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响滩古镇简述(修改版)》发稿后,收到了朋友们的好评和建议,笔者胜甚为感激,在此谨向各位朋友表示感谢!现参照朋友们的建议,并再次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对原文的有些内容重新作了修改和补充,现重新发稿于下,并欢迎各位朋友指正!
响滩古镇简述(重修版)
罗碧贵
响滩古镇,久负盛名。巴仪二水,交汇东行。仪河高湍,巴河低平。仪河入口,悬崖壁挺。崖下深滩,黄桷树名(注1)。瀑布泻入,响如雷声,响滩之名,由此而成。
大明万历,古镇初兴。明末清初,战乱凋零。湖广填川,复渐繁荣。四县通衢,巴平仪营。商贾云集,上河清明。民国年间,巴仪辖分。新中国初,平仪辖分:主街属仪,楠木属平。一九五三,全镇属平,设区党政,八乡中心(注2),二千年末,撤区并镇,元沱划入,十加五村。庚子之年,再次并镇,黑水南风,福申三村(注3),四乡加三,辖区大增,未来发展,宏图胜境。
古镇原貌,沿河而兴,仪河西岸,南北走行(注4),木架青瓦,川北风情。镇北巴河,石桥平伸,上通巴州,福申青云;下通元沱,白衣县城。镇头黄桷,遮滩蔽云。深滩东岸,水磨两亭。石磴跨河,东西通行。镇口一庙,关圣帝君(注5)。庙前街下,拱桥暗顶,故而之初,拱桥坝名。中街隆拱,马鞍之形。左边张宅,转角天井,新中国立,区府入进(6)。门前石庙,香火常熏(注7)。隔店罗宅,实业开明,暗助成美,民主革命(8)。街后宫殿,文昌帝君(9)。宫前宫右,小学围正。学堂东门,街道叉分。上街禹王,下街盐店。上街中段,禹王宫庭(10),神像威坐,信众虔诚。宫前戏楼,川戏常登,本镇戏班,享誉仪平。盐店街长,向南延伸。拐弯油房,四季撞声。街头马路,杨森驻军,练兵溜马,修而留名。马路河边,黄桷拔挺。马路尽头,东南路分:南去大道,黑水山营(11),立山马鞍,仪陇县城。东跨廊桥,楠木桥名,过桥新场,楠木梯登(12)。场头大道,高峰西兴。
六十余年,场镇焕新。拱形街道,大致铲平。遗憾古迹,拆除尽净。穿斗青瓦,代以平顶。古镇无古,原物荡存。弃旧扬新,人之常情,崭新响滩,应运而生。一九五六,响中初成;一九七一,高中并行;教质良好,不忘校训:严谨精深,团结奋进;英才辈出,远播盛名,近年高考,上线递升,远乡学子,仰慕投奔。平仪公路,穿镇通行,东连达渝,直通坦平,西通仪陇,朱德故庭。下河碑弯,建起电站,水位上升,瀑布不存,滩响作古,焕然新城。
改革开放,跨越提升:城镇建设,三水延伸;七桥飞架,通行便顺;老街后侧,新街辟成,小学南迁,场阔楼挺;六岸一路(注13),十街并进,高楼拔起,貌似县城,旧镇卅倍,名实大镇。超市店铺,栉次比鳞,八方商贾,往来集云,商贸发达,产值腾升。
人文历史,悠久丰盛。清代中期,楠木场人,大川揭杆,反抗清廷;檬子垭前,斩恶祭旌,岩壁留印,大刀血影;名冠川陕,白莲首领(注14)。余难尽述,口碑留名。
风景优美,众多名胜:石猪拱财、龙角朝阳、雷破石立、拱桥泛月、竹山晴岚、响潭秋月、猫岭朝曦、二龙腾飞(注15)、嘘风泉韵、五坝春晓、双山夕照、龙岩烟雨、帽盒八角、些缝顿兵(注16),南黑元福,景点添新,乡村旅游,引人入胜。
响滩城镇,全县盛名,省级模范,示范小城(注16),可喜可贺,宏图飞腾!
簡述古镇,前世今生,若有遗误,知者指正。
附注:
注1:指原黄桷树滩。
注2:指原响滩、黑水、南风、福申、元沱、大寨、金龙、六门8乡
注3:指2020年(农历庚子)5月原南风、黑水两个行政乡和原福申乡所属的万安、永安、玉峰三个行政村划归响滩镇,加上原响滩、元沱两乡共四乡三村,为名符其实的大镇。
注4:古镇沿黄桷树滩以上的仪河西岸修建。
注5:指镇东头的关帝庙。
注6:新中国成立后,大地主张俊甫的住宅收归国有,1953年响滩区公所在这里成立。
注7:指原中街张宅大门前街道上行石梯左侧石壁下的土地小庙。
注8:指旧时响滩开明经商的实业家主罗刚的宅第,解放前,中共川东北地下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杨成美(后为达县地区专署专员),在地下工作中常在此落脚,受到罗刚的暗中支持与保护。
注9:指中街后面的文昌宫。
注10:指禹王宫。
注11:山营,指营山县
注12:原楠木桥是瓦木结构的廊桥,两边有外伸S形屈臂栏杆和坐台板,可歇息、乘凉。新场又叫楠木场,沿斜坡而建,有多级上行的石梯。
注13:三水六岸一路:指注入响滩的巴河、仪河下游及交汇流入的蒙溪河上游,三河各有两岸共六岸。三段河流架桥七座以上。一路指平仪公路。
注14:指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川陕农民运动首领之一,巴州鼎山乡四甲楠木场帽盒山八角石(今平昌县响滩镇龙岩村)农民鲜大川,生于乾隆年间(具体年号不详),卒于嘉庆五年(1800年),农民义军组织白莲教“巴州白号”创始人之一,被教众呼为“副元帅”,后分兵为主帅。(详见《分享巴中·平昌人物·白莲教教首鲜大川》)传说鲜大川率众起事时曾在檬子垭山岩前斩杀恶霸祭旗,岩壁上映有斩杀恶霸的鬼头刀血影。
注15二龙腾飞又名“二龙争道”。
注16:指墙阳坪帽盒山八角石,是反清农民起义守首领鲜大川的出生地:些缝洞又叫韩家洞,是鲜大川起兵反清顿集兵器的洞穴。
注17:详见网络文章《四川巴中平昌数一数二的大镇,位于两河交汇,是省试点小城镇》:响滩镇是省级模范小集镇、第二批省级示范小城镇之一;本文中所述大部分风景名胜也源自此文,在此谨向此文作者致谢!
作者附注:原著文章,若需转载,请予注明!
2013.8.29初稿
2020.9.7修改
2020.9.16重新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