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有块鲁公石
邓四平/文
众所周知,中国唐朝的时候,出了个著名的大书法家,名叫颜真卿,人称颜鲁公,“颜筋柳骨”中著名的颜体字就为其所创,颜鲁公所作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其内容更是情真意切,字字啼血。过去中小学生练习毛笔字一般都将颜体字作为临习的范帖,更重要的是颜真卿人品高洁,更是流芳百世的一代忠烈。 据史载:颜真卿历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因为生性刚正不阿,故屡不容于奸相权臣,数次被贬作地方官。安史之乱中,叛贼李希烈在汝州叛乱,当时的宰相卢杞乘机借刀杀人,让颜真卿前去宣达诏书。颜鲁公当时年近八旬,明知有去无回,但为了国家的统一大业依旧慨然前往。叛将李希烈对前来宣诏的颜鲁公千方百计予以拉拢利用,软硬兼施,几乎办法用尽,但颜鲁公一身正气,坚贞不屈,丝毫不为其所动。最后,恼羞成怒的叛贼李希烈穷凶极恶地将颜鲁公活活地缢死了。颜真卿壮烈殉国之后,朝廷封其为鲁郡公,世人敬慕颜真卿的忠肝义胆,“不以名姓称,而独曰鲁公。” 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1200多年前的唐肃宗上元元年,即公元760年,颜真卿被贬官蓬州,任蓬州长史,在上任途中,路过现在的仪陇新政时撰写了有名的《鲜于氏离堆记》,记录了离堆的秀美景色,留下了千古墨宝。在蓬州任长史的两年时间中,颜鲁公勤政为民,励精图治,深得蓬州人民爱戴。至今,当地民间还流传着很多脍炙人口的关于颜鲁公勤政为民励精图治的传说故事。 蓬州有幸迎忠烈。虽然一千多年的时光过去,但在现在的蓬安县文化馆内,至今依旧保存完好有一方当年颜鲁公赏玩过的假山石,人称“鲁公石”。据《蓬州旧志》记载:“其石高可四五尺,上削下扁”“一笏挺立,古意磅礴,望之如端人正士,相传为颜鲁公刺蓬时物。”清朝著名诗人姚莹在蓬州作官之时,也异常喜欢这一方神奇的鲁公石,在清光绪年编著的《蓬州志》下卷里就录有诗人姚莹关于描绘鲁公石的诗作,诗云:“一峰笏立阶前石,千载人传属鲁公。夜雨半庭酸橘柚,秋声几树响梧棕。碧痕斑驳无余色,古意莹崎欲扫空。终日对君欲百拜,九华何必羡壶中。” 这一方神奇的鲁公石,清代被置于蓬州州衙后的桂花苑,上个世纪80年代初,移到了位于周口镇磨子街的蓬安县文化馆内。在现在的蓬安县文化馆的院坝里,这一方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的鲁公石,它被露天放置在一个砖砌的花台里,整个石头呈米黄色,上削下扁,高约二三米,看上去古意盎然而又小巧玲珑。据说鲁公石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可以吸纳天地之灵气,采纳日月之精华,年年都会自然地增高长大。鲁公石究竟会不会自然地增高长大,没有人去刻意测量过,但是,鲁公石饱经风霜的悠久历史却是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让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天地造化之神奇。 因为在文化馆工作的缘故,办公楼就在三楼,每天一上班,我就有幸目睹大书法家颜真卿遗留下来的这一方心爱之物。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仿佛梦回了大唐盛世,我仿佛看见了颜真卿笔走龙蛇潇洒俊逸的风姿,听见了颜真卿忧国忧民的宿夜忧虑仰天长叹的声音,心有灵犀,我仿佛能和大书法家心和心地交流,穿越千年时空,心心相印,没有距离。而最令我兴奋的是我的住所旁边就是县文管所的储藏室,那里面珍藏着千年古县蓬安有史以来众多的珍贵文物,里面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汉代的玉石、宋代的银盘、还有金碧辉煌的传说中的金娃娃,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每天夜晚,我就与这众多的宝物比邻而居,枕着悠远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而入梦。生活在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众多宝物的氤氲之中,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为富有的人! 在众多的蓬安文物之中,我始终觉得文化馆院坝里那露天放置的鲁公石才最为珍贵。因为它不仅是书品人品俱为一品的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来蓬州作长史与蓬安结缘的最珍贵的文物,更重要的是鲁公石能够穿越千年岁月洗礼而保存至今,它难道不正是勤劳善良的蓬安人民敬仰和追随先贤忠烈的最好体现和证明吗?鲁公石内含丰富的人文底蕴和人性光辉早已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了一种忠诚坚贞的精神象征和光辉灿烂的文化符号。如果说这一方神奇的鲁公石就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我认为,这也实非过誉之词。 但现实的情况往往并非我想象的美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一个国宝级的珍贵文物居然露天放置在文化馆的院坝里,由于露天放置栉风沐雨的缘故,现在砖砌的花台里面已然杂草横生,更为甚者,常有顽皮的小孩在其间嬉戏、打闹,甚至在鲁公石上燃放鞭炮。鲁公石旁二三米处开设有一茶房,烧茶煮水,来茶房打麻将、喝茶聊天的各色人等成天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宛如喧嚣闹市。但却少有人知这一方看似普通的假山石居然竟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担任蓬州长史之时的心爱之物。 很多年前,我曾读过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写的一篇叫《丑石》的文章,文章里说,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躺在村子里的一块地里,很多村中人都想把它用来作为磨刀石或者拉去作为修房造屋的基脚石等等,但都因为其这样那样的缺陷而无法利用,从此那石头很多年都不被人重视,甚至屡屡遭人嫌弃。后来村里来了个天文学家发现那块丑陋的石头竟是来自天上的陨石,于是便将其当作珍贵的至宝拉走,村里的人们才蓦然发觉自己有眼无珠! “一峰笏立阶前石,蓬州有幸迎忠烈。栉风沐雨天地间,无人知是鲁公石。”看见眼前这一方露天放置栉风沐雨的国宝级的珍贵文物鲁公石,我只感到有一种剧烈的痛,从心底不断升腾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