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和B公司,近年来常常捐款,这个操作,我相信,不懂财务的人,应该是看不太懂。。。
年利润加起来差不多一千万的这么两个公司,年纳税却只有不到。。。5位数。
A公司和B公司,都有自己的公益组织,A公司每年大概要向B公司控制的公益组织捐款上百万,而B公司每年也要向A公司控制的公益组织捐款上百万。
为什么自己不向自己控制的公益组织捐款呢?这里面猫腻大着呢!
A公司控制的公益组织,会定向帮扶B公司老板的父母、儿女以及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等,B公司控制的公益组织也反过来反哺A公司的同类人群。
而且,这两家公司这两年都会断断续续的收购各种二手车,一辆12年的老款帕萨特,市场行情价6-8万,而这两家公司的收购价至少在10万起步。。。
这种操作,很多人都不太能看懂吧?
一切源于新税法,严查公转私,公司缴纳了各种营业性税收后每赚的100万,放在公司账上用于持续经营,那是不需要再缴税的。即使公司是你一个人的,即使你是老板,你也万万不可把这100万直接转到老板的私人账户上!你必须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才能转到私人账上!貌似这个比例挺高,30%吧,具体不太懂。
于是,很多财务人员就想出了很多的稀奇古怪的避税方法。
比较常见的就是以公司福利的名头组织员工出门旅游或者定期聚餐,但实际是AA制,一趟旅游下来花个几万十来万的,员工AA制缴款,交到部门领导手中,最后落入了老板手里,然鹅老板却将所有员工的消费全部开发票,让财务冲抵费用。。。但是这种套现行为,不能经常干,而且额度很容易受到公司规模的限制。
也有公司采用把自己的资产转卖给公司,合理的把公司的钱捏到自己手上,更多的则是即使是自己家里需要添置一台空调,一台电视,购买的时候也要以公司名义开发票,新税法只查资金公转私,但是并不妨碍老板把用公司资金购买的家具家电什么的拿回自己家里用。但是这种也有弊端,就是你一定要真实交易,而且基本上没有重复利用率。
还有一些比较传统的方式,比如说股份制公司,A公司向B公司投资控股这些方式来分散资金,但万变归宗,以上说的三种避税方式,资金基本是全程在监管过程中,意思是你只能把钱合理地花掉,并且是用来干合法的事情!
但是,总有老板,喜欢干一些见不得人(比如行贿、赌博等)的事情,必然要套取现金,还不想多缴税,那怎么办呢?
哎,给公益组织捐款嘛!捐款貌似是可以免税的呢!捐完之后再通过定向帮扶,最后一样的落到自己手上!
说到这里,你们明白,为什么总是有很多公司那么喜欢捐款了吗???为什么总有些公益组织,收到的善款,最后都不明去向了呢?然后捐款人一言不发,好像他们就是不知道自己捐的款,已经被人挪用了???如此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