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疾控中心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为广安地区卫生防疫站,1998年更名为广安市卫生防疫站,2003年非典之后,再次更名为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中心占地面积19亩,业务用房500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用房2300平方米。现有编制60名,中心领导一正三副,在职职工58人(其中在编51人、临聘7人);本科以上学历40人,占6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人(其中副高及以上14人、中级12人),占79%。中心设置综合科、规划财务科、科教与质量控制科、急传科、重传科、地慢科、免疫规划科、信息与健康教育科、检验科、卫生科、职业与辐射科、预防医学门诊部等12个科室。目前,中心拥各类专业设备193台件,价值约1540万元,具备131个参数的检测能力,相继建成结核杆菌药敏、HIV病毒载量检测、HIV确证、流感PCR、流感病毒分离培养实验室等5个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中心是川北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定期接受两高校学生实习。与上海市徐汇区疾控中心、重庆市疾控中心及合川区、北碚区、长寿区、垫江县疾控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交换疫情信息,开展跨区域疫病联防联控。
2002年以来,我市连续17年未接到甲类传染病发病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7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9年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以来,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得到显著加强,乙脑、出血热、登革热、钩体病等虫媒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极低水平。2017年成功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表彰。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序推进,结核病发病率连续下降。全市建成了194家规范化接种门诊,拥有3100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实现了免疫规划网络全覆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5%以上,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甲乙类传染病从2010年的210.14/10万下降到2018年的203.6/10万。克山病、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等地方病达到控制与消除标准,为全市470万人民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