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611|评论: 17

响滩古镇简述(修改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9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响滩古镇简述(修改版)
                                                                      罗碧贵
      响滩古镇,久负盛名。巴仪二水,交汇东行。仪河高湍,巴河低平。仪河入口,悬崖壁挺。崖下深滩,黄桷树名(注1)。瀑布泻入,响如雷声,响滩之名,由此而成。
      宋元明季,古镇初兴。明末清初,战乱凋零。湖广填川,复渐繁荣。四县通衢,巴平仪营。商贾云集,上河清明。民国年间,巴仪辖分。新中国初,平仪辖分:主街属仪,楠木属平。一九五三,全镇属平,设区党政,八乡中心(注2),二千年末,撤区并镇,元沱划入,辖区扩增。庚子之年,再次并镇,黑水南风,福申三村(注3),四乡加三,规模大增,未来发展,宏图胜境。
      古镇原貌,沿河而兴,仪河西岸,南北走行(注4),木架青瓦,川北风情。镇北巴河,石桥平伸,上通巴州,福申青云;下通元沱,白衣县城。镇头黄桷,遮滩蔽云。深滩东岸,水磨两亭。石磴跨河,东西通行。镇口一庙,关圣帝君(注5)。庙前街下,拱桥暗顶。中街隆拱,马鞍之形。左边张宅,转角天井,新中国立,区府入进(6)。门前石庙,香火常熏(注7)。隔店罗宅,实业开明,暗助成美,民主革命(8)。街后宫殿,文昌帝君(9)。宫前宫右,小学围正。学堂东门,街道叉分。上街禹王,下街盐店。上街中段,禹王宫庭(10),神像威坐,信众虔诚。宫前戏楼,川戏常登,本镇戏班,享誉仪平。盐店街长,向南延伸。拐弯油房,四季撞声。街头马路,杨森驻军,练兵溜马,修而留名。马路河边,黄桷拔挺。马路尽头,东南路分:南去大道,黑水山营(11),立山马鞍,仪陇县城。东跨廊桥,楠木桥名,过桥新场,楠木梯登(12)。场头大道,高峰西兴。
     六十余年,场镇焕新。拱形街道,大致铲平。遗憾古迹,拆除尽净。穿斗青瓦,代以平顶。古镇无古,原物荡存。弃旧扬新,人之常情,崭新响滩,应运而生。一九五六,响中初成;一九七一,高中并行;教质良好,不忘校训:严谨精深,团结奋进;英才辈出,远播盛名,近年高考,上线递升,远乡学子,仰慕投奔。平仪公路,穿镇通行,东连达渝,直通坦平,西通仪陇,朱德故庭。下河碑弯,建起电站,水位上升,瀑布不存,滩响作古,焕然新城。
      改革开放,跨越提升:城镇建设,三水延伸;七桥飞架,通行便顺;老街后侧,新街辟成,小学南迁,场阔楼挺;六岸一路(注13),十街并进,高楼拔起,貌似县城,旧镇卅倍,名实大镇。超市店铺,栉次比鳞,八方商贾,往来集云,商贸发达,产值腾升。人文历史,悠久丰盛。风景优美,众多名胜:石猪拱财、龙角朝阳、雷破石立、拱桥泛月、竹山晴岚、响潭秋月、猫岭朝曦、二龙腾飞(注14)、嘘风泉韵、五坝春晓、双山夕照、龙岩烟雨、帽盒八角、些风顿兵(注15),南黑元福,景点添新,乡村旅游,引人入胜。
      响滩城镇,全县盛名,省级模范,示范小城(注16),可喜可贺,宏图飞腾!
      簡述古镇,前世今生,若有遗误,知者指正。

附注:
注1:指原黄桷树滩。
注2:指原响滩、黑水、南风、福申、元沱、大寨、金龙、六门8乡
注3:指2020年(农历庚子)5月原南风、黑水两个行政乡和原福申乡所属的万安、永安、玉峰三个行政村划归响滩镇,加上原响滩、元沱两乡共四乡三村,为名符其实的大镇。
注4:古镇沿黄桷树滩以上的仪河西岸修建。
注5:指镇东头的关帝庙。
注6:新中国成立后,大地主张俊甫的住宅收归国有,1953年响滩区公所在这里成立。
注7:指原中街张宅大门前街道上行石梯左侧石壁下的土地小庙。
注8:指旧时响滩开明经商的实业家主罗刚的宅第,解放前,中共川东北地下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杨成美(后为达县地区专署专员),在地下工作中常在此落脚,受到罗刚的暗中支持与保护。
注9:指中街后面的文昌宫。
注10:指禹王宫。
注11:山营,指营山县
注12:原新场又叫楠木场,沿斜坡而建,有多级上行的石梯
注13:三水六岸一路:指注入响滩的巴河、仪河下游及交汇流入的蒙溪河上游,三河各有两岸共六岸。三段河流架桥七座以上。一路指平仪公路。
注14:二龙腾飞又名“二龙争道”。
注15:指墙阳坪帽盒山八角石,是反清农民起义守首领鲜大川的出生地:些风洞是鲜大川起兵反清顿集兵器的洞穴。
注16:详见网络文章《四川巴中平昌数一数二的大镇,位于两河交汇,是省试点小城镇》:响滩镇是省级模范小集镇、第二批省级示范小城镇之一;本文中所述大部分风景名胜也源自此文,在此谨向此文作者致谢!
作者附注:原著文章,若需转载,请予注明!
                                                                                             2013.8.29初稿
                                                                                               2020.9.7修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9-9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昌宫前的戏楼还在吗?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9-10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久闻先生大名!

发表于 2020-9-1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不愧老笔杆子!
不才建议:何不将响滩历史名人写入,如白莲教名人鲜大川就名冠川陕。
                 檬子垭岩壁上有大川祭旗杀恶霸的:鬼头刀血影传说。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米仓山散淡人 发表于 2020-9-9 23:01
文昌宫前的戏楼还在吗?

老戏楼没在文昌宫前,而是禹王宫前,但早已拆除改建楼房了。谢谢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教书的 发表于 2020-9-10 11:39
拜读了,不愧老笔杆子!
不才建议:何不将响滩历史名人写入,如白莲教名人鲜大川就名冠川陕。
           ...

很好的提议。谢谢朋友!

发表于 2020-9-10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事变迁,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未来展望等等都非常清楚,文字的精练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臊皮113 发表于 2020-9-10 17:56
时事变迁,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未来展望等等都非常清楚,文字的精练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谢谢朋友指点!
发表于 2020-9-10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在禹王宫前的戏楼看过好几场戏,如昭君出塞,葛麻、宜宾白毛女等,拆了可惜!那座楠木木桥早已换成水泥桥了吧,夏天站在桥上,吹着仪河上的凉风,那个惬意啊!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米仓山散淡人 发表于 2020-9-10 23:09
我曾在禹王宫前的戏楼看过好几场戏,如昭君出塞,葛麻、宜宾白毛女等,拆了可惜!那座楠木木桥早已换成水泥 ...

早年的响滩能唤起美好的回忆,如今的响滩能勾起腾飞的梦想!谢谢朋友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20-9-1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米仓山散淡人 发表于 2020-9-10 23:09
我曾在禹王宫前的戏楼看过好几场戏,如昭君出塞,葛麻、宜宾白毛女等,拆了可惜!那座楠木木桥早已换成水泥 ...

响滩镇原老戏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演的白蛇传、空城计、十五贯、三叉口、霸王别姬等川剧都非常叫好,巴中川剧团来此演出的画皮、斩白蛇、清江渡、四下河南也很受欢迎。这些剧目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拙作《响滩古镇简述(修改版)》发稿后,收到了朋友们的好评和建议,笔者胜甚为感激,在此谨向各位朋友表示感谢!现参照朋友们的建议,并再次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对原文的有些内容重新作了修改和补充,现重新发稿于下,并欢迎各位朋友指正!
                                                               响滩古镇简述(重修版)
                                                                        罗碧贵
     响滩古镇,久负盛名。巴仪二水,交汇东行。仪河高湍,巴河低平。仪河入口,悬崖壁挺。崖下深滩,黄桷树名(注1)。瀑布泻入,响如雷声,响滩之名,由此而成。
    大明万历,古镇初兴。明末清初,战乱凋零。湖广填川,复渐繁荣。四县通衢,巴平仪营。商贾云集,上河清明。民国年间,巴仪辖分。新中国初,平仪辖分:主街属仪,楠木属平。一九五三,全镇属平,设区党政,八乡中心(注2),二千年末,撤区并镇,元沱划入,十加五村。庚子之年,再次并镇,黑水南风,福申三村(注3),四乡加三,辖区大增,未来发展,宏图胜境。
古镇原貌,沿河而兴,仪河西岸,南北走行(注4),木架青瓦,川北风情。镇北巴河,石桥平伸,上通巴州,福申青云;下通元沱,白衣县城。镇头黄桷,遮滩蔽云。深滩东岸,水磨两亭。石磴跨河,东西通行。镇口一庙,关圣帝君(注5)。庙前街下,拱桥暗顶,故而之初,拱桥坝名。中街隆拱,马鞍之形。左边张宅,转角天井,新中国立,区府入进(6)。门前石庙,香火常熏(注7)。隔店罗宅,实业开明,暗助成美,民主革命(8)。街后宫殿,文昌帝君(9)。宫前宫右,小学围正。学堂东门,街道叉分。上街禹王,下街盐店。上街中段,禹王宫庭(10),神像威坐,信众虔诚。宫前戏楼,川戏常登,本镇戏班,享誉仪平。盐店街长,向南延伸。拐弯油房,四季撞声。街头马路,杨森驻军,练兵溜马,修而留名。马路河边,黄桷拔挺。马路尽头,东南路分:南去大道,黑水山营(11),立山马鞍,仪陇县城。东跨廊桥,楠木桥名,过桥新场,楠木梯登(12)。场头大道,高峰西兴。
     六十余年,场镇焕新。拱形街道,大致铲平。遗憾古迹,拆除尽净。穿斗青瓦,代以平顶。古镇无古,原物荡存。弃旧扬新,人之常情,崭新响滩,应运而生。一九五六,响中初成;一九七一,高中并行;教质良好,不忘校训:严谨精深,团结奋进;英才辈出,远播盛名,近年高考,上线递升,远乡学子,仰慕投奔。平仪公路,穿镇通行,东连达渝,直通坦平,西通仪陇,朱德故庭。下河碑弯,建起电站,水位上升,瀑布不存,滩响作古,焕然新城。
     改革开放,跨越提升:城镇建设,三水延伸;七桥飞架,通行便顺;老街后侧,新街辟成,小学南迁,场阔楼挺;六岸一路(注13),十街并进,高楼拔起,貌似县城,旧镇卅倍,名实大镇。超市店铺,栉次比鳞,八方商贾,往来集云,商贸发达,产值腾升。
     人文历史,悠久丰盛。清代中期,楠木场人,大川揭杆,反抗清廷;檬子垭前,斩恶祭旌,岩壁留印,大刀血影;名冠川陕,白莲首领(注14)。余难尽述,口碑留名。
    风景优美,众多名胜:石猪拱财、龙角朝阳、雷破石立、拱桥泛月、竹山晴岚、响潭秋月、猫岭朝曦、二龙腾飞(注15)、嘘风泉韵、五坝春晓、双山夕照、龙岩烟雨、帽盒八角、些缝顿兵(注16),南黑元福,景点添新,乡村旅游,引人入胜。
    响滩城镇,全县盛名,省级模范,示范小城(注16),可喜可贺,宏图飞腾!
    簡述古镇,前世今生,若有遗误,知者指正。

附注:
注1:指原黄桷树滩。
注2:指原响滩、黑水、南风、福申、元沱、大寨、金龙、六门8乡
注3:指2020年(农历庚子)5月原南风、黑水两个行政乡和原福申乡所属的万安、永安、玉峰三个行政村划归响滩镇,加上原响滩、元沱两乡共四乡三村,为名符其实的大镇。
注4:古镇沿黄桷树滩以上的仪河西岸修建。
注5:指镇东头的关帝庙。
注6:新中国成立后,大地主张俊甫的住宅收归国有,1953年响滩区公所在这里成立。
注7:指原中街张宅大门前街道上行石梯左侧石壁下的土地小庙。
注8:指旧时响滩开明经商的实业家主罗刚的宅第,解放前,中共川东北地下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杨成美(后为达县地区专署专员),在地下工作中常在此落脚,受到罗刚的暗中支持与保护。
注9:指中街后面的文昌宫。
注10:指禹王宫。
注11:山营,指营山县
注12:原楠木桥是瓦木结构的廊桥,两边有外伸S形屈臂栏杆和坐台板,可歇息、乘凉。新场又叫楠木场,沿斜坡而建,有多级上行的石梯。
注13:三水六岸一路:指注入响滩的巴河、仪河下游及交汇流入的蒙溪河上游,三河各有两岸共六岸。三段河流架桥七座以上。一路指平仪公路。
注14:指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川陕农民运动首领之一,巴州鼎山乡四甲楠木场帽盒山八角石(今平昌县响滩镇龙岩村)农民鲜大川,生于乾隆年间(具体年号不详),卒于嘉庆五年(1800年),农民义军组织白莲教“巴州白号”创始人之一,被教众呼为“副元帅”,后分兵为主帅。(详见《分享巴中·平昌人物·白莲教教首鲜大川》)传说鲜大川率众起事时曾在檬子垭山岩前斩杀恶霸祭旗,岩壁上映有斩杀恶霸的鬼头刀血影。
注15二龙腾飞又名“二龙争道”。
注16:指墙阳坪帽盒山八角石,是反清农民起义守首领鲜大川的出生地:些缝洞又叫韩家洞,是鲜大川起兵反清顿集兵器的洞穴。
注17:详见网络文章《四川巴中平昌数一数二的大镇,位于两河交汇,是省试点小城镇》:响滩镇是省级模范小集镇、第二批省级示范小城镇之一;本文中所述大部分风景名胜也源自此文,在此谨向此文作者致谢!
作者附注:原著文章,若需转载,请予注明!
                          2013.8.29初稿
                         2020.9.7修改
                      2020.9.16重新修改

发表于 2020-9-16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墙阳坪帽盒山八角石,是反清农民起义守首领鲜大川的出生地:些缝洞又叫韩家洞,是鲜大川起兵反清顿集兵器的洞穴。
就是那地方的农民义士,起事抗捐税过重。川剧曾如此唱:“四川北道保宁府巴中县鼎山乡楠木场帽河山下哏石盘挖断垭泻风洞人士——鲜大川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3349bia0nhqihx3kk3ki.jpg
鲜大川起兵反清屯积兵器的些缝洞(韩家洞)
鲜大川老屋_conew1.jpg
鲜大川老屋
鲜大川墓_conew1.jpg
鲜大川墓
(以前图片引自网络)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教书的 发表于 2020-9-16 19:27
指墙阳坪帽盒山八角石,是反清农民起义守首领鲜大川的出生地:些缝洞又叫韩家洞,是鲜大川起兵反清顿集兵器 ...

谢谢朋友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20-9-1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2-2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