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党代会大小事事无巨细,文盲多马列著如何诠释?
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接卸新集的几个大会特别是党代会就选的尤为重要。因为老阿书记已经到了鄂豫皖苏区将近二个月,前期和七里坪等地苏维埃制定的多种粮食的替代物等等新政已经收到了成效。
饥荒的恐惧心理已经减少了。4-6月正值蔬菜瓜果生长的季节,缺粮户已经大大的减少,厉行节约的政策也取得很好的效果。各个市镇的买卖逐渐的活跃起来,盐巴和布匹等等日用品也可以在集市上看见了。赤白交界的集镇上面往来的更是比较活跃,医药等等原来极为罕见的也可以购买到。苏区的土产通过贸易局和一些小商小贩在大批的输出。苏区金融政策也开始初见时效,苏维埃货币开始发行在苏区里面流通。
这一些通过新政取得的实际的看见的成果,给了这次党代表大会的很大的鼓舞,原来总是说要等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才能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现在看到这一些县过县的事情,广大的代表们受到了很切实的教育。代表们多是农民,农民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地就是你说的天花乱坠他都不相信,农民就是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事情他才相信。
原来粮食不够的问题,春荒严重。通过政策的调整,号召农民多种在房前屋后多种南瓜、土豆、包谷等等旱田的农作物,农民们吃饱了肚子。再就是减少乱打土豪,活跃的了苏区的土特产的输出,激活了小市镇的买卖。广大的代表们开始相信中央的政策了,觉得照这么下去还是有搞头的了。
1931年6月下旬,中共鄂豫皖苏区党员代表大会在新集隆重召开,大会会场是在临时搭建的竹棚子里面,彰显了苏区的战时党代会的特色。代表人数900人,实到899人,代表鄂豫皖苏区的7800名党员。红军和红军地方武装每一个连都有一个代表参加,地方党组织是每一个行政村支部有一个党员参加。参加列席和旁听的人员289人,这次大会是第一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的大会,试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参加大会的人才济济,堪称割据苏区的盛会。
但是这次大会也可以说试一次农民的群众大会,因为代表们绝大多数都是农民,这大多数的农民当中绝大多数的都不识字,或者只认得自己的名字。这就使得大会组织倍感困难,大会的议事日程是大会之后,举行好几次小组讨论。很多的当时的词典代表们都不懂,也不认得,所以在小组讨论会上需要一名有文化的代表讲解讨论的事情,将会中的讨论肥肉事情通过当地的通俗的语言讲给代表们听,一次可能还不行,一般要几次。
如果大多数的代表能够记住我们要(讨论)咵天的主题和要点,那就是很大的成功了。对文案有意见的,也要独自在小会上提出来,通过当地当地通俗的黄安话翻译之后,代表们才明白。这样下来的会议的就拖堂了,这次大会整整开了三个星期。
比如什么是共产党?这个问题就最难解释。农民和城市工人对于这个理解就不想同。苏区代表直白说:共产党就是穷人的政党,什么无产阶级?穷的叮叮当的就是无产阶级。什么是共产主义?每一个穷人都能分得一块土地就是共产主义。
这一些解释都是农民的观念,并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的解说。最初大会的组织者还想纠正一些不完整的地方,但是越解释代表就越不清楚,最后也就只要让大家这样了解了。这大概也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鄂豫皖苏区具体的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典范。
老阿书记负责做大会的政治报告,怎样做这个政治报告?老阿书记还是动了一番的脑筋的。报告通俗易懂简单明白,如果报告是长篇大论,满篇都是布尔什维克或者联共布,或者是原著的经典。估计大家都要搞得蒙扎了。
老阿书记政治报告从三个主要的任务来简单讲述。那就是中共中央的方针和政策,第二,红军是执行革命任务的武装集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要遵守三把纪律八项注意。要尊重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纠正乱打土豪的,要艰苦奋斗反对自私享乐,尤其是红军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侧。特使要遵守八项注意的第七条。
令老阿同志没有想到的是纠正游击习气和严肃纪律的问题,竟然成了大会的热烈讨论的题目。许多代表对二个月前攻打高家寨失利,损失一千余人的事情很不满意,展开了激烈批评和自我批评。
有代表说我们的宣传没有起到作用,我们到寨子喊话:乡亲们我们是维护的你们的寨子农民的利益的。但是寨子里面说:莫见裸甩,你们说的不是那个事,你们说甩(说)打土豪,其实把一般平民也当土豪打把粮食没收了,又说我们的纪律不好,说完石蛋子就从寨子里面飞出来。还有代表说:违反纪律的事情确实有发生过,并不是寨子里面的寨民造谣而是有事实的。
大家对武济成同志意见比较大,是这次大会的最紧张的一幕。老盛同志在发言中对武济成同志一些举动做出了批评,认为作为一个党员,特别是武装力量的指挥员,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尤其是八项注意第七条,没有执行好,应该深刻的检讨自己,争取为革命再立新功。否则这样下去怎么带领大家执行革命任务?怎么为人民服务?怎么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老盛的发言是一个关键,如果没有老盛的直接对现场的同志提出意见,大家还不敢说呢。老盛同志是从苏联回来的,早期联共布的党员大会或者是党内的生活会都是可以畅所欲言的。是可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本来的老盛在金家寨的时候没说出的意见,现在在分组会上就直接提出来了。
老盛同志发言比较猛,老盛同志当过中央宣传部长,政策法规一套套。一般当时人们说话都是比较棉条,有什么意见也是转几个湾子来表达,苏联回来的布尔什维克那就不一样,直端端的就说了自己的看法啊,特别是对八项注意的后二条注意直截了当批评。
老盛同志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发言以后引起了连锁的反映,大家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纷纷也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湖北话说就是轰轰神。八项注意第七条本来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大家也比较反感这一类的问题,所以老盛提出要遵守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以后,大家反应激烈。武济成当然也不瓤当,哪里知道老盛咄咄逼人直接说出一个拉皮条郭老板,还把郭老板直接带到了会场,这一下武济成没有话说了。
这次大会分组讨论对一些不良现象这么反映强烈,这是令老阿没有想到的是。这在鄂豫皖苏区还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当然老盛同志原来就有意见,经过老阿的劝导之后暂时放了下来。
武济成听了代表们的发言之后,深感不安也做了解释和自我批评,武济成同志说:我也是入党多年的老同志了,因为放松了政治学习沾染了一些旧习气,今后他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彻底改正错误。武济成同志也是高风亮节,对自己的一些错误请求大会予以处分。
但是大会展开的批评并没有结束,这是不是有一点像三十五年之后的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啊?大会应该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小组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应该也是议事日程之中的事情。但是有一些事情愈演愈烈之后,如果掌控不好就会发生组织者自己不想看到的结局,就会走向自己都不能掌控的局面。
结果就是小组讨论牵涉的范围越来越广。连原来的军分会的郑竹席和余政委也受到了波及,关于这一些事情目前的史料是完全没有介绍的,或者是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或者是其他。对31年的6月鄂豫皖苏区的党代表大会也绝少有很么介绍,倒是野史里面提到过,
郑竹席在小组会上受到的波及。有一个叫何福生有一个回忆说道新集的党代会时间开的很长,报告中间谈到了纠正不良习气和旧军队的习气。这把火就烧到了郑竹席、武济成等人身上。有的代表要要他们指责二个月前攻打高家寨造成部队伤亡上千人事情,有的代表指责不遵守群众纪律,搞得他们几个人很狼狈的……云云。
老阿可能也察觉到了,这样的激烈的批评应该收场了。老阿同志最后向大会建议,大会讨论并不是要对这一些同志过不去。也不是要处罚这一些认识错误愿意改正的同志们。我们最主要的事情是要使同志们了解这一些不良倾向的严重性,并制定共同遵守的纪律。
对于一些有轻微错误的同志,只要愿意改就是好同志,就既往不咎。老阿建议大会的主要工作转到致力于纪律的制定,并设立执行监督纪律的相关的机构。大会通过条例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法庭和工农检查委员会。军分会建立军事法庭,鄂豫皖特委设置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