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 第六章》解引
永恒的、神秘莫测的道啊,那是天地之始,生育之门;神秘的母性之门啊,那是天地的根源,绵绵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有无相生、虚实相侵。人的一呼一吸,气便产生了,道的一张一歙,天与地被打开了。清气化升为天,浊物汇聚为地。这就是盘谷开天辟地故事的最早来源,盘谷大神即为谷神。 我想起道德经问世千年后另一位老人周兴嗣的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古人培养教育孩子从小养成思考的习惯,清清浅浅的天空,苍苍茫茫的大地,你们来自哪里?噢,宇宙是从蒙昧混沌里生出来的。太阳正了斜了,月亮圆了缺了,星星像卫兵一样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夏天来了又去,冬天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冬天储藏。每月余下的日子凑成一个闰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律吕来调节阴阳。六吕六律合成十二,故一昼夜十二个时辰里六个白天六个晚上,一年十二个月里一半播种一半收成,一半寒冷一半酷热。这些自然规律无一不是印证了道的规律:虚实相生、阴阳相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古人似乎在玄学上比我们今人走的更远。那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了,我们能日行千里,目暇百城,周遭物理、百务缠身。古人凭双足日行不足百里,山峻水险,坐以观天,立以察地,思维便从有限的空间向无边无际的天外延伸。今人多想的是生活的富足奢靡,古人在思考生存的道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活在无睱顾及的世界里,耳充目蔽,哪有时间去思考天地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