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的奖状
“六一”又称儿童节,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由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最先倡议,世界各国积极响应 ,最后在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的决定下,把每一年的六月一号做为儿童节 。但是世界上国家的儿童节并不都是六月一号,有些国家是根据自己国家情况和民族特色定的日子,尽管这样,现在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儿童节。
儿童节的制定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法西斯曾残忍杀害了一个村庄的儿童,这种无人性的残暴行为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义愤,纷纷指责法西斯的残暴行为。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从体型、体力、智慧上都是弱者,是无辜的,他们都不应该成为成人世界战争的牺牲品。
儿童是人类世界的未来,残害儿童就是在残害人类社会的未来,在世界各国正义人士和团体的奔走呼号和运作下,儿童节历尽波折终于在世界各国得到确认和实行。
可见,儿童节的成立是来自于成人世界对相对弱势的儿童的一种爱护,是对人类未来社会一种善意的传达 。
这种爱护和传达就是要让儿童体会到来自成人世界的爱和善意,让他们身心健康地向好成长。各国的儿童节,都有很多种成人和儿童的爱的交流和表达形式。
赠送礼物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形式,在儿童节这一天,为少年儿童赠送对他们来说有意义又珍贵还是他们喜欢的礼物,是对他们的重视和爱意的直接表现。在社会生活中,除了赠送礼物外,还会有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来让儿童感到快乐,感到幸福。
只是这些形式的主体都是成人和儿童,表达方是成人,接受方是儿童。所以儿童节,基本上属于成人主导的物质和精神的交流形式,儿童只是被动的接受。那么成人有了表达的快乐和成就,儿童却不一定有接受的快乐和幸福。
比如,昨天六一节 ,下午我去幼儿园接我家小朋友时,因为我家小朋友得了两张奖状 ,自是非常开心骄傲,一路上叽叽喳喳,神采飞扬。在路上碰见了一个她的同学,她热情而大方地招呼她的同学 ,非常自信开心。她的同学没有得到一张奖状,在我家小朋友面前明显不开心和自卑,偏偏他的家长还来一句:“你看看你的同学都挣了两张奖状,你怎么一张奖状也没有。”言下之意是说她家那小朋友很衰,不如人。那孩子低下头,说不定都有眼泪要夺框而出, 我一时间也很替那孩子难过,赶紧拉着我家小朋友走了。
直到现在我都还能感受到那孩子的哀伤和不快乐,我一直反思奖状的事和他家长的话。关于奖状,是一种对优胜者的奖励和鼓励,幼儿园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也就是初步学一些社会知识 ,并没有什么对学术人品的大划分,怎么区分优劣高低呢?此时的小朋友们都是白纸一张,无非表现的是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不同,但他们的心都很纯净稚弱。我很痛心为什么要把成人世界里“优劣”的标准在他们的世界里实行,打击折磨他们幼小的心灵。
我相信每一个小朋友都一定有他自己的优点,比如有的活泼, 有的守纪律,有的懂礼貌 ,有的讲卫生,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作为成人的我们,我们是否应该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并为他们的优点都给予奖励和鼓励呢?奖状在成人眼里也就是一张纸,但在小朋友心里却是能让人自信、快乐的源泉。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作为儿童的守护者的成年人,我们有义务让每一个小朋友开心快乐,既然奖状能让他们感受这世界的美好和善意,我们为什么要残忍地剥夺他们得到奖状的权利?
因此 ,为了守护每一颗童心的温暖和善意,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有责任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得到让他们开心的奖状,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优秀的,值得人爱的,让他们心里永远都充盈阳光的温暖,没有寒风冷雨的苦涩和寒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