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二章 渝地圣境千古谜
9 长 江 三 峡
* 西 陵 峡
(1) 昔日险滩鬼见愁
三峡最险西陵峡 又名西峡与归峡
全长七十五公里 自西向东三段划
上香溪口至庙河 此段长十八公里
中由庙河至南坨 大约三十三公里
下南坨至南津关 该段二十四公里
昔日峡中河道乱 险滩无数水流急
西陵滩如竹节稠 滩滩都是鬼见愁
青滩泄滩崆岭滩 五大险滩最称著
西陵险滩望生畏 故有民谚代相传
打青滩 绞泄滩 祈祷山神保平安
泄滩青滩不算难 崆岭才是鬼门关
滩在崆岭峡东口 为三峡滩中之冠
崆岭空舲空冷也 巨石横亘江心间
水道分为南北漕 漕内礁石交错连
水道极窄激流涌 舟必空舲才能穿
船工至此感空冷 倍觉浑身透骨寒
滩心矗立大礁石 俗称对我来呼唤
舟对它去平安过 避之船毁人也完
相传龙宫三公主 思慕渔民来人间
她与李强结婚后 立志标清崆岭滩
投下宝珠作标记 险滩航道保安全
宝珠投下二十四 变作礁石很显眼
最险暗滩剩一处 没有宝石怎么办
公主李强双双跳 化作礁石立江面
即是险滩对我来 葛洲大坝高高建
此处险滩被水淹 江平水阔谱新篇
峡中胜景不胜看 兵书宝剑世代传
牛肝马肺扬天下 黄牛灯影多梦幻
西陵四峡有特色 宜昌八景巧夺天
(2) 孔 明 藏 兵 书
香溪直至青滩间 有段峡谷四公里
北岸峭壁悬山洞 洞穴有块兵书石
石下岩壁有石柱 犹似宝剑插江立
人称它是宝剑石 当年孔明过此地
身患重病命部下 将其兵书藏绝壁
诸葛一生血写就 下竖宝剑作护理
他怕后人生吞剥 不再研究新战术
以此激励后来者 孔明谆谆留遗嘱
一曰兵法在一心 二曰兵书总言固
三曰弃置大峡中 四曰恐怕有人误
称此兵书宝剑峡 亮死后有吴大官
派人登崖去取书 金色大字兵书现
有才者取无才亡 贪官吓得魂飞散
兵书实际是古代 葬品遗物藏悬棺
岩石崩落成宝剑 归州志载实可叹
唐雅州刺史王果 果见岩上物如棺
命人视之有碑云 欲坠不坠遇王果
三百年后重收我 诸葛神算有传说
后人称其棺木峡 如铁如瓦棺木色
其地也称铁棺峡 瓦棺峡名声赫赫
(3) 黄 牛 朝 暮 见
庙南宽谷黄牛峡 言上天然生影像
黑人牵着黄牛走 岸峡高耸好雄壮
由此得名黄牛峡 江流迂回涌波浪
舟行二日犹可见 行者歌谣荡峡谷
朝发黄牛暮宿牛 三朝三暮频回首
此峡黄牛仍如故 李白上三峡诗赋
一曰三朝上黄牛 二曰三暮行太迟
三曰三朝又三暮 四曰不觉鬓成丝
宋代大家欧阳修 黄牛峡祠更感触
朝朝暮暮见黄牛 陡使行人过此愁
山高更远犹见望 不是黄牛滞客舟
当年大禹治水时 五大星宿来阵助
土星化为大黄牛 犄角奋力推峡谷
峡道开出四百里 立下大功世称著
欢呼雀跃百姓们 船载二四头肥猪
赶来酬谢大黄牛 然而黄牛踪影无
只留影子在岩壁 大禹坚毅守此地
化为一个巨人影 巨影端俨嵌岩壁
百姓坐船遇风暴 就在黄牛山下游
搁浅变成中堡岛 二十四头大肥猪
变作礁石任水流 人呼为二十四铢
后人盖起黄牛庙 祭祀黄牛传千古
该庙传为鲁班建 址在黄牛峡南岸
孔明率军途经此 古庙破败感万千
亲自主持重修葺 题刻建庙意非凡
黄牛助禹开峡江 九载功成大贡献
不事斧凿显神功 顺济舟航只等闲
仅复兴之建其庙 号黄牛庙世代传
北宋时期欧阳修 被贬夷陵作县令
只信大禹开山岩 不信黄牛凿峡情
便改庙称黄陵庙 今存庙宇为明清
以及近代后增修 禹王大殿很威风
仿宋重檐歇山式 建筑进深面又宽
祀奉大禹各七间 上悬玄功万古匾
盘龙金底衬黑字 砥定江流是小匾
殿外右侧武侯祠 高悬云霄一羽匾
古六棱碑巍然立 殿后还有黄牛泉
茶圣陆羽鉴定为 它是天下第四泉
古往今来到此处 凭吊禹王代不断
明代学者王士祯 黄陵庙诗热诚赞
一言秭归来百里 二言突兀见黄牛
三言下水才朝暮 四言行人已白头
五言山川夔路险 六言疏凿禹功留
七言尚忆平成日 八言茫茫辨九州
(4) 流 水 若 鸣 琴
西陵北峰有清溪 北南萦绕三游洞
最后汇入长江水 江黄溪绿水分明
峰峦压岸东西碧 桃李临波上下红
色彩迷人下牢溪 古时居住一青龙
每年都去东海玩 不择路线胡乱行
常给百姓带灾难 狂风暴雨患无穷
鲧在这里筑石坝 困住山溪与青龙
大禹采用分流法 疏导治水放青龙
泄了石坝中积水 恢复山溪水流清
因此称为下牢溪 一囚一放大不同
一说吴刚在月宫 受罚砍树抱怨生
挥斧把月砍缺口 月有圆缺从此生
吴刚被罚下凡尘 押入水牢而得名
又有人说下牢溪 实际称作下捞溪
当年陆游泉修好 陆游高兴挥手时
腕上唐婉定情物 玉镯不慎掉进溪
渔翁自告奋勇下 捞出玉镯好欢喜
陆游题名下捞溪 日久脱字下牢溪
溪源大垭马家溪 还有牛坪小麻溪
二水汇于马头岩 清溪长五十公里
经三游洞入长江 清澈碧透极秀丽
水石相击如琴鸣 流水鸣琴石刻立
两岸峰峦对耸峙 飞瀑垂练更壮丽
竹木繁茂多胜景 一线天处很迷离
飞虹桥影雾中游 宝塔山顶有气势
溪入江口右岸有 十余作瓦屋憔立
为下牢戍下牢津 下牢关牢口旧址
宋代赵捰写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