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乌利文公司和怀表
家父手中有块瑞士乌利文公司(J.Ullmann&Co)生产的14k金怀表,编号:39744,这是曾祖生前所用的。曾祖母(杨老太)侍奉曾祖上山后,在离开汉口返上海时,将此表特意留给家父,是给爱孙的一个念相。
在《巍巍汉阳树-记怀清斋主人张仁芬》中提到过这块金表,同时附该怀表的照片。书中这样写道:“侧室杨氏一直侍奉到最后,直到葬礼等后事全部完毕,她才去上海生活。杨氏是苏州人,很善良,没读多少书,也没有孩子,张仁芬已将早些年在上海买的房和一笔钱留给了她。杨氏离汉时,将怀清斋主人生前使用过的金怀表,留给爱孙作纪念......”
家父姓张名世模字范民,1912年生,2012年卒,享年100岁。这块表在家父手中珍藏了七十七年。这七十七年来,沧海桑田风云突变,金表走时准确,珍藏始终如初。
这块J. Ullmann(乌利文)公司制造怀表,是一块三问打簧带有60秒独立计时的14k金怀表。表盘机芯前后均有玻璃护佑,该表做工精细,所雕刻图案清晰,功能照旧(内外盖上均有)
家父曾说过,瑞士乌利文公司成立时间较早,大约于清·同治年间,史料上有18*3年成立的记载。因,未知具体时间,还跨度于十三年,有的待继续考证。按同治(皇帝)在位十三年时间推算,即:同治元年(1862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该公司成立时间在这十三年中的某一年。网上资料说该公司成立于1893年,看来不准,而且有失偏颇。 资料还说这公司在香港、上海、天津设有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地址:香港分公司地址:香港女皇路74号、上海南京路564号、天津分公司地址:天津市法租借内,这倒和家父叙述的位置相吻。
有资料记载:进入十九世纪以后,中国钟表消费者的群体(达官贵族、皇室及富坤)进一步扩大,对钟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日趋完善,这种为“中国市场”专门制作的钟表,在钟表业逐渐以销“中国钟表”为的主流。“中国表”在十九世纪的欧洲,称得上风靡一时。这时的“中国表”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对钟表个体要求大或巨,而是转向小巧玲珑的怀表为主。其主要的输出国不再是英国,而逐渐变成了瑞士。瑞士各贸易公司和厂商采取了各种措施扩大影响,逐步占领中国市场。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博维三兄弟中,最小的弟弟爱德华•博维(Eduoard Bovet)来到广州,曾在一家英国贸易公司的办事处工作,他发现为迎合东方人口味,所制作的钟表在这里非常受欢迎,于是他和两个哥哥一起于1822年成立了自己的钟表贸易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博维公司”发展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钟表贸易公司。1830年,“博维公司”又在广州设立制作工厂,规模进一步扩大。即使是在鸦片战争爆发期间,公司的业务也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1840年(道光二十年)瑞士博维兄弟(公司),率先引用中国名称注册商标,以“播喴”为自己的产品命名,此后其它公司亦纷纷效仿,很快出现了“怡嗱”、“有喴”、“利喴”和“乌利文”等公司名称。
独具慧眼的乌利文公司,除专为清廷官员打造(怀表)外,还特意打造出几款值得收藏的名表。这些名表在社会上称为“三问”(打簧报时)和“八大件”(指机芯由八块构件组成)。八大件的机芯部件上印刻有“乌利文”中文或英文字样,印刻中文字样的表尤为名贵。生产“八大件”主要取悦、迎合国人喜爱这“八”,这个与“发”字的协音。
家父还说过,瑞士乌利文公司,不光生产的挂怀表好,其公司本身就是一个谜:在它红火几十年后,于1932年突然消失,而且消失得无形无踪,很快蒸发出人们的视野。
恪守“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曾祖,一生生活极其俭朴,不太会为自己喜好去买奢侈品,是官场、工作上的需要,还是一次例外,或者是同家中的收藏品一样,存在实际收藏价值(而买),在此这些均不得而知。
几十年来“乌利文”公司共生产了多少只怀表,一时难于查证,据所观察的资料看,我所见过,该公司最大生产数字的序列号是:N0: 501343。如果按照该公司生产经营六十年算,每年可生产 8356块。
眼下,哪里才是这块“乌利文”金表的归宿,是柏泉老家还是送万民伞的板浦或留靴的安丰?此事让我兄弟俩有点举棋不定。
下面看看史料及相关资料,对于乌利文公司,或许能有点进一步了解:
瑞士乌利文(J.Ullmann&Co)是家钟表公司,成立于18*3年,主要进军中国市场。为契合中国文化,其取了中国名“乌利文”,公司成立不久他们就在香港、上海、天津成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
瑞士乌利文(J.Ullmann&Co)在1910年左右收购了“播威”,并持续经营到1932年。自1932年,瑞士乌利文公司就结束营业,迅速销声匿迹,至今仍是个谜。
“乌利文公司”留下精品,即:“问表”和“大八件”至今受人追捧。“问表”就是能报时的打簧表,分一问、二问、三问;三问报时最细,自然也就最名贵了。“八大件”顾名思义,该表机芯由八大块组成,大八部件正面或旁边,刻有“乌利文”字样。刻有中文字的尤为较少见。目前能见到的,一般都存于藏家之手,很少有流于市场的,很珍贵,值得珍藏。“八大件”又分雕花、光板两种,这里要拿出来另讲:
早期,专供中国清朝政府的是雕花的“八大件”机芯,这类怀表在当时的天朝之国大受追捧,经常出现断货现象;故此,后期又追加生产了一批光板“八大件”机芯(机芯全是光板的,没有雕花刻字)。
雕花的价值要远高于光板的,不过不论是雕花的还是光板的好像都是有钥匙。另外,由于这类怀表当时是专供中国清廷的;所以国外很少,现在很多国外钟表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家,都想从国内再回购,相对而言,国外这类“八大件”怀表价格相当高;国内古董表市场,普通的“大八件”怀表价格一般在12000元至15000元;而绝版“蟹爪复式轮擒纵”(控制推动陀飞轮)“八大件”怀表价格更高,价格应该在六位数以上。
大八件怀表:独有定制+绝版技艺,专供中国市场的“大八件”怀表自身特色十分鲜明,拥有独特的制造工艺:
(1).独有刻度,为了迎合中国人的情趣,大八件怀表采用了白瓷大三针表盘、罗马数字或罗马数字与中文数字相结合的设计。
(2).八大构成机芯,大八件怀表的机芯用“八大部分组成”这样的工艺,是因为欧洲人发现中国人认为“八”字谐音“发”,寓意吉祥发达,故而将一贯的整体机芯分成八块。原本为了欣赏而刻意艺术化的机芯,现在成了大八件区别于其他怀表的标志,只要一看机芯就知道它是不是一块中国私藏。
(3).绝版手工錾刻雕花机芯,大八件的机芯包括前夹板和分体的后夹板等各个部位,凡直观可看到的地方,均采用了双刀雕刻的技法突出纹饰,而纹饰以外的部分(俗称地子)采用机镂工艺衬托主题。因此大八件机芯雕刻显得立体感十足,令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4).特殊“大八件”造型表耳(或称为吊环),不管是什么材质,银、金、珐琅或镶嵌珠宝表耳都必须是同样的有吊环的造型,由此能够很快将大八件怀表从其它类型怀表中区分出来.
(5).玻璃或金属罩(金属罩市场上很少见),“乌利文八大件”怀表有玻璃制的透明表背,当然也有不安装玻璃的,用一个金属内盖来保护机芯起防尘作用,这种金属的市面很少见。“乌利文八大件”怀表与传统怀表相比,这种机芯在风格上将粗犷与细腻有机结合,将中国独特的生活品位和审美意趣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非常值得收藏。
根据北京瀚海拍卖的一块金怀表,和曾祖的这块金表进行核对,两块表竟然一模一样,同样是一款三问打簧带有60秒独立计时,14k的金表,曾祖留下的这块陈色,远比瀚海拍卖的那块好。
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中这样写道:钟表在“国际各大拍卖会”上一直是不可缺少的拍品,并拥有一定的收藏群体,其中,中国市场表,因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精良的制作工艺,在拍卖会上越来越受到中外买家的关注,显示出了其蕴涵的巨大升值潜力。
中国市场表主要是指在18至20世纪之间,西方表厂专门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起初主要的销售对象是皇帝以及官员。这些钟表一般都具有装饰性的外观以及精巧的机械机芯,外观的表壳设计多数为圆形,也有扇形、果实、昆虫等奇特的造型。表壳的材料一般采用银、黄金或铜镀金。在机芯方面大部分采用了手工雕刻和鎏金装饰。表面时钟刻度多采用罗马数字,有的也采用表示中国时辰的汉字。表壳上有的具有不同主题的珐琅绘画,如人物、花卉、鸟兽等形象逼真的珐琅彩画等,有的在表壳的边缘镶嵌上圆润的珍珠或者是贵重的宝石。从这类表的特征来看,它们最能够表现中国人精巧与细腻的性格,所以如今也成为了国际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收藏门类。
在世界钟表拍卖的记录中,中国市场表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如1999年11月,安帝古伦在日内瓦举行的《日内瓦钟表艺术》主题拍卖会上,其中的87号拍品就是由Piguet & Meylan在1820年左右,为中国市场制作的心形怀表,不仅镶嵌珍珠、绿松石,采用珐琅工艺制造,而且具有音乐报时功能,当年以142.1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名列目前当今世界10大最高价怀表拍卖品中的第8位。
中国市场表近年来在国内的拍市上也有不俗表现。如2004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中,由瑞士表厂J. Ullmann(乌利文)制造的一只三问打簧带有60秒独立计时的珐琅画猎表,拍出了27.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今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中,一只制作于1907年,14K玫瑰金壳,六点位拨柄式报时启动装置,以蓝色珐琅为底色,前盖绘有中国官员肖像的14K金壳三问怀表,也以16.5万元的价格拍出。”在此,值得一提的几款值得珍藏的绝版表:
1)光绪24年珍藏款:此款瑞士乌利文(J.Ullmann&Co)大八件银壳怀表约产于1898年(为清.光绪24年珍藏款),壳体为0.900纯银,表壳、内盖等均有相应标识;同时此款非常稀少,瑞士乌利文(J.Ullmann&Co)大八件银壳配有原装钥匙,原装性非常高;国外已做洗油保养,机芯灵敏,运行强劲有力,非常值得收藏。(大表径:不含表把大表径55mm含表把大表径。)
2)绝版珍藏,瑞士乌利文大八件银壳怀表:清皇室御用怀表1898年清·光绪24年珍藏款,绝版双刀手工錾刻鎏金雕花机芯,55表径原装钥匙宜珍藏。
3)瑞士乌利文大八件银壳怀表(机芯印刻乌利文,非常少见)原装瓷白表盘,仅表盘最边缘微有缺口,无任何裂痕!原装梅花蓝钢指针!原装刻度!原装银壳!原装纯银表把!原装纯银把圈!原装钥匙——绝版瑞士乌利文双刀雕刻手工錾刻雕花全鎏金机芯,走时正常!表径55。这是块极罕超大乌利文三问大自鸣嵌石榴石银怀表,不含冠表径57毫米,生产时间大约于1920年。
物以稀为贵,现不管是三问、八大件或者普通的怀表,只要是乌利文公司生产的均值得收藏,而且升值空间可观;该表和本公司一样,是个故事众多,回味无尽,始终难于猜透,是个迷惑不解之谜,越这样,就越诱人前来追捧......
铜镀金珐琅围屏式钟,法国,19世纪,通高62cm,宽46cm,厚19cm。
铜镀金錾胎珐琅屏风式,呈半月形,色彩鲜艳,工艺细致。中间一段为方亭状,内安走时报时两套两针钟,表盘上只有时圈,没有分圈。可调节式珐琅圆摆。钟盘上有“J.Ullmann & Co. HongKong. ShangHai. TienTsin”字样,机芯后夹板有“EDAILLE DARGENT L.Martiet Cie 1889”厂标的圆形印记和“Made in France”的产地款识。可知此钟为瑞士乌利文贸易公司在中国经销的法国钟厂生产的钟表。铜镀金奖杯式寒暑三面表,法国,20世纪,通高70厘米,底直径24厘米。
淡黄色大理石底座上立连在一起的三块表。其中正面为单套两针表;左为风雨表,表盘上标有“疾风暴雨、风雨、天晴气朗、炎日、大旱”等,可通过盘中心的指针得知当前的天气类型;右为温湿度计,通过玻璃柱内的水银读取数字。三表上架一珐琅顶盖瓷瓶,底座及三表盘周围均饰以素三彩珐琅纹饰。正面表盘上有“ J .Ullmann&Co. HongKong. ShangHai. TienTsin”字样,为瑞士乌利文公司销售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