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935|评论: 14

[情感·家庭] 一碗凉粉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0-5-20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export1589931038726.jpg

一碗凉粉
◎抚琴听枫

      生活在川北地区的人,不知是否都有一种凉粉情结。

      我最初关于凉粉的记忆,是始于一种麻豌豆。它是一种十分耐贫瘠的粗粮作物,是一种继大麦、胡豆(蚕豆)后,给我们荒月里最实际的口粮。我们除了用它炒泡豌豆、干豌豆填肚子之外,还可以做成晶莹的粉条和亮晶晶的凉粉。

      没有人能理解一位连续几个月吞糠咽菜的人对豌豆的那种期望。每当槐花开放,布谷鸟们在山上开始“豌豆巴锅”地歌唱时,那些长在石谷子地里的豌豆就开始泛黄了,偶尔有那个别早熟的豆角在风中犹如一阵阵摇响的风铃,这时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地想,这下不会挨饿了。因为它熟了之后,小麦就要开始成熟,然后瓜果开始成熟,然后苞谷红苕开始成熟,然后谷子也开始成熟……至少比这漫长的正二三月强得多了。

      麻豌豆是一种颗粒小、外皮布满麻点的豌豆,不象现在市场上的豌豆那么白皮和大粒。它开着一种紫色的类似于蝴蝶样的小花,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摇曳生姿。常常有野鸡和野兔在其中出没,也生长着一些美味的包谷菌(书名羊肚菌),重要的是它的地边还有一排桑树,桑树上长着由浅绿到白,由白到红,又由红转为紫,由紫色转为近乎于黑的桑泡儿(桑葚)。所以那时的豌豆地成了我小时候的一个乐园。

       天气好时,我们把连苗收割回来的豌豆铺在地坝上晾晒,就不时地听见有那耐不住了的豆角开始鞭炮一样“嘭嘭”地炸开,豆粒四面八方地跳出来,圆滚滚象弹珠。这时年轻的母亲就戴好草帽,操起连盖对准碗豆苗一排排一阵阵翻打,再用竹耙搂尽粗壳,再用风车一阵去沙去渣的操作,于是,饱满圆润的麻豌豆在箩筐里规规矩矩地等我们品尝。这时我们便忍不住舀上一碗在柴火锅上一阵翻炒,再用竹筛稍晾,往嘴里放几颗一嚼,泡泡的面面的,一股久违的清香便在口腔和鼻腔里弥漫开来,突然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当然也有晒干了才炒的,这时它就成了一种铁豌豆,把它放在嘴里,上牙和下牙犹如两扇石磨,须用劲先将其慢磨成颗粒,然后磨成粉,如果贪多图快,没嚼烂就吞咽的话,不夂就会从肚里顺着喉管和鼻孔长出豆苗来,那时大人都这样说。牙巴劲不好的老年人和刚换牙的我只好干瞪眼咽着口水。还有等不及了的人把干碗豆磨成粉,过筛后做成面疙瘩汤的,但要趁热吃,放凉了吃容易哽着,在这里我不作介绍。

      当我们把掉落在地坝边草丛里,竹叶里的碗豆用手一颗颗捡起来一把把放在簸箕里后,母亲便允诺用豌豆做一次凉粉奖励我们,这时我的眼前便呈现出那亮闪闪,颤巍巍的凉粉来。

      要吃凉粉这天,母亲提前就把晒干的豌豆用水泡起来,等到用手一掐便烂时,就再经几次淘洗,晚上收工回来后用石磨一遍遍地细磨,再在房子的挑梁上吊起摇架,拴好包帕,把磨好的、半流体一样的、连粉带渣的豌豆浆用水一遍遍清洗、过滤直到沉淀,忙完这些,都快深夜了,单等第二天那碗凉粉的到来。却无法知道母亲又是如何半夜醒来为其倒水以防翻粉的这一过程。

       这沉淀下来的粉又分白粉和黄粉,我那时嫌弃母亲的是:它常常用黄粉来应付这一群饿死鬼投胎的我们,白粉是要分出来晒干保存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一碗凉粉的渴望,早早地我们就剥好了新收的紫蒜、也从树上摘好了一小把青花椒。当嫩蒜和青花椒一起在罐子里被我们捣成泥时,灶台上便飘出一种炼菜籽油的香味,不久那盆用黄粉浆做成的、漂在水缸里过凉的凉粉便被反扣在案板上,只见这时的母亲拿起一小块在放在左手掌上,右手用刀轻轻地照着凉粉片下去,于是,那薄如蝉翼状的,半透明的凉粉象是跳进一排瓷碗里,守身如玉一样等着红油,蒜泥,还有姜葱,切细了的泡青菜以及泡紫苏们的安排。那是一碗十分勾人的凉粉,淡黄中透着红,红里带着青翠,而且香味直钻鼻孔,不要说吃,单是看着就很舒服。

       但是,这第一碗,也是最扎实,最大的一碗,母亲往往要吩咐我们给公公和婆婆(指爷爷和奶奶)他们端过去让他们尝尝鲜。公公和婆婆离我们并不远,一条田坎的路而己,每当我把这碗凉粉交到他们手里时,他们却见外地客气起来,并说母亲辛辛苦苦地种出来还给他们吃现成的,并让我带回些感谢之类的话,这在今天回忆起来也是温馨的。

       当我回家端起凉粉后,才发现它在我手心里是如此地真实。一片片油光发亮的凉粉在碗里有的弯曲,有的倔强,有的服帖。拈一片放进嘴里,首先是一股清凉,接着是一种弹跳,继而是一丝顺滑。吸取过辣椒的菜籽油携带着姜葱蒜以及青花椒和紫苏还有泡青菜的香味这时浑然一体,别具一格。它们不停地满足着我鼻孔里的每一个味觉,又在温暖着我舌头上的每一个味蕾。尤其是在这四月初的一个中午,肚子不仅仅是填饱那样应付了事,而是一场彻头彻尾地洗礼,是对食物之所以为食物的一次全新的认识。虽然去年也曾吃过凉粉,但几乎都快一年了,肚子都快把它遗忘了。时隔一年,这凉粉象是又重新活过来似的,象是知道我对它的的那种急切,在筷子上也不那么玩皮了,它们在嘴的有着舞蹈般的幸福和欢快,在齿颊上又开出梦一样的花朵,我甚至听到了他们愉快的歌声,象布谷鸟的声音从竹林里转出来。又象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屋前田里的荷叶上滚来滚去。

      说实话,现在市场上并不缺凉粉,很方便,但我却吃不出当年那种感觉。这也许是我不再有了那块土地,也许是我没有了做凉粉的这一过程,也许是没有了石磨,也许是没有了青花椒树,更或许是我失去了一起品尝凉粉的人。

      母亲已经老了哦,又不在身边。我的公公和婆婆(爷爷奶奶)也走了多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5-20 07:5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5-2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欣赏阅读了

发表于 2020-5-20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回忆

发表于 2020-5-20 12:1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5-20 15:4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5-20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5-21 08:1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5-21 08: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5-2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光顾着看楼主这张配图,导致口水把键盘打湿了,我是不是该让楼主赔?

发表于 2020-5-21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勾起了我儿时的美味记忆。

发表于 2020-5-2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赞一个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5-2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就有食欲!

发表于 2020-5-22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意切!文笔优美!赞!

发表于 2020-5-28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吃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