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离死还有多远?
黎智英被控于2017年6月,在未被挑衅的情况下,恐吓威胁记者称会“一定找人搞X你”。此前黎智英否认干犯“刑事恐吓”罪,而法庭裁判案件表证成立,但最终认定黎智英刑事恐吓罪名不成立。
周四是该案上诉最后一天,港府律政司当天表示,就黎智英刑事恐吓的“无罪”裁决,将根据《裁判官条例》第105条,以案件呈述的方式提出上诉。律政司指,由于案件司法程序仍在进行,目前不适宜就案件作进一步评论。 外界注意到,黎智英目前官司缠身,除涉嫌刑事恐吓记者外,还面临干犯国安法和其他5宗案件,目前已累计被控7项罪名。某种意义上,黎智英“脱罪”风波引起香港社会高度关注,和长期以来香港多有法官轻判暴徒不无关系。 据港媒报道,香港法庭本周三竟一连“放生”多名暴徒。2016年因参与旺角“暴动”被判入狱46个月的“占旺女村长”毕慧芬,2019年7月要求玛嘉烈医院发出绝食证明遭拒后,攻击一名女性安保人员,并拒绝向到场警员出示身份证,被控“普通袭击”和“阻差办公”两罪。但周三,毕慧芬最终被香港法官裁定两项罪名皆不成立。 卢锦玲和利尚寯,涉嫌于2019年9月1日发起所谓“机场交通压力测试”行动,被控在大围站外袭警。周三,该两人也被裁定罪名不成立。 还有两名男子在2019年“修例风波”暴力示威活动中,被发现携带危险器具,分别被控“无牌管有无线电通讯器具”和“持有攻击性武器或适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罪。周三,他们同样在庭上被“无罪释放”。 事实上,自去年6月“修例风波”以来,香港法官多次对暴徒“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判处无罪,甚至仅仅是百余小时的社区服务令;还有法官公开称赞暴徒为“社会栋梁”,并在判决严重暴力案件过程中,说出“也不算太暴力”等有损法官自身公信力的言论,令人质疑部分香港法官是否还能维持司法公正的底线。 此外,香港社会注意到,若由“处事不公者”任“刑事案件排期法官”,还会出现黑暴案件集中被交由明显“立场第一、公义全无”的法官去审理。而当前在此方面,香港并无相关监管机制,或会有损公众对香港司法机构的信心。 须知,“司法独立”不是“司法独立王国”,而香港法官如果太自我、太自大,那离“司法专横”也就不远了,再加上抗拒进行有关的宪制改革,抗拒香港社会对司法权力的监督,那香港的“司法公正”离死真不远了。 乱港分子谭得志再被拒绝保释 据港媒报道,乱港分子、“港独”组织“人民力量”成员谭得志涉嫌“发表煽动文字”罪,周四再被拒绝保释。 谭得志于9月8日在粉岭裁判法院提审,被控5项“发表煽动文字”罪及1项“公众地方作出扰乱行为”罪,并且不准保释。他于今日至香港高等法院申请保释,但被当庭拒绝。 本月初,谭德志被香港警务处国安处登门拘捕。他涉嫌于今年8月23日傍晚,在九龙湾港铁站外举行非法集结,期间他高呼“修例风波”期间的违法口号。警方随即举起紫旗,警告谭得志或违反香港国安法。
此前,谭得志也有过被警方拘捕的经历。7月,他被控3项罪名,包括1项“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1项“煽动意图”,及1项“公众地方行为不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