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纪委:耍官威最多痛快三分钟,后果让你后悔半辈子我是公务员 今天
 
 最近,一些干部的负面新闻收到人民群众的严厉批评和强烈抵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万不可如此,定要时刻牢记初心,牢记人民。接下来,小公哥就带大家来看看那些不能做的事儿!
 
 
 来源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央视定调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
 
 从政先正身,做事先做人,有权莫任性。
 
 详情戳下方视频
 
 
 
 最近一些干部的负面行为上了热搜,受到人民群众的严厉批评和强烈抵制。
 
 身为党员干部,看到这些翻车教训,更要警醒起来、告诫自己: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我要求,千万不要成为群众不欢迎的那一类。
 
 日常工作生活中,有一些行为,群众非常反感,绝对不要做:
 
 ▎不要一遇到啥事,脑子里第一反应是“找熟人”。
 
 这是人情社会的惯性思维,一个时期、一些地方,确实好使。但随着社会的规则意识越来越强,舆论监督越来越厉害,想拿人情开制度的口子,只会越来越不好使,风险也越来越大。
 
 党员干部更要做出表率,带头遵规守纪,守护规则的神圣。
 
 ▎不要用“我认识你们领导”来压人。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你若违反规则,认识谁都没用。
 
 图片
 
 ▎出门在外,不要把“知不知道我是谁”挂在嘴边。
 
 人民群众质朴得很,只管你占不占理儿,不管你是谁。真让大家挖出你是谁,麻烦更大。
 
 规则已经写得很明白,你是谁很重要吗?
 
 图片
 
 ▎不要随便给同事、下属打招呼。
 
 共同维护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大家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有严峻疫情要防,有民生难题要解决,携手作战攻坚克难,何必为了自己享受一点小特权,给同志挖大坑?
 
 ▎不要“不拘小节”。
 
 党员干部身份特殊,一言一行都被群众盯得很紧。最近各种翻车事件都表明,耍官威最多痛快三分钟,后果可能让你后悔半辈子。耍官威,官耍没。
 
 言行修养都在平时,小节不守,大节必失。等出了事再拿“一时冲动”当理由,晚了。
 
 图片
 
 ▎ 不要动不动一副“我是个官”的做派。
 
 当今中国,平等意识早已深入人心。官老爷架子不会把人吓跪,只会招来唾沫。
 
 ▎不要把精力都花在“官场哲学”上。
 
 网上有人在讨论,如果我是“卢书记”,接到领导这种电话怎么办?怎么照顾领导的面子?怎么才能不得罪领导?
 
 规则在那里,其实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还真有人在怎么讨好领导这方面“下苦功”。本周播出的反腐专题片《清流毒——云南在行动》曝出,在秦光荣身边,就围绕着一群“官场哲学家”:有人为了和秦光荣套近乎,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研读曾国藩传记;有人为生病的秦光荣按摩、捏脚;有人专程请厨师为秦光荣做菜……
 
 图片
 
 你八面玲珑、圆滑油腻,讨好了领导,最终却得罪了群众、辜负了党组织。你与你讨好攀附的人,一损俱损。
 
 不折不扣守规矩,踏踏实实做实事,兢兢业业为民谋福利,自会有你的一番天地。
 
 ▎不要忘记党的执政基础。
 
 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把自己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做群众的干部,不受群众欢迎,有啥前途可言?
 
 ▎ 不要忘记初心。
 
 入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要变成了为个人谋特权。
 
 ▎不要觉得别人的教训事不关己。
 
 每一次事件、每一个通报、每一起案件,都是响在我们耳边的警铃。认真对待,深刻反思,想想自己有没有做过群众不喜欢、不欢迎的事。
 
 以上十条,只是举例,要做一名群众欢迎的党员干部,非苦苦修炼不行。
 
 若要问,标准咋那么高?
 
 没错,对于党员干部,标准就是高,要求就是多,规矩就是严。特殊材料制成的队伍,只有够硬,才能打硬仗。
 
 时刻牢记,公仆一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双胞胎一个考上清华一个考上北大
 
 因为爸爸对他们做了这件事!
 
 点击查看视频
 
 
 
 
 
 
 往 期 热 文
 
 ●要干就好好干,不想干就滚蛋!
 
 ●中央纪委官媒怒批:微信群泛滥给党员干部带来五种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