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了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其中,35项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69项成果获二等奖,139项成果获三等奖。
据封面新闻,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获得了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西南石油大学牵头承担的“深水钻井升沉补偿装置—管柱—井控系统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等243项成果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与成都理工大学开展科技合作的亚历山大·登斯莫尔被授予了国际科技合作奖。 在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中,成都市主持和参与完成的项目(人选)共有181个,获奖数量占全省的73.57%,在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项中,成都市荣获一等奖的有31项,荣获二等奖的有54项,荣获三等奖的有93项。此外杰出贡献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中,均有成都市的项目单位(人员)入选。 四川科技杰出贡献奖颁给了谁? 2019年度四川科技杰出贡献奖得主分别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 中医的针灸学,一直以来在推广上都面临着一些瓶颈。而梁繁荣教授所做的,就是用现代科学方法,证明针灸的有效性。据公示材料,梁繁荣创建了循证针灸方法学、针灸神经影像学、针灸代谢组学等研究方法,发表了国际上第一篇针刺代谢组学研究论文,初步形成了针刺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开辟了针灸机理研究新领域。 同时,梁繁荣教授创建的基于“云服务器+终端”大数据服务模式的“循证针灸临床诊疗决策支持平台”,并率先将其植入硬件设备,研发了集针灸大数据支撑与临床经穴诊断治疗于一体的“智能化循证针灸诊疗仪”,已被全国70多家医院、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引进并在临床、科研、教育、产业等多个领域应用。 另一位2019年度四川科技杰出贡献奖得主陈代文教授,从事猪营养科学研究三十年多年,开创了抗病营养学科新领域,在国际上首创抗病营养理论,提出了养猪的“营养学”。为保障生猪健康、减少抗生素用量、确保猪肉安全提供了营养理论和技术支撑,成为无抗饲料的核心技术。 陈代文教授创建了以母猪终身优质瘦肉产量和饲料利用率为指标的生产力评价新体系,开展生命周期全程营养研究,形成高效生产的系统营养理论和技术,实现了生猪养殖的营养模式变革,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有效保障了生猪生产和市场稳定供给。 据川报观察,和陈代文合作的上百家养殖企业运用他的理论,成本无明显增加,日常饲养中猪的病死率却可以降低约20%。
四川科学技术进步来自哪些力量? 细读获奖名单可以发现,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大数据、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成都优势领域和重点行业,在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中均有涉及。四川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民营企业,在各类获奖项目中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例如,四川大学、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完成的“面向高空高速空基平台的多图像联合小样本跟踪识别理论技术与系统”获得了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四川斯威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完成的“低剖面强耦合超宽带陈列天线技术”获得了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泰格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微波毫米波系统基片集成互联技术及产业应用”获得了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成都中嵌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与西南科技大学、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浙江汉控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强适应型智能化电力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成都派沃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等单位完成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多部门联动智慧治理平台”获得了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