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大部分妈妈们的疑问了吧?听了那么多歌,看了那么多动画片,绘本,到底什么时候能说句完整的英语?什么时候能用英语对话?
这么多为什么,妈妈们肯定很着急了吧?那下面我就来就上干货了。
学习任何语言,咱们都需要遵守听,说,读,写的顺序。所以,在说之前,需要的是大量的输入。当大脑积累了足够多的语素,同时理解了语法规则以后,就可以自然的输出了。这也是所有语言在习得时期的输出规则。
那么从听到说,需要经历那些阶段?在这些阶段,妈妈们应该如何引导小朋友尽快实现输出。
大量输入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语感,让小朋友习惯英语的发音方式,节奏,韵律。同时让小朋友习惯听英语,以免在母语占主导以后,会排斥英语。相信很多妈妈已经遇到这样的问题了,母语系统建立后,不愿意看英语动画片,不愿意看英语绘本。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前期输入较少,同时英语兴趣培养的不够。
在输入阶段,很多妈妈应该还有另一个疑问,听那么多,小朋友到底能不能听懂?如果听不懂,到底这样磨耳朵有什么用?
首先,0-1岁做输入的小朋友,前期一定是听不懂的。没有任何英语基础的稍大一点的小朋友也是听不懂的。那为什么继续听?
大量的听力输入提供英语语言环境,语言的学习非常依赖语言环境。周围的人都说中文,让小朋友自己学会英语不太可能。一定需要创造语言环境。同时让小朋友知道,除了周围人说的中文,世界上还有其他的人在说英语,形成听英语习惯。而且这个语言也是用来沟通和交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
另外一点就是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英语说话的语气,语调,就是我们常说的口音。
同时,输入的英语,虽然小朋友听不懂,但是语素已经输入了小朋友的大脑,长时间的积累,大脑会自己形成语言系统。在后续的认知和输出时,会直接调用。当然,这些都需要建立在重复的练习上。
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妈妈们不要着急输出,多提醒下自己这个阶段的目的,保证大量原版音频的输入。
2. 认知阶段
认知是理解输入的开始,也是输出的基础。
通常,1岁左右的小朋友就开始有认知能力了,从简单的物体,到行为。这个时候,如果妈妈有意识的进行英语的认知,可以更好的帮助小朋友理解英语。
英语的认知可以从简单的物品名称开始,可以用实物,闪卡或者图片词典,同时也可以用TPR来练习。参考《闪卡:英语认知的好伙伴》
特别强调下TPR的互动方法,利用形体来表达词意,这种方式特别符合小朋友的认知能力。在不会说话的情况下,用动作来演示,从而理解词语。同时加入儿歌,可以增加趣味性。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walking ,walking》
有了认知,再去听一首歌的时候,听到自己已经理解的词,这样,小朋友的兴趣就来了,就会愿意继续听下去。多次的重复和积累,认知能力增强,理解能力也同时增强。对于音频的输入,也不仅仅是听,也能听明白一些了。
场景模拟练习,也是认知的好方法。用更直观,生动的方式,模拟生活的场景,融入亲子对话,简直就是一个小剧场。这个阶段的小朋友不能输出,没关系!妈妈们自问自答就好。虽然小朋友没有跟着说,但是他们可是记在心里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来一个惊喜。
关于给孩子报少儿英语培训班,推荐一个网站给大家,【巧妈选课】是一个专业的英语选课网站,网站里面有很多报班选课攻略,包括各家的课程介绍,收费标准,口碑等,巧妈体验过200多家平台的课程,对每家机构都做了非常具体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在报班选课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少踩坑,百度搜索巧妈选课了解更多。
3. 输出阶段
有了认知的基础,小朋友会马上输出吗?不一定。
如果小朋友已经理解了语言的意思,一般会用指认,做动作等方式来回应。还记得酒窝po过的两个视频吗?Gareth在练闪卡的时候,开始只是指,都能指对,就是不说。没多久,就开始自己读了。(一次只能插入三个视频,妈妈们可以去闪卡的分享里面看。)
这个过程可能很快,一不留神就说了一个词。请妈妈们一定要留意,然后表扬和鼓励,简单的说句well done。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妈妈们不要着急,英语输出跟中文一样,先是说一个字的单词,再说几个词的短语,最后输出句子。
Gareth已经到了跟读和输出阶段,经常冷不丁的就说一个词出来,有时还是我说的不多的词。过年在家,每天早上都会跑到我床边说mama get up(我们睡一起,但是我起的晚),然后去帮我拿衣服。有次,我的衣服挂在比较高的那一层挂架上,gareth先试了试,然后说,it is too high。把酒窝嘛吓的!又惊又喜,还不忘补一句well done。
开口说英语,一定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否则只是鹦鹉学舌;同时对音频输入的理解,也是建立在认知上,才能更好的理解;持续的带有理解的音频输入,更加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积累,更好的用于输出。
所以,输入,认知和输出,不只是一前一后的,更是相辅相成的,为开口说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