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 剧 丑 行
丑:俗称“小花脸”“三花脸”。从宋元南戏到现代的各剧种都有丑行。川剧丑行扮演的人物多种多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平民,三教九流,医卜星相,男女老幼,以至神仙鬼怪,无所不有。
丑:俗称“小花脸”“三花脸”。从宋元南戏到现代的各剧种都有丑行。川剧丑行扮演的人物多种多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平民,三教九流,医卜星相,男女老幼,以至神仙鬼怪,无所不有。有清正廉明,心地善良,语言幽默,行为滑稽的好人,也有奸诈刁恶,悭吝卑鄙,口蜜腹剑,人面兽心的恶徒。丑行之中又分为袍带丑、宫衣丑、龙箭丑、褶子丑、襟襟丑、烟子丑、武丑、老丑等。扮演女性人物的称丑旦、丑婆子。 袍带丑:多扮演王侯将相、显要官员,穿蟒,挂玉带,也有插翎子、执朝笏的,表演上重唱做及舞蹈身段,如《挡幽》中的周幽王,《青陵台》中的宋康王,《秦府清印》中的程咬金等。 官衣丑:袍带丑的一种。多扮演公卿大夫、文职官吏。穿官衣,挂玉带,戴尖纱帽或圆纱帽,如《议剑献剑》中的曹操,《赠绨袍》中的须贾,《献地图》小的张松,《鸳鸯谱》中的乔太守,《金琬钗》中的公孙恺等。 龙箭丑:川剧独特的丑行类别。多扮演暴虐无道的昏君,着龙箭,戴“独独冠”,插翎子,如《三伐宋》中的宋康王。《闹齐庭》中的几个公子,《武采桑》中的齐宣工等。《奔番》中的毛延寿,因,其身为太监之首,奔番时也穿龙箭。 褶子丑:多扮演风流公子,执袴子弟之类的人物。因其多穿红色褶子,故又称“红褶子丑”。表演上要求有小生功底,如《审玉蟹》中的宁欣,《闹钗》中的胡琏,《园庭拾巾》中的王文,《做文章》中的徐子元,《活捉三郎》中之张文远等。 方巾丑:多扮演头戴方巾的谋士、书吏、刀笔、方士之流,如《群英会》中的蒋干,《玉支矶》中的师爷,《乔老爷奇遇》中的蓝心会等。 襟襟丑:多扮演乞丐、花子、义贼、二流子之类的人物,因其穿的是烂襟襟,故称“襟襟丑”。如《花子骂相》中的孙小二,《归正楼》中的邱元顺,《拾黄金》中的花子,《黄沙渡》中的万安等。 烟子丑:襟襟丑的一种,多扮演差役、平民百姓等,因其用锅烟子画上黑眼圈,故称“烟子丑。”如《林丁犯夜》中的林丁,《醉隶》中的许仰川,《金台将》中的侯三等。 武丑:多扮演擅氏武艺,性格机警,幽默风趣的人物,如《盗银壶》中的邱小乙,《拦马》中的焦光普,《时迁偷鸡》中的时迁,《顺天时》中的土行孙等。 老丑:多扮演性格诙谐的老年人,如《秋江》中的老艄翁,《一只鞋》中的毛大富,《绣襦记》中的张三,《结草报》中的祖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