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78|评论: 0

[美景] 以乡村振兴为引领 促进乡镇全面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乡村振兴为引领
促进乡镇全面发展
——关于中江县太安镇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本文以中江县太安镇乡村振兴发展为例,重点阐述了发展的现状及意义,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对发展的建议。
引言:乡村振兴任务十分艰巨,如何按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乡镇基层的引领作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农村基层深入开展,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基本情况
(一)环境状况 中江县太安镇位于中江县城的南端,地处浅丘,与乐至县相邻,镇辖区交通四通八达,仓淮路、成南高速公路穿镇而过,闻名四川的人民渠冯干渠途径镇内,全镇幅员面积48.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677亩,总人口26481人,辖17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传统农业生产是经济的主要来源,人均纯收入仅为8783元,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二)乡村建设状况 一是以产业振兴,助推脱贫攻坚,辖区内已建成扶贫就业产业园(红泉村2000亩桃花谷,大海村1000亩芍药基地、葡萄采摘园,大坪村“美丽渔村”、瑞森木业,凤凰村青脆李子园),以及现新建的扶贫就业产业园(由市委组织部联系与四川鼎达集团建立“产品+企业+农户”模式的高粱种植,与“太丝蝉业”建立产业化规模蚕桑2000亩养殖基地、柑橘种植基地、康养中心等);二是通过回引在外务工人士返乡创业、聘请企业股东(荣誉村村主任)等方式,传输经济市场理念、提供人才支撑;三是以文化振兴,全镇公成立自治组织文艺舞蹈演出队共8支,在节庆期间举办文化演出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四是以治理振兴,极力推进的“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正全力实施,努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二、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
要深入、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就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准问题根源、深入研讨部方针,才能逐渐缩小与城乡差距。现目前,我镇在全县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走在前列,但纵观全局,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
(一)农村人才储备匮乏,缺乏城乡双向流动。一是村组干部结构老龄化严重,我镇各村存在着老化、弱化的现象,从年龄上看,16岁以下、50岁以上的占80%,且文化程度大部分处于小学、初中阶段,35岁以下的储备型人才较少;二是实用型年轻人才不足,全镇存在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有文化的人才大量外出,选择定居在了城里,同时伴随着城市不断的配套相关教育资源、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等要素,更加吸引年轻毕业生流向大城市,不愿回到村里;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政策机制,对于扎根基层、推动产业发展的优秀村干部,未通过树典型的宣传作用,正面引领思想的站位,同时缺乏相应的奖励考核机制,去吸引年轻毕业生以及志愿者的到来。
(二)农业基础设施的滞后。由于中江县历史的欠账太多,我镇又地处于南片区的偏远乡镇,在2018年之前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再加上国家支持帮扶力度有限,我镇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还是传统、粗放型的耕作方式,与现代化、科技化的村、居存在着严重的差距。
(三)农业产业发展构建的体系不完善。我镇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作为中江县南片区产业结构化示范乡镇,在生态绿色种植、乡村观光旅游、企业入驻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力度还远远不够,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后期的转型难度大。一是缺少大龙头企业带动,大多数存在销售低端的原产品,没有生成加工、外包提升其附加值;二是品牌意识不强,农业绿色品牌培育度没有,未充分利用打造出的“桃花谷”靓丽名片增强商业效应,对于倡导的“互联网+”、电商销售渠道也未实质开发;三是同质化严重,全县乡镇发展的旅游观光,缺乏自身定位,照搬雷同、表面绣花比比皆是。
(四)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大部分农民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差,在土地承包方面,不敢做不敢为,情愿撂荒搁置。
(五)文化振兴追根溯源,存在着本质与外因的缺失。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实施中,从组织的重视程度、投入的力度、以及文化人才的主导和与产业的融合度都存在着现实较大的差距。一是对农村公共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敷衍应付。同时财政对公共文化预算有限,我镇的日间照料中心、村文化中心,发展成了“自主营业”;二是乡村文化缺少主导力量,文化站专干不“专业”,兼顾多项工作,无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开展文化工作;三是文化与产业还很难融合,缺少专业的规划,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存在着业态单一、模式同质化、竞争力弱的窘境。
三、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
2020年是全面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第三年,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农村、坚持村民自治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党建引领农业产业优先发展理念。
(一)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根本,村民自治是发展的主体,如何构建乡村振兴的党群关系,是关乎乡村治理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形成基本共识,调整利益关系,化解利益冲突,实现利益整合,成为农民根本利益的代言人、维护者、实践者。一是以强基固本为核心,构建能“打胜仗”的基层党组织。1、强化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的管理考核,进化班子队伍的梯队建设,一方面严格落实相关制度要求,督促党组织履职践诺;另一方面组织培育选拔年轻,有敢想、敢为、创新、创实业的人才,同时通过组织观摩先进党组织,累积发展的宝贵经验;二是坚持“三治”理念,强化乡村治理基础。基层党组织以推动村民自治为核心、以德治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中心,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以党建统领发展,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坚持基层党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新格局。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构建乡村农商文旅体系建设。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农旅融合发展的框架,在继续推进生态绿色种植业、旅游观光业、绿色加工业的持续发展基础上,将现有的蚕桑种植、旅游优势化产业进行提档升级,探寻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引进龙头企业入驻,在全镇分村分点打造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扶贫产业示范园区,效仿成都“西片”依托交通廊道、轨道网络、产业集群、河流水系和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二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培育的优势主导产业,通过引进上市龙头公司的合作,开创“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采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租金入股的形式,调动更多群众积极性;三是坚持走“一村一品多特色”的道路,将“桃花谷”这张作为太安镇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知名度、美誉度的一张靓丽名片,形成出品牌效应,依托“互联网+”,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外包,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研讨合作,促进形成质量、技术、品牌的竞争新动力;四是以本区域绿水青山资源为依托,效仿成都川西林盘“特色镇+林盘+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为民宿休闲体验区,同时保护利用具有历史院落的聚居区。
(三)立足文化振兴,不断完善创新,构建组织、产业、人才复兴框架。一是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党委牵头的文化工作领导小组,镇、村配备文化专干,专职负责文化工作。建议县级以上文广局增加预算专项工作经费,强化财政保障。同时,完善年终目标考核机制,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硬型指标;二是建立专项的基层文化服务队伍,依托本镇文化传统特色,各村(居)组建一支民间艺术队伍,通过系统培训、开展活动、举行比赛,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三是促进乡村文化与特色农业产业“有机”融合,在产品的制作、外观设计上,植入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品牌营销创新,各村(居)都应深挖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从内心赋予深厚文化内涵。








        http://C:\\Users\\Administrator.SKY-20190527OHT\\De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