqq.jpg

133634whiuvimwuydkuidt.jpg

133649bg1ighrk113vs1zi.jpg

133725c66nunkn6w0h205k.jpg

133420gvzdv2df6l042llk.jpg

133409qrlk3iv3lr1lcriw.jpg

133344y8vmtooqv4menkdk.jpg

133330h8e43g4gg0jnpkb6.jpg




133840mk5tni2wxpflk5kf.jpg
133747qn0gglzt3u5u8qlu.jpg
133725few231pm6tmecfmg.jpg
133725bo8reddzzhncqdnr.jpg
133502r331y731hmcq1dzr.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