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能听到一声道歉,还是挺难得的。
看看朋友圈微信群就晓得,谁都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谁都觉得自己特牛逼,谁都不愿意认错,道歉?那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人才会做的事了。
普通人之间尚且如此,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个人和单位,就更难把道歉二字说出口。
所以微博上有人讲:
能看到官方大大方方认错,说一句“我们错了”,也是很难得了。
他获得了1.6万次点赞。
比他点赞更多的,是金水法院的微博。
他们在凌晨1:49写道:
近日,我院执行人员对一名九岁儿童采取限制高消费的执行措施,引发广大网友高度关注。我们立即对案件进行了复查,现在,我们郑重地对大家说一声:我们错了!对未成年人发出限制消费令不符合相关立法精神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是错误的。我院已依法解除了限制消费令。我院就此错误向当事人和网友诚恳道歉!
……
两段文字,转发5233,回复8991,点赞8.2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看了下胡大总编15小时之前发的微博,三个数据分别是:
495,2680,1.3万。
跟金水法院之前基本0,0,0或者偶尔两位数的数据比,简直是网红天降的感觉。
古人果然没有欺骗我们这些小百姓啊: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还有网友质疑:
为什么道歉总是在深夜?悄悄地?
他的疑问,或许是对的,或许呢,是错的。
我自行脑补了一下:
昨晚,金水法院相关人员,从打字的到做决定的,都在为《致歉声明》字斟句酌。他们围在电脑前,看着WORD上出现的那些文字,集思广益,生怕再次说错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越来越说不清。他们或许有人晚饭都没吃饱,或许有人的老婆已经打了好几次电话,孩子还没洗澡呢……但没人回去,他们商量着,修改着,一字一句,看得仔仔细细。
有人说,“我们错了”这几个字,绝对不能少。网友最看重的,就是态度。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待到终于定稿,已经过了1:30,微博管理员迅速将内容打进编辑框,领导又来来回回看了两遍,才说,好了,发吧……
一发,即成爆文。
其实,重点不在于他们何时发,重点只有两个:
其一、他们必须要快速做出回应。
其二、网友热度未降,持续监督。
其中,又以第二点最为关键。
宪法里写得很清楚了: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为何要写进法律?
因为,人的天性,就是不喜欢被约束的。
法律只有被执行,才有生命力。
而监督者,正是网友们,记者们。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波哥谈古说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