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耗时4年打造《三国演义》的幕后故事,救场演员变成主角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鸿篇巨作《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由央视耗时4年打造,一经播出,轰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
1991年《三国演义》正式开拍,历经四年的拍摄,总投资1.7亿,其中1亿用于建造拍摄基地,7000万则直接投入拍摄费用,剧组动用了规模空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仅动用的群众演员就达到40多万人次。其中,在1992年拍摄“官渡之战”时,还动用了军队一个师的兵力,耗资40万元左右。后来拍的“火烧赤壁”时,剧中动用了九台摄像机和一架直升机,分别从水、陆、空三个方向同时拍摄,光动用有船只就用了72艘。大火烧掉50多吨木材,20多吨汽油和柴油。在当时这是一部耗资巨大的鸿篇巨制。为了把这部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搬上荧屏,剧组全体工作人员也是兢兢业业,为节省开支,所有演员拿到的片酬是当年全国影视界最低的,最高的一集只有250块。对此,唐国强曾笑称:“我们人人都是二百五”。
为了该片的拍摄,很多演员甚至长达两年都没回过家,一位外国导演来考察《三国演义》剧组后说道:你们才是真正在为中华民族而拍戏。在当时1987年的《红楼梦》,拍摄完成后,在日本每集版权能卖出1000多美金。而《三国演义》一经播出,日本人也想买下版权,制片人任大惠提高价格,报了美金1万多美金,没想到日方竟不砍价,爽快的就答应了。而日方为了引进《三国演义》光翻译费用一集就花了1万多美金。
在剧组开拍前,当时唐国强扮演的诸葛亮是最具有争议的,上面领导认为唐国强是奶油小生,这样的他驾驭不了诸葛亮这个角色,导演组力排众议,说服领导让其试戏,结果试戏也是十分成功,这才有了唐国强的诸葛亮,也因为这部戏成了唐国强演员生涯的转折点。
刘备的扮演者孙彦军刚进剧组时,他竞争的是曹操一角色,但导演王扶林认为孙彦军白皙英俊有书生气质,正是刘备的不二人选,于是就让孙彦军饰演的刘备,后来导演组还给刘备设计了各种不同的哭法,特别是在表演哭关羽时,孙彦军自己都快哭晕了,这让导演组对他的演技佩服不已。
筹备多时的《三国演义》拍摄时饰演孙权的演员却临时耍起大牌,多次找导演组理论要求涨工资,甚至在片场带情绪,拍摄不用心,即便是导演亲自示范,他仍无法达到要求,就在剧组急得团团转时,在一旁执行导演吴晓东引起导演组注意,于是让他饰演孙权试戏,就这样吴晓东的临时救场误打误撞眼睛的孙权,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切准备就绪后,导演组又犯难了,原来选定饰演曹操的演员也耍起大牌,一生气不肯来剧组试戏。
剧组没办法就找了鲍国安来试试,没想到鲍国安扮演的曹操演技精湛,眼神中的杀气与阴狠俱全,令人不寒而栗,那种溢于言表的得意于狂妄霸气十足,给这部剧的精彩程度加分不少,也留下了许多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话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