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录《民间调查邛崃地名历史集》的索稿及回复
(一)
一名规划师
凡丁先生您好,我是一名规划师,在参与土陶村乡村规划的过程中,有幸拜读了您在麻辣论坛中关于邛崃历史的诸多文章。跟随您的文章探访了修路碑,古墓,竹叶寺,大通街,土地庙等历史遗迹,对我们的设计工作有很大帮助。希望可以求书稿一份仔细研读,我们也会用我们的方式为保护古迹尽一份力量,谢谢您的用心和对邛崃的热爱,让晚辈受益匪浅,也希望有缘可以去拜访您,看了这么多文章,在此先表示感谢啦。
2018年10月7日
(二)
一位邛崃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邛崃人,旧居毗邻逃命沟。小时候总喜欢围着放牛的老伯将牛儿赶进逃命沟的一处浅塘里,然后跟我们讲述曾经的故事,在那动乱的年代,人们如何借着沟边茂密的草木遮挡,逃出这硝烟。
也特别怀念奶奶临睡前的二十四孝故事,还有邛崃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可惜的是,书籍匮乏,而今记忆残缺不全,每每念此,惘然有失,得闻你在整理邛崃地名历史,特此恳求赠予电子文档,万谢!
凡丁回复
谢谢你喜欢地名历史和传统文化!
我的民间调查:《邛崃地名历史集》目前尚在校订之中,包括合作和搜集品、引用文和历史资料、佐证图片等在内,共约57万字,如今快要订稿了,等订稿后,我在第一时间发给你好吗?
现暂发来与“逃命沟”历史相关的:《夹门关旧事考》和《解析部分邛崃人对相关历史陌生的原因》两篇调查材料给你,供参考并指正!
关于“逃命沟”地名的由来
我仅见少量史料记载,收在《夹门关旧事考》中,民间尚未有所闻,希望您尽快整理出来后,我以“引用文”的形式收进我的民间调查《邛崃地名历史集》中,不是我想贪人之功据为己有,而是想让这件历史具体一些,并让它传承下去好吗?
例如已收进我的《民间调查集》之中的〈孔明庙的由来〉一文,便是数年前我到作者李正灵老师家中访问时得到的原稿,曾帮他刊登在一期《邛崃经纬》上,当时李正灵老师的身体己经很差,如今不知他怎样了。
相似的还有《临邛风物赋》,由于该《赋》涉及约两百个邛崃地名历史,且作者已经作古,于是我帮着做了一些注释。
凡丁
2020/3/23
(三)
梁晓静(外省网友)
对《大唐西域记〈序〉述唐玄奘南辕北辙至印度》的评论
这段历史最精彩,它承载了整个西部佛学文化发展史。由它我又联想到西游记,敦煌壁画等等。凡丁老师叙事层次清晰,语言严谨且高深,需细细研读,才能体会其中文字所带给我的无限乐趣。已转发到我的微信,并收藏。
研究史学兼地理学的学者,在我看来都很了不起。我深知:在这过程当中它不仅需要客观的实地走访调查(以史为鉴),更需要作者有超凡的书写语言的表现力及相当深厚广泛的学识。一般人是做不了此项工作的。敬佩老师!您多多保重!
凡丁回复
梁老师好!
我不是学者,只是一个民间调查者。
邛崃古称临邛县,临邛城始建于公元前311年的秦惠文王时期,历史上出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史记》记载全国绝无仅有的历史事件:汉文帝奖给佞臣邓通铜官山,允许其私自开采铸造铜钱,其合作者即富比王侯的卓王孙,还有卓王孙女儿卓文君,女婿司马相如。
卓王孙还“将铜官山麓买为陶铸之所”,司马迁由此产生“陶铸”一词,即冶铜铸钱的同时,进行陶器生产,乃至后来邛窑的彩釉瓷工艺领先于全国,影响到南北朝以后的全国陶瓷业,如今的邛窑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史载“卓王孙宅基方十里”,即现代邛崃城市范围。因明代发掘出的卓氏钱瓮“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脚有籀文,皆贮五铢钱,州人因建亭以藏之。”今名:瓮亭公园。
卓王孙在冶铜铸钱的过程中,还发明了“水鞲鞴(鞲鞴即活塞)法”工艺,即用水力代替人、畜力带动鼓风机进行冶铸。汉代人于是建:铁祖祠。“铸铁之家皆祠之。”
宋代,邛崃人将“水鞲鞴法”原理应用到盐井开凿上,发明:卓氏筒井。简称:卓筒井。清代自贡盐工采用此技术取盐水,卓筒井深度可达千米以上。
另外还有:
西汉易学家胡安和严君平、唐代火井县令—天相学家袁天纲、出版家韩醇、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临“邛道士”杨通幽、五代才女—戏剧《女状元》原型的黄崇嘏、宋代鹤山书院始创者魏了翁、道教太极图发明人张行成等。
古临邛还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和石油的地方,三国蜀汉丞相往视时,改以陶管和石槽引用天然气煮盐。并以竹筒盛装石油当火把照明,其记载从汉至宋历代不断。最近的调查,还发现古火井和古油井的遗迹。在历史上的火井县(注)范围内,最近两位农民分别打机井,居然先后打出了天然气,其深度都在110米左右。
注
火井县:火井地名起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6年),其地在秦汉至南北朝为临邛县地,因盛产盐、铁,并以天然气煮盐,隋炀帝大业12年(616)特划出建制火井县,直属益州—即成都。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84)撤销火井县,其地域复划属临邛县,建县共668年。
以上是我数年来热衷于对邛崃历史文化调查的理由,想给家乡后人们留下一点东西,因而放弃了对“新浪博客”的打理,前段时间发现,过去所发材料都被删了,管它的啊!
数年来我对邛崃地名历史文化的调查,共积累了五十多万文字,现趁着新冠疫情期间未出门正进行校改,待修订完后我发一份电子文档与你好吗?
凡丁
2020/4/1
(四)
耗子の猪问:“能找您要一下您写的邛崃民间调查的书吗。谢谢您。”
凡丁回复
你好!
我不知道你是否邛崃人,但是谢谢你喜欢邛崃地名历史和传统文化!
2019年6月以来,时有部门或读者个人索要《邛崃地名历史集》,此前该《集》不到40万字。为了对当代和后世读者负责,起到“引”和“用”的作用,早就想认真进行梳理校订,但因俗事太多,又时有新的调查线索和补充材料,只好一拖再拖,目前尚在校订之中。
校订版内容包括:合作文、搜集品、引用文,并增补历史佐证资料、图片等,预计约60万文字。由于付印非易事,我未打算过出书,订稿完毕后,我在第一时间发电子版给你,其它需要的部门或个人,亦一视同仁发给电子版文档。
如果你急需要你想了解的某些材料,又假如有的话,我可以抽取出来,经校订后你可先睹为快,因为,过去有几个这样的先例!
2020/7/29
(五)
土生土长的邛崃人
您好,我是土生土长的邛崃人,无意间在搜索邛崃历史的文章时看到您的帖子,想跟您要一份《民间调查邛崃地名历史集》,谢谢您。
回复
2019年6月以来,时有部门或读者个人索要《民间调查邛崃地名历史集》,此前该《集》不到40万字。为了对当代和后世读者负责,起到“引”和“用”的作用,早就想认真进行梳理校订,但因俗事太多,又时有新的调查线索和补充材料,只好一拖再拖,目前尚在校订之中,并采取:一边校订,一边发于邛崃麻辣论坛,通过读者检验的办法。
如果你急需要你想了解的某些材料,又假如有的话,我可以抽取出来,经校订后你可先睹为快,因为,最近就有几个这样的例子。
待全部校订好后,我在第一时间发全版文档给你好吗?
校订版包括:合作文、搜集品、引用文,并增补历史佐证资料、图片等,预计约60万文字。
2020/9/6
(六)
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
凡丁老师您好。
我是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于今年8月至邛崃旅游,对临邛古城的历史格局非常感兴趣。随后在《邛崃麻辣论坛》上找到并阅读了您的发帖,收获颇丰。
由于网页分页,材料搜索特定地名有些不便,可否请您赐阅:《民间调查邛崃地名历史集》?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和细致考证,也希望该书能尽快出版,让我们看到临邛版的《成都街巷志》!
顺颂秋祺
高雅
2020年8月19日
凡丁回复
非常欢迎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同学到访!由于少有时间打开QQ邮箱,才刚看到你的留言,迟复致歉!
2019年6月以来,时有部门或读者个人索要《民间调查邛崃地名历史集》,此前该《集》不到40万字。为了对当代和后世读者负责,起到“引”和“用”的作用,早就想认真进行梳理校订,但因俗事太多,又时有新的调查线索和补充材料,只好一拖再拖,目前尚在校订之中,并采取:一边校订,一边发于邛崃麻辣论坛,通过读者检验的办法。
如果你急需要你想了解的某些材料,又假如有的话,我可以抽取出来,经校订后你可先睹为快,因为,最近就有几个这样的例子。
现暂发给你已校改的:《明清临邛城的格局和坛祀》和《南方丝绸之路调查专辑》及《临邛八景专辑》,待全部校订好后,我在第一时间发全版文档给你好吗?
校订版包括:合作文、搜集品、引用文,并增补历史佐证资料、图片等,预计约60万文字。
2020/8/30
当我把赶紧校订的《古临邛城相关历史专辑》发与她(或他)后,收到如下回复:
非常感谢您提供的宝贵资料!您的仔细核查与认证考证的精神是激励我努力学习的动力。
阅读专辑及资料后有两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1)关于临邛街巷格局:我在清•嘉庆《邛州志》中看到街巷格局的描述为(街七巷九),与清•康熙年间“街七巷十”的描述有所不同。
2)关于小南门的位置:在历史保护规划中看到两个位置,不知应以哪个为准,其一位于文庙街与南环路交叉口,其二位于小南街与南环路交叉口(附图如下),我个人倾向于位于2位置,小南街或许以此得名。
她如此认真,我也认真回复道:
1、关于临邛街巷格局:两个都正确!只是《康熙志》中的“后街巷”到修《嘉庆志》时,“后街巷”已更名为:善政街,原先的“善政街”又更名为:学道街。
2、关于小南门的位置:“文庙街与南环路交叉口”是大体位置,小南门西距约200米。准确名称是:朱水碾。俗称:五指路口;而“小南街与南环路交叉口”处是精确位置!
2020/8/30
(七)
古代美
凡丁不愧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前辈,为了挖掘、传承邛崃历史文化,您做了人们难以做到的事情。为您点赞!
(八)
高义奎
凡丁好!阅读了你的大作,很安逸,内容既专业又丰富,这是你的心血凝成,是对邛崃的极大贡献。收藏了,谢谢!
2020/9/21
(九)
罗友伦
1、凡丁好,这次所发《关隘路桥水利合辑》和上次所发《什方堂地方历史合辑》均已收到,谢谢。两辑收集整理不易,其辛勤付出可想而知。特别是凡丁的执着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尤为可嘉。两辑存史价值不非。可喜可贺。建议找陈瑞生通过文史资料刊发更好。
2、对《邛崃的桥故事》及《屈巷子》留评:
凡丁所云,可谓失去的记忆。但正是这“失去的记忆”,一旦被重拾整理后,即能够彰显邛崃深厚的文化底蕴。凡丁正是一位乐此不疲,重拾邛崃记忆的传承和守护者。精神可嘉,我为你为守护和整理邛崃文化的执着点赞。辛苦了,凡丁。
2020/9/21
凡丁回复:古代美、高义奎、罗友伦 三位老师
谢谢鼓励。
随着高龄老人逐渐离世,可供挖掘的题材越来越少,能够说得清楚历史的老人更少!不过我的调查文稿(含引用文)还是积累到60多万字。
期间时有单位及部门或读者索要拙作,都声称是地地道道的邛崃人,而且热爱邛崃历史。由于未经校订,深恐谬种流传,为了对当代和后世人负责任,早就想认真进行梳理和校改,但因俗事太多,老是静不下心来,只好一拖再拖。
今年八月份以来,又有几人索要民间调查《邛崃地名历史集》拙作,有的急着要全集,有的要专题,虽然都是以个人名义索要,但从交流反馈的信息看,其中有旅游局、老干局和规划局等部门的。我只好将同类题材归类校改后,以“专辑”形式陆续发给他(她)们。
凡丁
2020/9/21
(十)
马湖小学教师:
我是马湖小学一名教师,很久以来一直在麻辣论关注您的文章和开创的田野调查。目前我校在做一个成都市级教育课题《发掘农村资源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研究。我们很想从您的《邛崃地名历史集》找到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以增加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故想得到你的巨著《邛崃地名历史集》文本。
如能成美,感谢不尽。致敬。
回答
老师你好!
近日忙于他事,今日打开邮箱方见你的邮件,迟复致歉。
获知你校正在做《发掘农村资源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教育课题研究,以增加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我感到非常高兴。
特发来拙作:《民间调查地名历史集》、《回忆录》和周开良作《油榨乡堰平村志》三个文档,如果你校能从中选取一些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孩子们能认识邛崃并传承家乡历史的话,我深感荣幸!
凡丁
2020/11/20
(十一)
为临邛书画院创作历史长卷《临邛八景图》索要有关资料建议
1、通读民间调查:《邛崃地名历史集》,将古临邛历史文化了熟于胸;
2、古《临邛八景》中的:南河渔唱、崃岭朝云、书台桂影、易洞秋风、翠阁秋阴、䢺水寒雁、琴台夜月、万石农耕,都在以南河为横向的一河两岸上。
3、临邛旧八景,只是基本和应当表现的内涵,还可结合现实,表现新八景中的:“洄澜倒影”和“文笔擎天”景观,以及:拦江堰。
4、推而广之,可以表现临邛城西门城楼的《瑞蔼云吟》匾,和小南门聚奎楼的《文笔擎天》匾,以及唐代始建的文庙。
5、还可以表现:邛窑、晋代始建的铁祖祠、金牛庵、南河古码头水运、宋代建的南楼、白鹤山下的鹤山书院、葫芦湾“尖山子”上的“古蜀身毒道”即:南方丝绸之路,并且在“万石农耕”景观中添加严君平墓。
凡丁
2020/12/3
附录:
邛崃市委召开专题会议
来源《醉美邛崃》微信公众号
10月20日下午,市委书记王乾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专题研究中心城区旧城更新整体规划及一河两岸提升城市设计方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林,市委副书记章建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海波,副市长杨敏、赵波以及相关部门、镇街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汇报了邛崃市中心城区旧城更新整体规划及一河两岸提升城市设计方案。与会人员围绕城市有机更新、消费场景升级、片区打造经营、古城格局定位等进行了发言。
王乾在讲话中指出,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并形成了相关规划方案,希望相关部门通过规划对邛崃本身进行再认识,对今后的方向进行再思考,依据邛崃自然文化资源禀赋以及空间发展可能性,经营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努力在成都平原呈现不一样的城市风貌形态,实现“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
王乾强调,在城市设计规划中要注重城市演进逻辑,以交互和裂变的视角,来分析古城与新城融合关系,思考城市从哪里来,走向何方。要注重空间逻辑,研究好山水塔城的空间关系,从景观的定位与功能上为城市发展赋能。
要注重发展逻辑,通过提升城市魅力,带动城市活力,增强城市实力。要注重政治逻辑,找准邛崃在“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构建辐射雅安和康藏地区的支点,争取更多资源政策的支持。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一河两岸,特别是回澜塔片区和河滨路周边街巷肌理和人文资源的梳理,以保护与传承为出发点,营造高品质消费场景,展示好古城遗风和城市品位;要配合好设计单位各项工作,结合规划主动编制工作计划和工作机制,形成良好工作格局,推进城市加快更新。
王林指出,要加强对古城古镇的研究,围绕宜居生活品质提升,不断提升山水、文化、历史的体验性。要认真梳理城市脉络,探索旧城与新城的空间格局关系,在全域空间规划中找准邛崃定位。要加大对“一河两岸文旅融合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实现区域功能错位整合提升。要固化格局,明确重点,实现规划成果的运用,通过规划大讨论等形式,协调衔接完善规划设计方案,以高质量城市规划指导好下一步工作。
凡丁留评
完全赞同本届政府对《中心城区旧城更新整体规划及一河两岸提升城市设计方案》的思路,真心地“希望相关部门通过规划对邛崃本身进行再认识,对今后的方向进行再思考……以保护与传承为出发点,展示好古城遗风和城市品位……认真梳理城市脉络,探索旧城与新城的空间格局关系,在全域空间规划中找准邛崃定位。”
2020/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