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们参加了“增减挂钩”项目,积累了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合同。一共两份,一份是镇政府与村民签的拆旧房合同,一份是村民与施工方签的建新房合同。折旧合同只规定村民义务,且拆旧房时间以他们自由安排为准(不是以建好新房为标准!!!)。 二、设计。整体配套设计不完善,到现在为止,化粪池前后左右挖了四个坑才落实地方;没有养殖地点设计,不能养鸡养猪。房屋设计缺点也很显,屋檐太短,下雨进水;房顶阳台上不去。 三、建房。说施工方是村民自己找的,村民建房委员会说是自发成立的。现实中施工方态度并不友善,施工过程也会有小动作。村民建房委员会成员啥也不懂。 给村民有如下建议: 一、修改拆旧合同,约定拆旧时间以新房验收合格、水电气下水道齐全为准;如拆旧时间提前,约定过渡安置补偿标准。 二、自己找施工方,如有统一安排的施工方,村民要找懂建筑、懂合同的人,每天或隔两三天到工地上监督。 三、如有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镇县市以上单位反映。如果房屋未达质量标准应拒绝入住。 也给政府一点建议: 施工合同,可由政府与施工方签。保证房屋质量,省去以后矛盾。 一切程序还是要合法合规加人性化,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