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 【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二章 渝地圣境千古谜
1 重 庆
* 巴国古都 山城之最
重庆古时称江州 乃为古巴子之都
华阳国志记巴国 其地东边至鱼复
西至僰道北汉中 南部邻接是黔涪
巴子说法有来源 一说周武王伐纣
参战有功被封为 巴中流黄辛氏部
另说巴族原居在 云梦泽今洞庭湖
从事渔猎都巴丘 为羿所灭其一支
西逃巫峡在鱼复 以西建国立都府
秦灭巴后在江州 设置巴郡川东府
重庆从此为历代 川东政治中心处
汉置巴郡属益州 东晋末年建巴州
这里楚籍居民多 梁太清改称楚州
嘉陵江古称渝水 隋代改称叫渝州
重庆以渝为简称 北宋时期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南宋 沿袭八百多春秋
巴国时期筑城垣 直至明代大修筑
房屋依山傍水建 层层叠叠绝壮观
错落有致富立体 典型山城国居冠
重庆地貌极特殊 山城紧邻两江畔
嘉陵长江交汇处 气势磅礴水三环
因此这里各地名 都与土水有关联
字以水土作偏旁 构成地名连成串
两江转弯回水处 多以沱字命地点
如唐家沱牛角沱 还有地势趋平坦
地名还有许多是 民间传说命名贤
战国时期秦蜀郡 太守李冰父子坚
来到重庆治水患 住在高峻大山巅
二郎喜欢弹古曲 琴曲之声响云天
于是后人为纪念 高山称作歌乐山
重庆长江大桥下 一片沙洲沙坪坝
抗战时作飞机场 起降飞机贡献大
坝上原有珊瑚树 每当洪水卷狂涛
岸上树木全没顶 珊瑚树尖水面摇
据说这个珊瑚坝 全靠珊瑚树撑着
如若珊瑚坝下沉 重庆遭淹准没跑
重庆城里有一位 阴阳先生生九子
先生临死对儿说 子未丑初有奇迹
一朵莲花河里出 你们把我的尸体
稳稳安放莲花中 守孝七七四九日
然后才能出家门 我会成龙你们吉
九子遵照父嘱办 苦苦守望四八日
按耐不住出城看 老父可否成龙是
恰被官府捉正着 得知原委全杀死
先生躯体变龙身 仅剩两脚半途废
九子合葬山坡上 九龙坡名由此起
闻名遐迩枇杷山 山城夜景赏佳处
过去这里枇杷山 山上遍长枇杷树
每临深夜有琴声 枇杷林里幽雅出
有人曾在月光下 看见仙女貌楚楚
怀抱琵琶弹古曲 飘然而逝翩翩舞
重庆西北是北碚 两地距五十公里
碚即伸入江心石 北碚即在巴县北
地名来源有传说 别具风采很久前
会龙河入嘉陵处 此是韩家渡口畔
有个辛勤背渡汉 从不计较背渡钱
从早到晚背人过 风雨无阻保安全
观音知道此事后 化出三人试穷汉
叫化婆与有钱人 还有美女扭上前
他不嫌脏不爱财 亦不好色绝肯干
观音感动赠彩带 告他拉在河两岸
就会变成大石桥 沟通两岸极方便
背渡汉想此河窄 水又浅我可以干
不如架在嘉陵江 众人往来更方便
他拉起彩带走去 眼看大桥要出现
彩带却拉到尽头 这时一个大浪卷
卷打背渡汉大变 中流砥柱任狂澜
彩带变作长石堤 远望仿佛背渡汉
仍然固执扯彩带 顶着巨浪奔对岸
哦嗬哦嗬白背了 观看民众尽呼喊
白背谐音是北碚 北碚名字从此传
* 历代名人与重庆
禹分天下为九州 巴蜀管辖属梁州
大禹治水经此地 娶妻成家呼有后
禹娶狐女涂山氏 婚后四天辞家走
狐女孤独倍伤心 哭泣不止泪双流
后人在此刻碑石 禹娶涂山氏泣处
大禹为民故事多 三过家门而不入
狐女常在江边望 翘盼夫归日长久
后来化作夫归石 向朝天门对岸走
禹归来后对石头 大喊一声启出来
一个男婴应声出 就是夏朝开国启
禹将启置小溪旁 由只神虎哺乳汁
那岩叫做虎乳岩 小溪称作虎乳溪
唐代诗人白居易 赋下涂山独游诗
一曰野径行无伴 二曰僧房宿有期
三曰涂山来去熟 四曰惟是马蹄知
据华阳国志记载 巴国将军是蔓子
曾请楚王平内乱 答应割城酬谢之
内乱平后来使臣 蔓子坦然对来使
言将吾头往谢之 不可得城自刎死
楚王叹曰巴蔓子 吾得臣用城何为
上卿之礼葬其头 巴国亦礼葬身体
巴蔓子墓将军坟 现为重庆最古迹
战国时期秦宰相 张仪带兵巴国灭
两江汇合山嘴处 设置巴郡建城池
汉代改郡称作州 两江交汇名江州
传说三国大名将 赵云驻兵在江州
营盘扎在绝龙岭 人说子龙快尽寿
果然赵云气数尽 不久他被气死走
隋初更名为渝州 五百余年沿用稠
韩愈被贬作刺史 赴任途中遇雪阻
仰天长叹倍沉痛 惊动八仙立云头
他族侄孙韩湘子 落下云端问原由
韩愈不仅好感动 悲吟一诗作留念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湘子心想诸神中 只土地神管人间
可与公婆同吃住 酒肉供奉啥都管
再说重庆地势高 气候炎热瘴气远
于是奏请玉帝封 韩愈土地神来担
玉帝念及韩赫名 下旨韩愈土神兼
开府治事在渝州 天下土地总承担
北宋末年因赵谂 回渝谋反被诛死
宋徽宗敕改渝州 称之恭州新名字
南宋光宗赵惇先 被封恭王于此处
登帝位后下诏令 恭州升格重庆府
寓双重喜庆之意 后来至元末明初
巴蜀隐士严学平 怀才不遇来自书
招牌君平家传卜 仿效严家之远祖
一位客人来摊前 并不算卦与问卜
却对书生开口言 看你书法非等闲
风流蕴藉笔力健 想你必是饱学士
恳请学士对下联 上联曰千里为重
重山重水重庆府 端详片刻严学平
略一沉吟向客人 下联曰一人成大
大邦大国大明君 客人连连大声夸
此客就是朱元璋 微服私访走天下
明末农民大起义 义军领袖张献忠
他与重庆杨柳街 来历相关有由情
一说义军攻重庆 途遇妇女很善忠
为使其免受杀戮 于是给她下密令
杨柳枝插家门口 命令义军不扰惊
妇女家插杨柳枝 邻人纷纷知内情
家家都插杨柳枝 此街果然未遭兵
于是得名杨柳街 另说民间流传盛
义军要血洗山城 一位孝子很悲痛
观音夜里来托梦 门插杨柳免灾星
又托梦给张献忠 门插杨柳别惊动
献忠即颁令士卒 遵照观音旨意行
家家户户插杨柳 整条大街都安宁
义军静悄从此过 杨柳街道出大名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