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河,邛崃的都江堰,名山蒲江都江堰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李元亮
1946年,当时四川省参议会内,为争取“还川谷款”的分配问题,参议员们都想给
自己所代表的县能够多分一点,设法提出一些建设项目,作为争取分配的依据。
大邑的参议员魏廷鹤,向前四川省水利局提出查勘研究玉玺河引水工程,把青衣江流域芦山
河上游玉玺河水,穿越邛崃山脉,引入南河支流拙邗江,以补南河水源的不足,发展大面
积灌溉的可能方案。
四川水利局马上同意他的要求,同时要他负责查助人员的安全。
这个查勘研
9 究任务,交给了我和江典淮等五人前往。江彝淮准当时在水利局任副工程师(技土),解
10 放后于1950年调成渝铁路,一直有联系,最近得知他在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成都)任高
11 级工程师。另外三人是助理工程师(技佐)李儒堂(1950年后情况不详),测工徐其琛
12 六十年代仍在四川省水电厅工作,现况不详,他曾参加辛亥保路起义)和施德才(原
沧插入裤带內
2 紧张镜头,是找
3 如常,但内心实忐忑不巳。汪某脸色白里泛青,一望就知是一位虚胖的“大烟灰”,他
4 留我们在邮坝过一夜,说早去双河也无用。因山里还有些事没搞好。
5 由邯坝至双河,号称三十里,实际只有十来公里。我们缓步而行,不到半天就进场
6 了.这个场很小,街道隘,房屋歪斜一派破败景象,加之店铺大都关门闭户,街上
7 罕见人影,更显凄凉。进了为我们准备的一家店子,这是街上少数楼房之一。响导邓先
8 生已比我们先到,据他说,在工作区附近,还有一处在打零星的“鸦片战争”(鸦片贩
9 子们弱肉强食的火拼),要等前往调解的“张老太爷”回来后,才能进去。这位“老太
10 爷”是刘文辉部队一位参谋长的岳父,他在川、康两省边境地区这一带,没有那一家土
11 捱、兵痞敢碰他一下,所以他在这里可独来独往,那些人还要以“烟捐”奉献。邓的年
12 龄约在五十以内,矮小结实,早年曾在邛崃与大邑相邻的山区,担任过区长,所以熟人
13 见到都称呼·邓区长”。后来弃官经商,做山货木材生意,对这一带情况非常熟悉。他
14 在抗战初期,曾替永利碱厂四川分厂(在岷江五通桥下游左岸的老龙坝)到邛峡山区考
15 察的人员当过响导,故又了解一些地下资源情况。邓见我们足上穿的是兰球鞋和普通草
16 鞋,他说要穿越荆棘丛林测量,这种装東不能抵御山中旱蚂蟾的袭扰,必须以毯子(
17 种以生羊毛编织的帮腿)裹腿脚,在脚上套穿毛窝子(一种以麻为主、夹有生羊毛的满耳
Request
之所以要不惜笔墨来描绘一下初到当时川康边境地区看到的影象,可知道那里存在一
2 个什么样的社会,黑暗腐朽、强权、罪恶交织在一起,广大老百姓则过着贫穷和屈辱的
3 生活。随着川康两省(西康省在1952年撤销并入四川省)的解放,群众才抬起头来。但
4 这些恶势力,并不自甘消亡,1950年初,川西掀起恶霸地主、土匪的武装暴乱,大邑这
5 一带是闹得最凶的地区之一。经我人民解放军的彻底清剿,才把各种恶势力消灭干净,
6 群众才得到解放。
7 在双河等了两三天,那个去调解“鸦片战争”的“张老太爷”回来了,这是个于瘦老
8 头,坐了一乘滑竿,没有一个带枪的人跟着,在这种地方确不多见,可知他确有一般官
9 兵土匪没有的势力。他告知调解工作巳经完成,可以放心进山工作。因即准备,由老邓
10 约请民工,于次展搬运行李粮食,一起进入工作区。那时,原定进驻双河场保护的保安
11 团排,还不见踪影,邓劝我们不要等候。我们也因出发以来。已经无聊地等了许多天,
12 主张尽早地开展工作,就决定即日进山,邓在途中说:双河场是四川省保安团势力所能
13 及的西部边緣,山区则是川康边境大土匪郭保之部的势力范围,郭自封为“川康护路司
14 令”,他以驻西康的国民党二十四军和驻乐山以下岷江西岸的刘湘旧部两个师为靠山,
15 根本不把四川保安团放在眼里。有一次,四川保安团曾派出一支部队进剿,结果反被郭
部吃掉了两个连,落得个抛戈弃甲,锻羽而归。从此这一带成了各保势力范围,“互不
2 侵犯”的局面。邓又说:即使他们到了双河场,也不大可能派兵跟我们进山,原因是怕
3 被土匪吃掉。后来果然不出邓的所料,队伍到达双河后,只托一位老乡带来口信,也不
4 提来不来人的事了
5 由双河前往查勘引水工程途中,要经过大飞水瀑布,我们对它进行了查勘。因为如
6 在这里建一小型水电站,可给玉玺河引水工程提供施工用电,故可视作整个工程的一个
7 组成部份。这个瀑布水流,是在部江左岸,从半山腰一个溶洞中出流,沿着陡峻的山坡
8 飞泄而下,直入邯江,声如雷鸣,数百米外可闻。我们披荆棘、攀陡崖,沿着樵径,到
9 达出水的洞口。用了多种方法,在洞口和沿程几个对水流具有一定控制性的位置(断
10 面)上,估测其流量,当天大约有2立米秒,也可能不到一点。另外,再用手水准测斜
11 仪等简易办法,测估其高度,大约可达三百米,或稍多一点,最保守的估计是二百九十
12 米。最关心的是瀑布在最枯季节水量有多大?经问同行的民工、河边磨房(这是唯一利
13 用大飞水水能资源的设施)的老乡和几位在这里砍柴的樵者,他们都是终年在这里劳动
14 的人。多数人说:最小水量大约有现在的一半,也有人说一半不到一点。有的人还在瀑
15 布急流边的几处岩石上,指出枯水时水面大致较现水面要下落多少。综合这些访问所
Request
用大飞水水能资源的设施)的老乡和几位在这里砍柴的樵者,他们都是终年在这里劳动
2 的人。多数人说:最小水量大约有现在的一半,也有人说一半不到一点。有的人还在瀑
3 布急流边的几处岩石上,指出枯水时水面大致较现水面要下落多少。综合这些访问所
4 得,估计它的枯水流量约为06立米秒。当时设想,如在溶洞出口处把水引入压力管道,
5 在瀑布跌入河道处下游建设水电站,可得稳定出力1500千瓦,足可供给开凿隧洞的动力
6 和照明等用电。这样的方案,只是想用较少投资,较快工期,得到引水工程所需的施工
7 用电,并没有考虑如何最优地利用大飞水的水能资源。当时它的水文资料是一张白纸,
8 也无法探讨它的最优方案。
9 =查勘完大飞水,已日过停午,继续向目的地一一火石沟前进,在沟口附近山坡上一
10 处农家投宿。其时天色尚早,一方面大家都已饥肠辘糖,另一方面上山后还要建立宿营
11 地,故只能在这里停下来。这一切都是由老邓安排,看来相当妥善。
12 次日沿火石沟进山,除了原有行李外,还买了一箩蔬菜,借了一口铁锅,背着一起
13 上山。火石沟是一个深遼的山谷,沟底布满红色的碎块石,沟内一股溪流,有时在沟底
14 潺潺流淌,有时潜入碎石的孔隙中。越往上走,沟坡越陡。大约走了一公里,就离开沟
15 道,沿着一条不易辨认的肠小道登山,不久到了一处用树干和树枝搭成的窝棚处停下
16 来。老邓说,这就是我们的宿营地,也是工作的前进基地。这种窝棚呈人宇形,叫“煮
Request
次日沿火石沟进山,除了原有行李外,还买了一箩蔬菜,借了一口铁锅,背着一起
2 上山,火石沟是一个深邃的山谷,沟底布满红色的碎块石,沟内一股溪流,有时在沟底
3 潺潺流淌,有时潜入碎石的孔隙中。越往上走,沟坡越陡。大约走了一公里,就离开沟
4 道,沿着一条不易辨认的羊肠小道登山,不久到了一处用树干和树枝搭成的窝棚处停下
5 来。老邓说,这就是我们的宿营地,也是工作的前进基地。这种窝棚呈人宇形,叫“煮
6 碱棚”,山下有的农民,初冬后农闲季节,全家背浪上山,住在棚中,砍伐树枝淓,
7 以及拾到的枯枝败叶,集中在一起,烧成诙烬,然后用水泡滤成灰汤,在容器中蒸发浓
8 缩,最后结晶成一园筒形土酵。这就是“煮碱棚”名称的由来。现在这个窝棚,已很破
9 败,大约因附近可利用的原料不多,而被废置。我们把棚内清理干净,民工们砍来几根
10 碗口粗的树干,把棚的顶梁及支柱加固好。还砍来许多带叶的树枝,加盖在棚上,使雨
水不漏。棚中原有一方形的火塘,也把它清好,生起火来取暖。在棚的进口处一侧,支
起了炉灶,成为厨房。我们五人和老邓带了行军床,就以火塘为中心,摆成门形,把床
铺安置好。同我们全程工作的,有三位民工,一位是五十开外的人,两位青壮年,是他
的侄予,他们夜间就在火塘边以棕皮编成的雨披,铺在地上作床垫,脚向着火而卧,他
Requ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