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国宝”裴艳玲来杭收徒:
2019-12-16 11:17:16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12月15日电(记者冯源)呈拜师帖、行三拜礼、敬拜师茶……14日下午,一场富于梨园传统特色的拜师仪式在浙江越剧团的古戏台上举行。年逾古稀的梅花大奖得主、著名的戏曲大师裴艳玲正式收下浙江昆剧团的武生演员项卫东为关门弟子。这位“戏曲国宝”寄语后辈:艺术可有高低,人品不可低下。
来杭收徒的裴艳玲大病初愈。她坦言,得知病情后自己特别紧张,“武松打虎打不了了,西皮二黄也听不了了,我特别难受。”逐渐康复后,她在第一个星期,觉得要好好陪伴家人,和他们一起周游世界;在第二个星期,则觉得还是“唱戏好”,要用剩下的时间多去舞台上转转,不能留下遗憾。
而收徒,就是裴艳玲不留遗憾的一个表示。项卫东多年前就可以称得上她的私淑弟子。早在1991年,还在建德市婺剧团工作的他,从电视上看到了老师的《林冲夜奔》,就立志学习。次年,他调入浙江昆剧团。2013年,浙江省文化厅举办了“新松计划”第八期全省青年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裴艳玲应邀担任武生班的“总教头”,对项卫东进行了悉心指导。此次收徒,是这位“戏曲国宝”主动提出来的。
不过,裴艳玲并不太喜欢“国宝”这个称呼,“那都不算数,我得做一个合格的艺人”。她说,自己永远要做一个合格的,让人前人后都叫好的好老师,也不能对不起这次的介绍人和保人。根据传统,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担任这对师徒的介绍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声作保人。他们表示,希望后辈更好地向前辈学习,把戏曲艺术发扬光大。(完)
昆曲武生演员//项卫东学戏好努力
举目“清秋路”唱得“黄叶飞”
http://s16.sinaimg.cn/bmiddle/59e1a67fg60c2a63592cf
——又聊浙江昆剧团武生演员项卫东
如今的项卫东已坐有名头。2006年,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昆曲中青年大奖”中,项卫东又以一折《林冲夜奔》荣获大奖。男怕《夜奔》之说,在梨园行中至少也传有百年。群英角逐,项卫东凭着唱做俱佳的优势,立站鳌头,实属不易!。
项卫东学戏很苦,这出《林冲夜奔》刚学时,是看着裴艳铃老师的录像,朝夕琢磨,四处求教,才换来今天。
“蜗牛”第一次看项卫东演《林冲夜奔》,是2002年秋天。他那“满宫满调”高亢激昂的嗓音,不由孤掌自鸣,惊动四座。我问:“剧团近年从何处觅得这么好的一位武生演员?”听者笑说:“你真是少见多怪,他进团快十年了”。“十年?”我不敢相信,这样一块好铁,搁了十年而不生锈,真是难能可贵!。
鼠年,在杭州遇见项卫东,我轻轻问:“好铁搁十年不锈,搁二十年可锈?”。项兄听后,笑而无言。
牛年的钟声刚刚敲响,项兄邀请“蜗牛”前去看他彩排《寄子》。听后,我心中自语:“看来项兄也生怕自己生锈!”。《寄子》一戏,能在牛年元月彩排,说来也有一段故事:海上名旦谷好好和浙江交情甚深。缘都是唱武戏的人,大有惺惺惜惺惺之感。是她为项兄穿针引线,请“传字辈”郑传鉴先生的入室弟子陆永昌传承《寄子》。从鼠年的春天播种,经历夏的耕耘,秋的仑储;牛年伊始,用汗水换来的《寄子》,总算等来冬天里的收获!。
http://s2.sinaimg.cn/bmiddle/59e1a67fg60c2b2bc9241
“蜗牛”看后在想:项兄此举步,甚大、甚险、甚奇、甚妙也!《寄子》一戏,说是文戏,分行老外,以唱功见底,念来做去,虽看看身段无几,一登台、一亮相、一上腔,早在观众心中掂量上分了。 项兄选学《寄子》,大有铤而走险,挑战自我的斗胆。按项兄自己的话说:“艺术要善于跨越;行挡要敢于突破”。那晚,项兄凭借他那副家传的好嗓子,以及,多年来对昆曲的痴迷和感悟,博得掌声。
项兄是个容易得老师欢喜的学生,他演的《林冲夜奔》,深受北方昆曲院,北曲名家候少奎先生的赏识,欲收为爱徒。因好事多磨,至今不能如愿,但候老收徒意愿不改,只等东君高抬贵手,吹来春风,举行一个拜师仪式罢了。
教《寄子》的上海陆永昌老师,虽不言收徒之事,但对项卫东对昆曲执著的精神,大为感动,掏肺腑之言:“下次,你要学戏尽敢来!单位不出钱,我也愿意教你这个好学生”。
局外人,只看见唱戏人,台上穿的“锦衣莾袍”,吃的“琼浆玉液”;你可知唱戏人,幕后的艰辛和“受罪”?!唱戏难,学戏更难;学戏难,登台更难;登台难,成名更难;成名难,守摊更难;守摊难,自知之明、与日俱进,见好能收,难上加难!。
http://s11.sinaimg.cn/bmiddle/59e1a67fg60c2aec3f0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