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242|评论: 7

[原创·贴图] 斋公坝遗迹寻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听人说在济川境内疑似发现有一块斋公坝的古碑。
斋公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据说这块碑可能就与斋公坝有关。
听说是过去的古碑,自然忍不住心生好奇,几个人相约一起前去寻找那块古碑。
据县城不远,很快就在锁水村找到了那个位置。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山包,长满了杂乱的草木,据说这里原来有一处道观,名叫锁水观。而这一代就是我们所要寻访的斋公坝。
济川锁水村这一带,地势平坦,几乎一马平川,眼前这微微隆起的小土丘,在我眼里根本就称不上什么山包、山丘的名号。问当地老人,他们一直都叫这里锁水观。但问起斋公坝的地名,却少有人知。
从字义上来理解,所谓斋公坝,斋公应该与道士僧尼有关,坝则好理解,因为锁水村这一带,地势平坦,称之为为坝,是最贴切不过的了。过去人们也把这一带称为济川坝,现在我们知道的向家坝也在这里,所以叫坝的地方,都是很平的地方。

114420qck3e1zp0ll1wzce.jpg

济川地名的由来,我没有找到古籍资料记载,不过济川这个地名,在我们营山县志上却早有记载了。济字的本意是过河,渡过的意思。川的本义是河流、水道。大凡有河流的地方都会有平地,所以“川”又指山间或高原上平坦而地势低的地带,即平川。我们营山之所以称为营山,就是根据我们多山,山多若营垒而得名,而济川朝骆市小桥这一带,则是夹在两面群山之间的呈东西走向的一个平坦缓冲地带。这也是我们营山境内少有的平坝地带,习惯上我们都称之为平坝区,算是最好的宝肋肉米粮川了。在古时科技落后,一切都只能依靠人力劳作生存的原始农耕时代,象济川这样的平坝之地,应该是人们生存居住的最理想之地了,所以从这点来说,济川这样的平坝之地,也应该是古时人们最容易长期生活居住的地方,自然应该留下了很多古代的遗物痕迹。
在明代的时候,我们营山的户籍管理最开始划分为万善、普安、长乐三里,后来又增加辅政四里,天顺之后,又增加一丰泰里。其中最老牌的万善里,就是指的县城济川这一带平坦区域。
经过济川境内的主要水流也就是所谓的“川”,其实并不大,就是我们营山河。除了这条主要河流外,在锁水村与向坝村之间,还有一条小溪流,县志上记载为鹁鸽溪,“治东,发源走马岭,下入观音桥河,流水磨滩。”
当地老人说,过去这里修了一座寺庙道观,面前就是一条河,我想就应该是县志记载的那条鹁鸽溪,修庙锁水,镇邪降妖,这是过去古人的传俗,所以这里就称之为锁水观,现在我们所说的锁水村,可能得名便是这样而来的吧!
锁水观在老县志上也有记载:“治东二十里,明时古庙。”
县志记载的二十里,是过去的里程数据,我们现在的人看来应该没有二十里,但那时营山老城的面积很小,距离相对要远些,并且那时的测量手段和长度计量可能也与现在有些差异,总之古县志记载的二十里,不能用现在我们习惯的长度距离来衡量其准确性,只能作为大概的参考数据而已。
我们到那个小山丘去看了看,现在什么都找不到了。时间这东西是多强大,人世间很多我们看似骄傲的东西最终都会彻底埋葬烟消云散的。据说那块石碑现在放在一家农户的猪圈里的,我们好不容易找到那家主人,说明来意,去猪圈里寻找那块石碑,但猪圈里十几年不喂猪了,里面都是堆放厚厚的杂乱柴禾之类,那块大石碑就压在最下面的,要想看那块石碑,必须先要将里面的东西全部清理出来,主人说十几年都没有动过了,里面可能有蛇哦!我们几个都害怕里面有蛇,心里有本能的害怕,不敢彻底放开去翻动,只能请胆大的人来帮忙。



psc.jpg
趁这个机会,我们又去寻访这里岁数最大的老人,想打听斋公坝的事情。现在年龄最老的刘兆祺老人从小就生长在这里,老人家生于民国十六年,今年97岁高龄。
psc (14).jpg
他们住的这个地方叫斑竹湾,前面有条小河,就是我上面说的县志记载的鹁鸽溪,锁水观是以前有三户人发起修建的道观,三重大殿,两边还有厢房,里面供奉有观音、罗汉、菩萨之类,还有关公、周昌,道观就是为了锁水,以前庙前还竖有一块大的石碑。里面有头上烧了戒疤的和尚,还有留头发的道士,尼姑。锁水寺应该朝向龙王寨,龙王寨过去有永宁寺。永宁寺我去过,县志记载是雍正年间所修。以前还是国民党师长喻孟群的避暑山庄。


psc (3).jpg

psc (4).jpg

psc (5).jpg

psc (6).jpg

psc (7).jpg

psc (8).jpg

psc (9).jpg
喻孟群的老家就在据锁水观不远的一眼相隔的东升喻家桥。曾任国民党陆军中将,号文雅。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川军杨森部下。喻孟群曾当过独立第10师师长,所以我们都叫他喻师长。抗战期间,与朱德有过交往。当时我们营山人有邓锡侯,有喻孟群,营山、仪陇本来就山水相连,一方水土,都是老乡,大家虽然各自为政,但自然也有家乡情谊。朱老总在军间应该是德高望重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很不错的,红军当年在四川境内并没有与川军有什么大的冲突,可能也有这样一个因素在其中。喻师长算是识时务的俊杰者,后来在蒋介石败退台湾时,在四川广汉率部起义,后来寓居成都,终卒于1957年。据说当时锁水村的老柚子树很好吃,当地人等柚子熟了的时候,便特意摘下来送到南充喻孟群,都是老家乡人的一片心意,喻师长每个柚子还打发一个银元,柚子应该值不了多少钱,但喻师长如此看重家乡情谊之情却可想而知。永宁寺,再后来成了麻风医院。现在那里早已破败不堪,人去寺空了。不过从那些残留的台阶基石,依然还可以看得出当时永宁寺的规模是很大的。
psc (2).jpg

县志载锁水观是建于明代的老庙,但查明万历版王廷稷编修的《营山县志》里却无锁水观的记载,或者也可以推断,锁水观应该是建于明代万历县志编修之后。
据老人介绍,锁水观,以前王三槐起义时曾带兵在这里驻扎过,兵太多,后来很多民房都被拆下来烧了,锁水观自然也难逃此劫。再后来,锁水观还当过学校。到破四旧时,这里在1983年间便被最后拆掉了。
只有他这样老的老人才知道斋公坝,斋公坝,也就是指的这一带。过去这里的寺庙很多,这里有锁水观,附近还有东岳庙,永宁寺、永山寺,自然
僧人道尼也多,所以锁水观这一带也就称之为斋公坝。
后来老人说起那块我们要寻找的古碑,他说那块碑后来被打烂了,他家房子旁边就有一块。看来古人所说的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一次又要被我们遇到了。
psc (10).jpg

psc (11).jpg
那块石碑老人家曾经用它来做了一个圆桌,但后来大家觉得那是老寺庙里的东西,有些忌讳,就不再敢用了,便放在屋后当做了铺路石。我们把它找到,用水冲洗干净,意外惊喜在上面发现了许多文字,从上面的文字内容,可以推断是一块当初修建锁水观的功德碑,虽然只是残缺的一部分,但上面记载的文字,却大概记载了当时这座锁水观的修建由来和当时捐修者的功德姓名。
锁水观是由一个凤山(疑为现在金凤山)李姓的人倡议发起,然后一个向君,一个胡公附和相应,正是因这三个人的发起,众人募捐,后来便修建了这个锁水观。取观音之貌、罗汉之体、释迦二圣之容塑造佛像供奉,这块碑是用一个叫喻元魁的人丹书,一个叫胡万林的工匠雕刻而成。
县志记载锁水观是明时古庙,那么现在我们看见的这块圆形残碑就应该是明代碑刻之物了。
psc (12).jpg

后来,我又在古籍上找到斋公坝有关地名的记载。
这块残碑遗物的发现,也就是过去这里确有锁水观和斋公坝之说的实物证据。
后来我们再去看那块猪圈里的石碑,一番辛苦忙碌清理折腾之后,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板而已。
在锁水观的路边,我们也可见有这样小石刻佛像,估计也应该是过去锁水观内供奉之物,这些可都是过去的明代雕刻之物啊!



psc (13).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24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涨知识了,谢谢发帖分享。

发表于 2021-1-24 18: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1-24 22:1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名思义,斋公坝应该是一个泛指,也就是一个大致位置,以锁水村为中心,东至永山庙,玉帝庙,南至龙王庙,永宁寺,北至高峰寺,西至东岳庙这一片。斋公也应是泛指,名义上是指寺观里僧人,但这片寺庙众多,信佛吃斋的人应该不少。外地人就把拥有众多特殊人群的地方叫成了某某坝。比如以做瓦为生的地方称为瓦厂沟,以染布为生的集中地叫染厂坝等等,所以应该不是单单的锁水观。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1-1-24 22: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只有一张古时的地形图上有斋公坝这个地名,大概位置可能就是标注的那一带

发表于 2021-1-25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涨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营山,欢迎朋友们提供线索史料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