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刻不容缓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强调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形式主义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注重表面过于内容,注重形式过于实效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为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虚多实少,主要是在贯彻落实、服务群众、项目建设、召开会议、改进文风、责任担当、工作实效、履行职责、对待问题等方面都存在不主动不作为的问题。形式主义的根源主要在名利思想和懒惰作风,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名利,重在抓形式而轻落实。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不良工作作风,两者常常形影相随。形式主义贻误工作,疏离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腐化干部,劳民伤财,形成腐败的土壤,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大敌。形式主义既使中省市区乡村的决策部署流于形式,极大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和群众对党的信任,又将广大党员干部的时间精力消耗在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上,严重打击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不符合,解决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刻不容缓。
形式主义的阴魂之所以长期不散,就在于它不需要任何成本,却能屡屡尝到甜头,其结果就是干部对于“形式”产生依赖并以此推卸责任。就拿基层“留痕主义”来说,把工作留痕当做倒逼工作落实的唯一考核手段,为留痕而留痕,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也就沦为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具体表现在于,基层长期超负荷运转,导致其有时“一根针”穿不过来“千条线”,务虚工作和活动太多就只做了事但来不及做海量精细资料,仅在工作群发个图片和工作动态就被考核组误判为态度不认真没开展。久而久之,基层干部群众学会的反而不是实干,而是文山会海和做资料的能力。而实际上,开展工作需要灵活创新需要因地制宜,不能机械的考核更不能只看文字图表、闭门造车。根治形式主义,实质上就是一个强化责任担当、弘扬实干精神、激发干事创业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一个强化担当、放权赋能的干事创业环境,既是形式主义的克星,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熔炉。
只要我们能对所有基层形式主义的问题举一反三,立说立改,务求到位,避免死灰复燃,就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