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蒲江名山的都江堰-----玉溪河
四川省芦山县玉溪河工程建设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中央水电部军管会以军生字〔68)24号文批准玉溪河引灌工程的设计方案。
一九六九年三月,由四川省革委会组建“四川省玉溪河工程筹备组,”同年八月成立“四川省玉溪河工程革命领导小组,”着手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同时责成各有关地、县组成领导班子,带领民工先进行修公路,架电线等工作。当时邛崃还有许多干部正受的审査,无法工作,邛崃县革委决定派李永彦负责,带领22个公社的3000多名民工,到镇西山修公路,架设35千伏输电线。
同年十一月,县革委正式通知成立“玉溪河工程邛崃指挥部革命领导小组”由李永彦任组长,
随后,四川省革委领导李大章、段君毅、李林枝等来邛崃视察,在听取汇报、审査分析研究原规划方案后,
决定:第一雅安不参加第一期工程,芦山县不参加主体工程,只修该县的左右支渠;
第二,由温江专区负责领导,主体工程由邛崃、蒲江、名山三县按控灌面枳的比例划段包干
;第三,省上主管部门派出工程队和地勘设计人员,迅速组织开工。
之后,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王东保又亲临工地督促,落实施工任务。
一九七一年四月,温江军分区副参谋长周三旺担任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同年十月,
成立“温江地革委玉溪河办公室”温江地委副书记黄义元和农工部副部长郭传易分管玉溪河工程,省水电厅,省水利设计院分别派出工程师和地勘设计人员常驻工地负责技术指导和现场处理重大疑难问题。 玉溪河工程属民办公助性质。工程建设资金由国家补贴,工程需要的钢材、水泥、木材和金属购件等国控物资,由省、地两级计划物资部门实行分期调拨,
土建材料由各县自行采集。
各县采取民工建勒办法,组织民工队伍,实行团、营、连,排编制,自带工具上马,生产队按出勤工日评工记分,每个工日补助半斤粮,由县上地方粮解决。
根据省革委确定的性质和建制原则,邛崃县革委对指挥部作了调整,由吴银锁、方明德、乔其能等组成领导班子,建立工程民兵团,王世樵为团长,方明德为政委,各有关公社组织民兵营,开赴工地,由民兵团领导。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在整党的基础上,
召开工他党代会,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工程党委,县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何清泉任党委书记兼指挥长。
这次党代会实际上是工程建设进入正常施工的誓师动员大会,广大工人、民兵积极响应工程党委的号召,一致表示,要发杨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加快工程建设出大力,流大汗,保证高标准,高质量提前完成工程任务。为适应大干快上的形势要求,党委又进一步健全指挥部机关的内设机构。
一九七三年玉溪河工程被列入全国520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写进了中央文件,工人民兵情绪高涨,干劲倍增,特别是工程物资也有了相应的计划保证,
工程进度顺利。
一九七四年八月三十一日安全准确地打通了镇西山隧洞,后又马不停蹄、人不下鞍地一面加強拦河坝工程的须导和管理,一面派人到太和干
渠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当时,由领导小组成员、生产组长乔其能带领地勘测绘人员,身背帐蓬、千粮,翮山越岭,对干渠设计进行实地踏勘、复測定线、补栽桩号,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后勤组长余兴成负责准备指挥系统的工人和民工住房、架设35千伏和10千伏高压输电线,修建夹关变电站,架通通讯线路。
由李绍云等负责修建夹关至太和一一龙脑河的公路。
十二月,指挥部机关由栏河坝迁至太和一村安营扎寨,
同时,县委决定将“玉溪河工程邛崃指挥部”。
玉玺河引水灌溉工程兴建始末及其效益
张楷权 王文彬 王丙全 吴福东 贺其德
玉玺河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玉溪河引水工程是建国以来四川省兴建的第一个最大的跨流域大型引水工程。是在毛泽东主席1973年亲自圈阅的中央13号文件下达之后动工兴建的,当时被列为全国:520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这座跨流域工程的兴建,实现了灌区人民渴望已久的夙
愿,工程的建成是来之不易的。在查勘、规划、报批和施工
过程中,中央、省、地、县各级领导极为关注。工程技术人
员历尽艰辛,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广大干部、群众热情饱
满,艰苦奋战,排除万难,终于赢得胜利。工程一年规划批
准,八年施工建成。工程通水后,效益显著。解决了邛崃、
蒲江、名山县丘陵高台地区的灌溉问题,改变了原大片冬、
囤水田滿天蓄水、干旱频繁、产量不高的面貌。现在,冬水
田变干田,一季变两季,复种指数提高,产量成倍增长。粮
油丰收,六畜兴旺,渔业发展,果木遍山。灌区旧貌变新
颜。利用水能资源,修建电站,促进了县办工业和乡镇企业
的大发展,山丘地区,水通、电通、路通,呈现一派活跃兴
旺、市场繁荣景象。
―、提出工程设想,多次进行规划
修建玉玺河工程的提出,据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李元亮《玉玺河初劭历险记》记述:1946年,四川省参
议会内,为争取‘还川谷款’(抗日战争期中,为保证军事民
用,在田赋中征借公粮,由国民政府分期偿还。1945年,粮
食部归还四川黄谷五百万市石〉的分配,参议员们都想为自
己所代表的县多分一点,设法提出一些建设项目,作为分配
依据。大邑县的参议员魏廷鹤,曾据一位于民国初年在邛崃山
区一带测绘陆军图的大邑人提供的修玉玺河工程的设想,向
前四川省水利局提出査勘研究玉玺河引水工程,把青衣江流
域芦山河上游玉玺河的水,穿越邛崃山脉,引入南河支流斜
江(斜江河发源于大邑县斜源乡境北雄黄岩龙洞子补南河水源的不足,发展大面积灌溉的方案。)省水利局
同意他的要求,并要他负责查勘人员的安全。随即由李元亮、
江舞淮等五人前往大邑县双河场山区进行查勘,邛崃县曾任
过桑园区团总的邓子谦作向导。当时的方案是,从川康两省
分界的紫柏树大岗凿开约六公里长的隧洞,沿山开渠,打
洞约四、五公里,至山坡较平坦处,建调节前池,以压力钢
管,输水入斜江,在江边建一座装机容量数千瓧的电站,将其
发电输往成都、大邑、邛崃、新津、崇庆等地。电站尾水泄入出?
江,补充南河各堰用水。拟在适当地点,建提灌站,利用玉
玺河电站的廉价电力,抽水灌溉邛崃、蒲江、名山、新津四
县的丘陵髙台地区农田60万亩。查勘报告提出后,水能资源
开发部份,曾引起省资源委员会水力发电工程处的注意,
于1947年秋,派施工组蒋贵元和设计组绀长甘文基〈美籍波
兰人)查勘玉玺河。省水利局总工程师李镇南和李元交陪
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在川西区都江堰堰工
会上,邛崃、大邑水利代表石守愚等13人提交了“请拨款专
修沟引玉玺河水以利邛、大农田增产保丰收案”。川西行署
水利局于同年11月函邛:“审查意见,缓办。”
1958年,邛崃人民提出了“双手劈开镇西山,打通玉玺
河,引水建良田”、重新安排邛崃山河的要求。在研究、审
査邛崃县人民委员会的报告后,省水利厅派出工程师李元亮
来邛对玉玺河进行实地査勘。此后,又派规划队多次进行规.
划:
二、中央批准规划,夙愿变为现实
1967年5月,温江地区水电局李倩萍在酝酿填报1968年基
建项目时,工程师陈邛宗因了解邛、蒲五面山地区的缺水干
旱情况,提出修建玉溪(玺改溪)河引水工程的项目。6
月,温江地区水电局函遨雅安地区、名山县水电局,并通知
邛崃、温江县水电局派人前去面谈沟通,研究上报修建玉溪河工
程的报作〈邛崃县由王永康参加〉。同年8月,省革委召开
全省农田工作会,温江、雅安两地区在会上提出修建玉溪
河引水工程的要求。会议期间,溫江地区代表陈翊宗,向水
电“来川工作組的陆枣平详细汇报了玉溪河⑴水工程方案。
会后,还邀请陆枣平等实地查看。陆认为方案可行,表示支
持,1〇月,四川省水电厅生产办公字李朝荣组织勘测人员,由水
利设汁院工程师郑洪源带队,温江、雅安两地区和邛、蒲、
名三县派人参加,进行规划。规划期巾,省水利设计院副院
长杨另光、高级工程师金述贤、任明永和水利工程处总工程
师王孝逻等先后临场指导。规划后,省计委和水电厅当即上
报国家计委和水电部。此间,省水电厅还派熟悉情况的陈翊
宗等人赴北京向水电部作详细汇报。11月,水电部批复同意,,
任务书俟补充规划报送后再行审批。省、地、县又共同组
织力量进行补充规划:1968年11月,省革委生产指挥组又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