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阎大树
——兼谈《四海拾贝》
2013年4月10日,得阎大树先生赠诗集《岭秀挹翠》,今年6月4日,又相赠其游记《四海拾贝》,甚是感激。
“四海”者,天下也。“拾贝”者,自然是捡到好东西了。此书是大树先生周游列国的心血之作,他脚迹遍布非洲、欧美等地,国内的山山水水自然是游历遍了,这本书内载有不少游记诗文。
大树先生说他不是文人,只是社会活动家而已,然社会活动家也可以是文人的。他每到一处,或文以记之,或诗以歌之,撰写对联更是大树先生的一大特长,《四海拾贝》就是一本诗、文、联合集的文学作品。一个会诗能文还可撰写对联的人会不是文人吗?依我看,大树先生就是一位十足的文人。
然而,七年前第一次见大树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的确有点像武人。他可真算得上虎背熊腰那种身材,加上头大面阔,鼻直口方和垂肩的两耳,应该是个武将才对。少时曾听一术士讲过,文人生武相非富即贵,单从大树先生外形来看,我觉得倒还有几份佛相。武相也好,佛相也罢,即便是他意气风发的侃侃而谈,和他率真宏亮的笑声,也是掩不住他那一身的文人气息。
之后,与大树先生又有几次会面,相处时间较长的当是2020年元月。中央电视二台拍摄“年味邛崃”,我被陈瑞生老师和市宣传部推荐去当了一回“民俗专家”,拍了五天。在“古朴山房”拍“文君宴”时,与大树先生相逢,此宴所有菜品皆为大树先生这位美食家精心设计。因节目需要,他当场挥笔泼墨撰写春联,以烘托过年气氛。可惜当时在拍电视,又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写字,所以不好张嘴索要墨宝。能诗善文,擅对会书,这样的人不是文人难道是武人?所以说,大树先生,大大的文人也!
拜读《四海拾贝》,犹如跟随大树先生去各地旅游了一遭,新疆贵州,非洲欧洲,处处美景尽皆被他收于笔下,或状物,或言志,或抒情,诗人率真的天性和豪迈的情怀在诗中毫无遮掩地凸显出来。在五十多首描写国外的诗歌中,写美国的就有十多首,而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一直都是敌对而又相互依存的。美国,是霸权的代表,也在我国发展的道路上设了不少绊子,挖了不少陷井。但,美国还是有不少令人神往的地方。我有个朋友,十年前去美国生活了几年,一直想在那个他心中的自由天堂过幸福生活,然而,事与愿违,最终还是失败而归。回来亦是事业不顺,连栽跟斗,于是就天天埋怨国内环境不好,体制不好,制约了他的发展,言必称“人家美国”或“我在美国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一副刚喝了奶的孙子样。时间一长,自然有人抬他的杠,“美国那么好,你还回来个球?”
读大树先生的诗,能让我们这些没去过美国的人看到真正的美国(至少是街面上的美国),诗人在踏上美国东部是,情不自禁地大加赞叹“高空鸟瞰民生地,处处别墅处处家”,独门独院的别墅是欧美的民居特点,居住环境确实不错。光有了好的环境是不够的,还要讲文明懂礼貌,“公路高速全开放,行人自律远客夸”。西方是讲究规矩规则的国度,所以人人自律。说到这就想到一折笑话:有个帅哥留学美国,找了个白人女朋友。有一天,女朋友在对面马路招手,他习惯了中国式过马路,未等绿灯就穿过马路而去。为此,白人女朋友与他告吹,说他连这最基本的规则都无法自律,将来怎么做人?吹就吹了吧,回国后与同学谈恋爱,同样是过马路,女朋友拉着他撞红灯过去,他整死不干,还教育了女朋友一番,结果,又告吹,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不敢和我一起撞,还说啥生生死死?
扯上这个故事,只是想说明人家好的地方就是好,那就是一个自由与文明的国度。诗人亳不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故意贬低对方、丑化对方,处处都可以读到益美之词,“街道洁净如水扫,房楼依势若星悬”,“大千百态随意作,万众开怀争驱前”。“港内一片和平景,超市商店随客寻”等等。
诗人在看到富裕繁华、自由法制的同时,其敏锐的眼光也看到了繁华之中的另一面,“不尽富豪雅绅士,也有疯傻讨饭人。男女多有吸麻者,盗抢局部暗横行。”其实,那也不是什么人间天堂,又如“社会救济从未断,流浪成群中了邪。”诗人写到这里,笔锋一转,“存有瑕疵不足论,无碍超国宏伟堤。”在《拉斯维加斯印象》中,诗人更是彰显出了他包容、理性的一面,并且站在一个高度上抒发自己的情感,“各国情或异,不可伤对方,中美合则利,凡事皆可商。”中国人都是受过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这就是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同时又是一个兼具极大包容心的,不禁让人想到写弥勒佛的下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大树先生不仅身体魁梧,而且肚子也不小。能容,是大树先生的本色,也是他的豁达。同时,这也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应该有的处世态度。
说到处世态度,大树先生自然是榜样人物,许多认识他的人都认可、表扬、祟拜他的为人。谦逊、和谒、大气、真实、豪放。
对于大树先生,我是闻名多于交往,少有听先生指教,所以不敢谈其处世之道,但是,对于“豪放”二字,我还是可以说几句的。
《四海拾贝》中,收录了不少大树先生描写祖国山河的诗作,认真细读,你就会读出个李白,读出个孟达,读出个稼轩来。
文章是有其性格的,无论是诗还是文,都有其特殊的个性,它的个性就是作者性格的外延,且不说什么言为心声,诗言志一类,至少,你想说什么?想怎样去表达?怎样才能让自己满意?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那就是“脱口而出”的快意。在《四海拾贝》一书中,我读到了诗人许多脱口而出的句子,这些句子未加任何修饰,莽莽撞撞地就进入诗歌当中。《观黄河壶口瀑布》中有“滔滔如见龙涌水,隆隆似觉雷轰头”,此联巧用“滔滔”“隆隆”将水之形、水之声呈现在读者眼前,更有“龙涌水”“雷轰头”,把那声势浩大的壶口瀑布之壮观景象从视觉的,听觉的多种感观展现出来,如在电影院看三维立体电影,诗人善于用意像来表达实实在在的和抽象的事物。更有一种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有“飞流直下三尺”之感。又如“大流养就中华胆,踏浪去登楼上楼”。壶口瀑布乃黄河最险最奇之处,滔声振天,激流奔腾,岂是你“踏浪去登楼上楼”的地方?然而,此雄奇险壮之地,却遇上了同样大气,同样豪爽的诗人,“踏浪”二字,轻描淡写,若凌波微步,若青蜓点水,好似没当回事般,这也是诗人一身正气,豪气干云在诗文当中的表现。“登临犹见刀光影,侧耳骤闻马嘶喧”,诗人在过雁门关时,可能也曾“铁马冰河入梦来”,也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诗中完全可以读出诗人翻涌的气血。诗,不仅能体现出诗人的精、气、神,也能体现出诗人的性格和为人。豪迈者必然爽直,大气者必定超然。
大树先生的诗不仅大气磅礴,而且还十分精巧,十分智慧。看他对黄果树天星桥瀑布的描写,“白浪滔天蛟龙吼,飞瀑如雷龟蛇愁。汹涛忽收冲霄怒,翻山又见急水流。”瀑布在崖上白浪高飞,声似雷神之吼,急如电母之光。如此之气势,诗人却用“忽收”二字,轻松自如像五指一握,多么干净利落而又有四两拔千斤之妙。同时又写出了山环水绕、山重水复、山隐水流的神奇、优美,刚才还汹涌澎湃,忽然就消失不见了,用一“收”字,尽显大自然之神力,更显示出了作者善于在急流中行驶小舟,于厚重沉稳中轻松跳出,这是诗人为诗的功底,也是诗人智慧高明之处。那句“翻山又见急水流”,顿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妙。
大树先生善于用平实的句子,以口语的形式表现出浓浓的诗意和哲理,这不是一般诗者能做到的,这就是修为,就是功力。他在《游黄果树大瀑布》中写道,“川前水帘永不卷,洞中雾雨久未干。”作诗以帘比瀑者甚多,而绝无言“永不卷”者,此句之妙,妙在平实,妙在平中见奇,妙在平实中富含深深的哲学思想。
大树先生为文,不拘小节,不厚施粉黛,真实如初。为人直爽大气,为文也直爽大气,是谓豪爽之文人也。
作者简介:
王勤:邛崃人,四川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花间一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