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07|评论: 1

[原创·图文] 坚守换来贫困村“蝶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财经报>第八版“三农”专刊
坚守换来贫困村“蝶变”
——记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财政局驻村第一书记李贞辉
作者:本报记者 张曦文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19-11-28
  图为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财政局驻谢家店村第一书记李贞辉在村民家了解情况。 资料图片
 第一书记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第一书记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应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统筹协调的工作本领、相互尊重的民主观念,以及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把心贴近群众,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群众才会用真心贴近我们。”谈起5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财政局驻谢家店村第一书记李贞辉动情地说。 连绵的阴雨天,让这个冬天愈显寒冷刺骨。连日来,李贞辉带着村“两委”班子穿梭在每家每户,为一年的发展算一笔“明白账”,并制定明年帮扶工作计划。每一天李贞辉的工作计划表都是满满当当的,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坚守,换来了谢家店村的“蝶变”。
脱贫是头等大事
■李贞辉到任后,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制订脱贫方案和规划,从基础设施改善、活动场地建设等方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2015年初到谢家店村时,李贞辉的第一印象就是基础设施落后。
 “交通、水利、广播电视设施基本没有或无法使用;村两委无办公场地,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只有站在山坡土坝上开;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群众还居住在土坯房中,部分群众没有安全饮用水;没有村级医疗站点,更没有派驻医生,群众基本医疗无法保障;没有主导产业,集体经济基本没有收入来源,属典型的‘空壳村’。”李贞辉回忆道。
“帮村民早日脱贫是头等大事。”村里的情况,李贞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此,李贞辉到任后,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制订脱贫方案和规划,从基础设施改善、活动场地建设等方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为了真正沉下去,李贞辉与村“两委”班子交朋友、掏心窝,虚心向村里的老支书、老干部、老党员和致富能手请教。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将他们反映的矛盾、问题和诉求弄清楚,然后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他们问题。
 谢家店村二社梁广泽一家三口居住在一处老旧的土坯房中,三间房屋中有一间已垮塌,另两间因年久失修、长期漏雨,随时可能垮塌。当年因指标有限,且报名期间梁广泽一家外出没报上名,无法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当时梁广泽找到我,拉着我的手反映情况,越说越委屈,竟然哭了出来。这件事令我深受触动,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坚持把安全住房作为驻村工作重点,现在全村贫困户都住上了安全房。”李贞辉说。
李贞辉将每周三定为第一书记值班日,在村委会接待群众来访,宣传各项惠民政策,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印制“精准扶贫帮扶明白卡”,详细记录贫困户情况及县级联系领导、第一书记、帮扶干部的联系电话,进一步增进帮扶人员与贫困户的联系。
 把脱贫机制建在乡村
 ■李贞辉明白,自己迟早有一天会离开谢家店村,建立起长效脱贫机制应成为帮扶工作的重点。
 脱贫了,日子好了,谢家店村村民依旧忧心忡忡:“书记走了,我们咋办?”
 李贞辉明白,自己迟早有一天会离开谢家店村,建立起长效脱贫机制应成为帮扶工作的重点,首当其冲的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在思想建设上,李贞辉始终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村“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树牢规矩意识、强化宗旨意识。
在班子建设上,李贞辉通过深入基层走访了解、摸排摸底,及时发现问题,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的契机,规范选举程序和换届纪律,向广大党员、群众宣讲换届选举工作纪律和政策法规,唤醒广大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参政意识,选出新的村“两委”班子。
在队伍建设上,李贞辉不断增强“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凝聚力,努力提升党员群众的信任度和拥护度,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普通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村务民主管理和村级集体事业发展的热情。
发挥产业增收的造血功能也是李贞辉着眼长远的重要举措。
2016年以前,谢家店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片空白,属典型的“空壳村”,没有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举步维艰。李贞辉多次召集村“两委”研究,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逐步走出一条“政府推动、市场驱动、集体带动、群众联动”的产业扶贫路子。 李贞辉带领村“两委”在村里实施土地流转,实施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项目,成立蓬安县金溪镇谢家店股份经济合作社,逐步将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纳入合作社。以“蓬安县金溪镇谢家店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载体,建成优质核桃种植园,在不影响核桃树生长的前提下,在种植园中间种蔬菜、花生等矮杆作物,逐步形成林下小家禽规模养殖。仅2018年,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获取工资性收入6.5万余元,农户流转土地获取租金11万余元。预计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将实现年收入15万元以上。
扶上马 再送一程
 ■谢家店村于2017年12月通过各级验收,退出了贫困村序列。“但驻村帮扶工作,我们没有松劲。”李贞辉说。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希望能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9年基层工作经历,对于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有信心;作为财政局的一名党员干部,能够参与脱贫攻坚,是莫大的光荣,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这是李贞辉驻村的初心,让这个“80”后第一书记坚守于此。
 谢家店村六社大部分居民住在半山腰,山上是土地,山脚是农田,由于地势险要、位置偏远,一直没有村道公路,群众生产生活只能靠肩挑背驮。
“要是能修一条社道公路就好了!”这是六社群众最大的期盼。了解情况后,李贞辉向上级扶贫主管部门争取资金,多次召集社员群众开会讨论,并通过全村群众大会表决,于2017年底完成了社道水泥建设。
“还记得路修好后,六社贫困户祝继敏邀请我到他家吃饭。他的妻子唐碧珍高兴地说:‘今年养的6头猪,一下子卖了4头。以前没有公路,猪运不出去,没人买,现在可好了,明年还要多养些猪、鸡和鸭,我对脱贫致富有信心!’”李贞辉说,这使他意识到,扶贫项目资金要用到“刀刃”上,让每一笔资金都用到群众需要的地方。
如今,村里建成了村委活动室、添置了桌椅,村“两委”有办公场地,党员有活动阵地;通过发展核桃产业园,成立了村集体专合社,脱贫户入股分红,集体经济组织有收入,入股群众得实惠……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让李贞辉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也让他对“第一书记”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书记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第一书记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应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统筹协调的工作本领、相互尊重的民主观念,以及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李贞辉说。
通过扶持,谢家店村所有贫困户已于2016年脱贫,谢家店村也于2017年12月通过各级验收,退出了贫困村序列。
“驻村帮扶工作,我们没有松劲。”李贞辉说,目前处于巩固提升阶段,依然把贫困户脱贫后有稳定收入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做到既有长远规划,也有短期见效快、收益高的帮扶措施,千方百计保障贫困户有稳定收入,确保不返贫。通过低保、低保兜底等政策途径,保障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有稳定经济来源;建立贫困户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土地、资金入股等形式,保障贫困户收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坚持扶贫又扶志,从思想上激励他们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贫困户在脱贫致富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