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墨黑纸白
一、崛起与崛起之际,这中间仍有很大的改善与进步空间
在不少吃瓜群众的心目中我们中国早已强大崛起,但实际上我们仍然在崛起的关键时间段,所以“高楼大厦”林立是真实的,真正掌握世界密码仍有距离。
对此次美国再次组建亚洲小北约,我们这里的解读,有官方性质的高度警觉,也有民间性质的再次破产论,但也不乏来自深度评论人可能成功的探讨。
从目前来看,这三种解读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就像十月惊奇一样,在今年仍然会有很多可能性超乎人们意料般发生。
毕竟特朗普被曝被新冠缠身之际,他仍然不忘让蓬佩奥准时赴约10月6日美国、日本、印度及澳洲外长的“四方安全对话”。
这四个国家能否代表亚太地区?在我们的吃瓜群众来看可能认为不足为虑,但从国际现实来看,这些国家也并非毫无力量,所以官方的态度是高度警惕的。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个从2007年就名存实虚的四国组织,在2020年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甚至被不断退群的特朗普坚定要求重新组群,不能小觑。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之所以之间这四国名存实虚是因为美、日、印、澳以前和我们中国的关系都处得相对不错,虽然有一些纠纷但很少撕破脸。
二、从确定名存实虚到可能名副其实,这中间的变化不可不重视
但今年情况大有不同,无论是美国的再度极限施压,还是印度的屡屡滋事,抑或澳大利亚放弃人畜无害的样貌,以及日本新任者的日美优先,中日其次论。
这些迥然不同的新情况,已经不能让我们再忽视所谓亚洲小北约一旦真正缔盟的新形势,我们需要思考十来年过去了,他们为何反而进入可能名副其实阶段?
以印为例,中国网评论部认为:印从冷战时期就坚持国家独立自主,奉行不结盟政策,非常警惕从属于任何外国力量,不太可能放下大国矜持沦为他国附庸。
而相关评论人则认为:印度虽然基本国策是坚持“不结盟”,但可能会因为很多外部因素而促进其放弃这个国策,甚至开始求结盟,以应对某些重大变故。
这两种解读都是对客观现实进行的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却迥然不同,到底是因为哪些因素不同了呢?纸白君难以细说,只能说太乐观和太悲观均不可取。
三、应对所谓小北约的新情况,认真理性对待很重要
太乐观了可能就忽视了像处理好印度这样不结盟国家的重要性,以至于它可能真的放弃原有策略毅然选择加入所谓小北约阵营。
太悲观了可能就懒得积极去处理让印度这样的国家继续更注重合作而非纷争,纸白君始终认为,我们不应该忽视相对穷却大的印度所能带来的破坏性。
我们的吃瓜群众们最喜欢说的话是,甭管他们组建什么联盟,反正我们就是打仗,都捐三个月工资……但问题是你要捐的可能是一辈子的工资及生命。
所以我们的官方从警惕的角度,是从更全面角度分析这些新情况,为的是避免更多的纷争,而不是陷入更多的纷争,这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进步才是最佳选择。
尤其像印度和澳大利亚这两个本身就不和睦的国家,竟然也可以席地而坐,把酒言欢,是什么促进了这个改变呢?又该如何瓦解或者说破局呢?
特朗普脱离新冠纠缠后,不仅完成十月惊奇,更是促进小北约,虽然成功还是失败目前仍未可知,但他竟还将对德国、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等地撤军。
他的指向很明确,撤军决定不是全球战略收缩,而是为了“为应对中、俄做准备”,这一些列动作必须值得我们理性应对,放弃前几年非理性的想当然。
四、我们外交方面的理性分析与应对才是可取之道
相对好的是,纸白君看到我国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的明确表态称:美国拉拢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组建反华小圈子,说明美国仍在奉行“冷战”思维。
他强调中国不惹事也绝不怕事,不会随美起舞。中国在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愿与美方共同推动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从这两段话中,纸白君看到了我们的外交方面对此事坚持了理性的态度与发言,不但认识到美国的冷战思维是真实且必须理性应对的。
同时面对美国的冷战思维以及一些列行动,依然坚持以与美方合作、稳定为大原则的中美关系促进,所以和平解决矛盾依然是最核心的方向。
虽然这些言论会让不少吃瓜群众们深表不满,但也只是因为这些吃瓜群众们第一不知道战争之苦,第二不知道战争对中国巨大损害,第三无知者无畏。
在纸白君近十年的撰文生涯中,一贯看法是我们在和平中不断的进步与不断的自我改变,以适应世界同时达到民众进步,除了这个方式,其它方式均很惨烈。
纸白君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看到事态的变化,并在事态变化中找寻到利好于自己的方式,和平解决分歧,以免在崛起之际再次错过人类的重大进步时代。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场战争都足以摧毁辛苦建立的文明与秩序,我们应珍惜并抓牢难得的和平以进步,尽可能改变被针对的状态,这才是崛起的要害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