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whcbedu

[短篇小说] 老阿鄂豫皖川行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九回 红四方面军新成立,总指挥跃升三驾车。

一九三一年的秋天来到了,在经历了三个月的南下渡江,现在的史料基本上都不提南下渡江作战,特别是渡江作战,因为史料战略的水平大大的提高了,都知道渡江这是一个不好的信息。经历了鸡鸣河大会以后,又经历了二个月的白雀园事件,经过鄂豫皖中央分局制止乱肃反的命令下达以后,轰轰烈烈的史无前例的熟饭运动组用于告一段落了。罗田九资河的红叶纷纷扬扬,到处都是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的靓丽景色。

阿书记的大了提倡的种南瓜运动也收到了丰硕的成果,红苕还有南瓜虽然吃起来有一点没有大米好七(吃),但是比起饿肚子来说那还是要好的多,老百姓还是会做南瓜饭,做红烧蒸饭。

说不定就和三里畈的吊锅子一样,还有麻城木子店老米酒一样成了著名小吃享誉世界。庭院经济在鄂豫皖苏区到处可见,粮食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七里坪乡里几个农民在咵天:给咋子啊?这个新来的阿么子?还是有一点鬼板眼的啊?连村苏维埃都要我们房前屋后种南瓜,种红苕。大米不够红苕来凑,

给裸儿的,民以食为天我们老百姓图一个么子?就时图一个吃饱陡(肚)子。另外一个老农甩(说)到:王老三,你说话完全不着点子?不是阿么子是阿竹席。王老三你说的对,以前集市上面随么子都冇得,正赞蛮热闹的。我屋里吃不完的红苕还可以克换一些灯油呢。粮食新政的实施,改善鄂豫皖的民生,民间的赞扬之声不断。

在新集的中央分局军委会议室里面,老阿、陈奓山、蔡副竹席等几人正在举行分局军委常委会议。老阿首先说道:最近那个王子刚,还有上海的新来的宋侃夫他们电台工作很努力,密码也已经有了。但是电台还不行试了几次都不能和中央苏区联系。目前还只能靠秘密交通。

最近中央来函,建议我们将辖区所有的红军进行整合,与中央苏区一样成立方面军。你们二位看看怎么样?陈奓山同志一听表示完全支持,老陈说经过白雀园的整肃以后,红四军的政治素质大大的提高了,地方红军的军政素质也大大提高了。现在是到了将我们的鄂豫皖的武装力量提高了一个新的阶段。赣南苏区早就成立红一方面军,我们鄂豫皖现在也到了应该成立的时候了。

蔡副竹席也同意成立方面军。统一全区的武装力量,实行大规模的运动战。有关的方面军的名称大家建议原来我们就有红四军,为了兼顾历史,方面军就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蔡副竹席建议为了减少指挥的层次,同时我们目前的兵力正规红军只有12000人左右,就不成立军团这个级别。现在的师一级可以升级到军,团级可以升级到师级。蔡副竹席建议原来的73师可以升级为红二十五军。

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干部人选成为一个焦点的问题,老阿叫大家可以多多提提建议。第一就是军事主官的问题,赣南红一方面军的有总司令一职,由原来的朱军长就任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四方面军军事主官是否叫总司令引起了热议。总司令的人选还是有一些争议的,认为总指挥在三个月南下作战当中旗帜不鲜明,还和郑重恒一道联名签署了不少反对分局的文件,给解决南下事件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最后老阿拍板说道:虽然总指挥在三个月的南下作战当中存在一些问题,鉴于当时的复杂情况总指挥与郑重恒联名签署的文件有他的特殊原因的。总体上总指挥同志还是支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支持中央分局军委的导的。总指挥战役指挥的能力相当出类拔萃,和蔡副竹席的战略决策战略前瞻一样,是我们的鄂豫皖苏区的党的宝贵财富。

我建议总指挥担任红四方面军军事主官,至于是否设立总司令的职务我倒是同意红四方面军不设总司令一职,可以考虑设立总指挥的一职。总指挥不管方面军的人事,大的战略计划由这中央分局军委蔡副竹席负责,负责具体的战役指挥作战由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负责。

关于方面军的政委一职人选,陈奓山同志比较谦虚建议由蔡副竹席担任,并说上一次分局联席会议就是决定老蔡同志担任。哪里知道老蔡听了连连摇头说道:我现在身体残疾了,方面军政委事无巨细工作量巨大还是你老陈继续吧,况且陈政委在解决浠水南下渡江事件中功劳巨大,政委一职陈奓山同志当之无愧。老陈还要谦虚,这时候老阿表态了:蔡申熙同志继续担任中央分局军委副竹席,担任全区战略决策的重大任务。方面军政委还是你陈奓山同志担任吧。

红四方面军不设军团一级,方面军下属还是原来的红四军,原来的七十三师升级为红二十五军。这样的方面军才名副其实嘛。至于下一步怎么搞?再看方面军发展的情况吧。另外大家还提名了王木森同志为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老阿同志还提名宣积胜同志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等等一批同志的。会议决定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成立时间定在伟大的十月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纪念时间,那就是11月7日。

十一月七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宣告成立。七里坪,位于黄安县正北,是个不小的集镇,鄂东北特区最早的“首府”。有条主要街道,两旁开着些小店铺,比较热闹,被命名为“列宁街”。西门外的倒水河清澈见底,宽阔的河床铺满雪白的碎沙石。红四方面军成立大会,是在倒水河河滩上开的。

成立期间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旗如林,刀枪耀目;部队武装整齐,精神抖擞;周围的田坎、山坡上,聚拢着无数前来庆贺的群众。选择十一月七日这一天在七里坪召开红四方面军的成立大会,有两重意义:一是为了庆祝“十月革命节”;二是七里坪乃当年黄麻起义队伍首次集合攻打黄安的出发地,因而也是大别山区第一支工农红军的诞生地。会前,确定由王木森同志担任阅兵总指挥,组织各部队进行了认真的演练。

  总指挥是开会的前一天从新集赶到七里坪的,老阿、陈奓山也都去了。第二天的大会,总指挥和陈昌浩骑马检阅了部队,并又总指挥讲话。总指挥说:今天我们的红四方面军成立成立了。这意味着鄂豫皖苏区的红军有一个崭新的面貌,红四方面军在中央分局的领导下,将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改编后的红四方面军,由总指挥,陈陈奓山任政委,政治部主任陈士奇。辖四军、二十五军,共一万五多人。

  四军军部,归方面军总部直接指挥,共三个师。十师师长倪志亮,政治委员甘元景,辖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十一师师长王木森,政治委员甘济时,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团;十二师师长陈赓,政治委员刘杞,辖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团;彭杨军政干部学校直属方面军总部。二十五军是十月间在麻埠成立的,随后即在皖西活动,没来参加七里坪的大会。军长宣积胜,政治委员王平章。辖七十三师,师长刘英,政治委员吴焕先,下辖第二一七、二一八、二一九团。另有七十四、七十五两师,尚待组建中。

  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央分局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地方武装也进一步组织起来,加强了集中统一领导。各县的基干武装队伍均组成了独立团,与正规红军的编制一样。所有不脱产的赤卫队、守备队,一律改称赤卫军。

凡满十八至三十五岁的男子,除地富分子及残废者外,均编入赤卫军。一般大村编为一个排,小村则几个村合编一个排,每乡编一连或一营,每区编一团,每县编一师,共成立了十五个地方师,分别归各县军区指挥部组织指挥,隶属于鄂豫皖分局的军委会。赤卫军完全是地方军的性质,不脱离生产。任务是坚持生产,加强军事训练,积极协助红军作战,巩固革命根据地。

  儿童和妇女,分别组成儿童团、少共国际先锋队和妇女会。别看儿童团、少先队是些十来岁的娃娃,作用可不小。村头路口由他们站岗放哨,盘查行人。娃娃们特别认真,遇上不认识的生人,得要他们交出苏维埃政府或红军开的路条,否则不予放行。英勇的红军,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不管红军队伍走到哪个村里,都有一群群孩子围在红军指战员周围,问长问短,摸这摸那,和红军亲得不得了。你若是问他们长大干什么,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当红军,打反动派!”

每次扩红,都有许多孩子跑到报名处要求参军。不让他们报名,就哭哭啼啼,缠住不放。弄得各部队没办法,陆续吸收了一些。为便于管理,专门编了一个少共国际团,归总部领导。少先队和儿童团又是拥军活动的先锋。仅一九三一年红五月的拥军活动中,他们在共青团的领导和帮助下,就给红军送来七千双布鞋、八千双草鞋、六千多双袜底、二百九十多担粮食,二十多块银洋。这些东西,是他们向各家各户动员、筹集来的。有些孩子甚至从家里偷钱、偷米、偷面出来拥军。“妇女能顶半边天”。她们除忙生产、家务、带小孩子外,在妇女会组织领导下积极帮助红军洗衣、缝纫、做鞋、护理伤病员、侦察敌情等。有些妇女同男子一样,也参加军事训练,苦练杀敌本领。鄂豫皖根据地的劳动妇女泼泼辣辣,很能吃苦,在保卫根据地的战斗中,作了出色的贡献。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同志说过,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党和红军是这样,群众也是这样。一盘散沙,只能处在任人分割、各个击破的地位。组织就是凝聚力。中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中央分局军委审时度势,把各种分散的、个体的力量,收拢、聚积起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使得鄂豫皖苏区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央分局强调:高度的组织性,是无产阶级政党赖以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重要手段。原始社会里,人们要抵御洪水猛兽或外族部落的侵袭,也懂得组织起来,一坨一坨的,群体活动。现代无产阶级,与先进的大生产相联系,赤手空拳夺天下,就更重视组织的意义。鄂豫皖中央分局,敌军压境的严重时刻,整编队伍,强化组织,增强力量,有重要战略意义。


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暨中央分局军委竹席老阿力排众议亲自提拔的总指挥同志从此由一个普通的红军中级指挥员跃升为三大战略苏区的主要红军领导人,而名声享誉天下。总指挥同志不负众望在后面的四大战役战役当中,精心指挥精心策划,为鄂豫皖苏区的迎来最好的发展阶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千里马是总指挥,伯乐乃是老阿书记也。

 楼主| 发表于 2021-4-1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回  蔡军师谋划黄安城,方面军取得第一胜。

红四方面军成立了,这大会也开了,阅兵也搞了。余下来就是要看看怎么来开胡?鄂豫皖苏区的最大的战略人才就蔡申熙。也就是古代宣称的军师。可不要小看军师喔?

南漳县位于鄂西北,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以东。东临江汉平原,西连四川重庆,南接夷陵,北依襄阳南阳,问鼎中原,版土面积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

三国演义,无人不看,那个刘皇叔,姓刘是真,皇叔是假,不就是摆地摊的兄弟,挖地脑壳的伙计,张翼德那个燕赵之人不就是一杀猪匠,亏的还有关云长,算是沾一点武气。但是均是匹夫之勇,不足畏也。几兄弟在到处东打西杀,还是不成气候。看看人家曹孟德和江东老孙,个个是雄兵百万,谋士成千,战将如云。哥三还是混混一个!当阳兵败老刘连老婆都丢球了!

刘备自从擅溪跃马,进入南漳,就是上面说的这个南漳以后,深知必须有军师辅佐,有战略目的和战略方向和战略经营、战略纵深。方能有一番作为,靠他们几个哥卵子只有打工当房奴了。这个南漳在当时就是隐士出没之地,民间才有高手!神马都是浮云,官场均是饭袋!司马君当时在南漳隐居,看见老刘一副可伶巴巴的样子!于心不忍,推荐当时在隆中的诸葛亮和凤雏先生,放才有:
三顾频频天下计,一番唔对古今情。老刘自从有了军师辅佐才有夺荆州,进南平、站川西演出了一番国之天下三家分的脍炙人威武雄壮的大戏来。鄂豫皖苏区也是一样,没有战略大师的谋划辅佐终究就是小打小闹。

1931年11月的鄂豫皖苏区的战略态势是这样的:1931年11月,集结于鄂豫皖苏区周边的国民党军增加到15个师。另有在河南的第4师、南京的警卫师调往武汉,第20路军向信阳集结,可随时参加围攻作战。

国民党围剿军的兵力仍处于分散防守状态。黄安县城,是南线敌人伸进根据地的重要据点,除县城驻守着国民党军赵冠英的第六十九师二个旅、四个团外,周围地盘全在红军和游击队手里,它像一个孤岛,位置突出而孤立。蔡申熙副竹席已经在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上面琢磨了几天了,经过的反复计算,分析,谋划。一双大手指向了黄安的县城。红四方面军的成立的首战决心已经成熟了。

   次日蔡副竹席电话告知老阿同志:告知这一个战役的谋划工作已经完成,根据敌我兵力地形和态势的分析,我已经决心实施黄安县城攻击战役,我准备马上到您那里去汇报。老阿一听蔡军师闭门几天终于有了结果,非常高兴的说:辛苦了蔡副竹席我马上到军委作战室。在分局军委作战室里面,蔡申熙副竹席详细的向老阿书记汇报了他的黄安攻城战役的构想和决心。

老阿听完蔡总长(蔡申熙同志也是分局军委参谋长),提了一个问题:我军目前正规红军只有一万五千人,你说的黄安的县城的六十九师就是一万余人,我军的兵力没有达到绝对的优势,一万人对一万人如何打?

蔡总长说我军敢于一万人围城,这是敌军的万万没有想到,我军可以采用增灶的疑兵计,给赵冠英造成我军大军压境的势头。其实我军的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不在攻城。老阿竹席一听不在攻城,是不是意在打援?

不要小看阿莫索夫书记喔?老阿同志不愧是北大的高才生,到了鄂豫皖苏区以后,恶补军事战争学,活学活用,急用先学。不但向高级指挥员学,也向一般指战员学。经常对比历年的战例。更多的时候则是向各级指战员请教,特别是向蔡副竹席请教,所以军事素质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蔡副竹席提高黄安战役第一阶段功夫在诗外,老阿书记就猜到是不是打援了。

蔡总长说道:正是,第一阶段我军围城之后,敌军势必救援。目前敌军在宋埠等地有敌三十师,三十三师,和三十一师,距离我军围攻之黄安很近,应该二敌接到黄安围城的警报以后,会火速增援。

我的决心是以王木森的红十一师围攻黄安,发现敌之增援以后,十一师以部分兵力围城,大部兵力参与打援,加上我军的另外的二个师,对敌形成优势兵力。打援成功之后,十一师返回攻城出发点,此刻敌军已成惊弓之鸟,援兵不敢增援。守军没有意志继续坚守必然伺机逃窜,我军围三厥一可以完成战役计划也。

老阿书记听完蔡副竹席的战役决心以后哈哈大笑道:蔡总长你这个计划很大胆啊,一桌酒席来了三波吃饭的客人,一万人和三万人对打还要主动围城攻击敌军。一般的敌军指挥官是想不到也没有这样的胆略的。好吧,个板板的富贵险中求。我同意这个作战计划。

你即刻召开分局军委作戦会议,请总指挥等相关人员到场,要红四方面军徐总指挥拿出详细的作战计划,即日实施。下午分局军委召开作戦会议,总指挥、陈政委还有王师长等参加了作戦会议。给裸儿的,大家纷纷摩拳擦掌,黄安县城早就应该锤下来。

27年劳资们就锤下来过,现在这个黄安县城阻挡了苏区的通道。总指挥说道这个战役很大胆,关键是打援和佯攻以及相关的兵力分配。我们要从最坏的地方着想,要从最好的姿态组织,我马上回去制定作战计划。

十一月八日作战计划获得中央分局军委批准。11月10日黄安战役正式打响,个板板的够快的吧,7日红四方面军成军,7日分局军委蔡副竹席提出黄安战役的设想,当天召开作戦会议,八日黄安战役作战计划完成批准,10号噶事。

1931年11月10日,也就是红四方面军成立的第四天,黄安战役打响了。按照作战部署,11师、12师、10师30团,及黄安独立团共计八个团把黄安围个水泄不通,截至24日,红四方面军全部肃清城外的八个独立据点,将县城团团围住,完成了围城打援的第一步。

为了制造更大声势,七里坪赤卫军拿出了300件红旗,在黄安城下四处招摇,那是红旗飘飘,手榴弹和鞭炮隆隆,200架黄安的铜锣震天响,城内一万国军从此开始晚上失眠的大节奏,上至师长下至伙夫个个都是无精打采神经兮兮,掐不住了赶紧增援那是叫的天响。这一切都是蔡总长事先设计好了,目的一个吸引宋埠,麻城等地敌军支援,争取在运动战中将敌人消灭。

 楼主| 发表于 2021-4-1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回(2(  蔡军师谋划黄安城,方面军取得第一胜。

黄安战役打响后,11月10日,红四方面军以第十一师在师长王木森带领下和以黄安独立团为主力,消灭了桃花镇和高桥河守敌,并控制交通线,第十二师和第三十团攻歼黄安外围下徐家、东王家等前出据点的守敌。经过十天的战斗,红四方面军攻克了敌黄安外围全部据点,完全切断了受敌与外界的联系。

32年10月21日,战役第二阶段开始,12师和黄安独立团负责收紧包围圈,11师在麻城赤卫军配合下,在桃花店南.北两方向构筑数道防御工事,做好阻敌打援准备。

胡大荣交通员护送陈奓山政委赶到距城40里左右的11师阵地,检查他们的准备工作,这是胡大海第一次了解成体系的野战工事配置与构筑。让胡大海感到吃惊的是,陈政委对防御工事的构筑知识超过了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他十分内行地指导各地段工事的改进,且改进意见赢得了在场老行伍和军校生的赞许。

胡大海趁空问他:政委,您家怎么对军事问题这么精通?他告诉胡大海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课程中,军事被设为主课,授课教员都是苏联内战中著名指挥员。而且每学期的假期,所有男生必须参加军训营,训练教官都是黄埔军校的教官。这些教官当时曾对中山大学军事课水平有过评价,认为与黄埔军校比是只高不低。

遭我红四方面军合围的黄安城敌守军迫于被我收紧包围的压力,首先发起突围,22、23日,敌两个旅轮番出击,拼死向南突围,都被12师击退,损兵千余,遂放弃突围转为固守待援,12师趁机攻占东关、西关。

11月25日,方面军总指挥部,还有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军委进驻黄安城东仅五公里的郭受九地区,老阿竹席和蔡副竹席以及分局军委相关领导,亲临火线督军加强火线指挥,中央分局军委警卫连和方面军手枪营也跟着老阿书记、蔡副竹席、陈奓山政委等高级领导,近抵黄安县。

12月7日,宋埠守敌西北军30师两个旅出援黄安,向我33团桃花店阵地发起攻击。胡大荣交通员跟着陈昌浩与33团团长吴云山.政委李先念挤在33团指挥所里,看着敌人上来即展开了全部炮兵和重兵集团猛攻的劲头,个裸儿的打仗这么拼命的国民党反动派实有点出乎预料,

12月17日 10天后,敌30师再次大举北援,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于18、19日占领了我桃花店、五云山阵地,并于20日向我嶂山主阵地发起进攻。个板板的这些西北大汉么样不都是怕死鬼,打仗赫的直赛,反倒是似乎一点也不怕与红军白刃战,总想快速攻上阵地主动寻求肉搏,所以这次进攻这一帮西北军除了采用敢死队他们采用采取了偷袭战术。看来国军也不傻啊?

天亮前,敌人乘黑摸上了我31团5连阵地,该连本想反冲击将敌压下去,不想被敌近身缠住,敌兵个个人高马大,连推带搡冲上5连阵地,后续部队乘机向我纵深猛冲猛插,直扑11师嶂山顶峰的指挥部。师长王木森、政委甘济石立即组织交通队、机关勤杂人员和预备队反击,无奈敌后援如潮水般涌到,双方很快纠缠一团,主阵地眼看就被突破。

当前沿被敌突破时,胡大荣便从11师一口气飞奔四、五里地到总部,向总指挥报告危急战况,总指挥从望远镜里观察了一下,立刻命令总部手枪队(警卫营)随他前往支援,同时令预备队30团向敌左翼发起攻击,令33团向右翼攻击,三路齐进,遏制了敌人攻势,双方展开了全线肉搏战,这时周围赤卫军和群众主动参战,杀声震天,逐步将二千余敌压缩包围,经半日血战,毙敌千余人,余敌八百多人终于志气崩溃、缴械投降。敌后续部队急忙向桃花店一线退守。

  第二天凌晨,我军发起突袭,敌全线崩溃,逃向宋埠,此战为黄安战役中最激烈、最危险一战, 在敌人全力压迫下,33团虽然投入了全部预备队,仍然难抵敌人攻势,前沿阵地不断失守,战斗渐陷入不利状态。危急关头,11师31、32团突然从左右两翼主动向敌侧背出击全歼敌一个团,迫敌逃回宋埠,这一自主果敢突然的反冲击,使陈奓山政委热泪盈眶,激动地握拳高喊:这才是红军!这才是红军!总指挥在增援时右臂负伤。

击退敌军增援的部队的是谁?就是王木森即指挥十一师,驻守黄陂之敌三十三师三个旅,驻宋埠之敌三十师一个旅,分两路向黄安县城北援。战斗十分激烈,敌人曾一度突破我前沿阵地,逼近红十一师指挥所。

王木森在总指挥亲临火线指挥下,他亲率师通信队、手枪队和三十一团,顽强扰击,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如果敌人进击得手,将直接危及红四方面军总部的安全。在紧要关头,王树声身先士卒,在火线上边指挥、边鼓动:"同志们,黄安是黄麻起义的胜利之城,我们要人在阵地在,坚决歼灭援敌,让兄弟部队顺利攻城,解放黄安!"

并提出"死守桃花店,寸步不后退"的战斗口号,鼓舞干部战士浴血奋战。总指挥闻报桃花店战况后,亲率总部手枪营,火速赶到前沿阵地助战,一面指挥部队向敌两冀迂回包抄。一面调动总预备队投入战斗。经半日血战,红军反击成功,将二千多名敌人包围聚歼。战局得以转危为安。

在红四方面总部观战的中央分局军委蔡副竹席看见战况以后,说了一句黄安战役大功告成也!老阿竹席问道:何以见得?敌军万一继续增援呢?蔡副说道:黄安战役关键就是打援,打援成战役胜。目前敌之最顽强的三十师和三十三师受到重创,兵员损失过半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我军余下的就是围三厥一,阿竹席静候佳音吧。

驻守黄安的赵冠英部固守孤城,成了瓮中之鳖。红四方面军总部为了尽快攻克黄安,想出了一个奇招那就是动用空军。个板板的红四方面军连重炮都冇得,哪里的空军呢?只有一架安2类型的德国融克教练机。

政委陈昌浩同志提出,我们使用飞机到黄安城上空,敌军是完全想不到的,装上炸弹丢下去必定给六十九师造成极大的心里恐慌,促使六十九师崩盘。陈、陈奓山昌浩政委听说动用空军,第一个跳出来说:这个任务只有我来完成了,我已经有坐飞机到浠水的经验。但是怎么制造炸弹还有手榴弹怎么投掷?这个赶紧找兵工厂技师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回(3)  蔡军师谋划黄安城,方面军取得第一胜。

红军当是有一个小型的兵工厂,接到方面军总部的指示以后,二名工厂的技师过来陈奓山政委说我们总攻黄安,现在要使用飞机上丢手榴弹,你们看看需要多少的高度?二个技师一看哈哈,这是一个新课题。

技师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很快计算出在飞机上丢手榴弹需要安全的高度是40米,这属于超低空飞行了。陈昌浩有问龙飞行员,你看飞行高度多少米才能保证飞机的安全?超过一百米可以保障飞机的安全。这个时候兵工厂的技师说:在100米高空丢手榴弹,手榴弹大约在距离地面40米爆炸。杀伤的能力不是很好,为什么不用迫击炮弹呢?迫击炮弹是触发引信,无论多高碰计地面才能爆炸,而且杀伤力是很大的。

陈奓山政委一听这个不错,马上就和几位技师商议如何吊装?经过一番七七八八的试验,终于找到了一个土办法,将迫击炮弹梆在机翼下面,用活结连接到后排座舱,只要一拉炸弹就是从天而降。

同时陈政委还提出增加几十枚手榴弹,当时的苏区自造的土手榴弹爆炸时间一般是5秒,这样在100米的高空的形成杀伤力。最后陈政委和飞行员就这次空军投弹达成了一致,飞机二个波次飞到黄安县城上空,第一波次投掷迫击炮弹,飞行高度300米左右,第二波次投资手榴弹,飞行高度100-200米。下单时间黄安县城总攻发起前一天。

听说鄂豫皖苏区二号首长要亲自坐飞机到黄安县城丢炸弹,红四方面军总部的炸开了窝,个裸儿的,陈政委真有板眼好样的,这个灰机要我上去劳资都赫的赛赛神,政委还敢坐上去还敢丢炸弹。真是勇冠三军啊!二十八个半的布尔什维克也不是吹的,就一个字服气。

老阿书记听说陈奓山政委要亲自坐飞机到黄安县城上空丢炸弹,都过来关切的问:你行不行喔?要保证安全啊,你现在是方面军首长了。陈奓山政委笑笑对老阿书记说:您家放心,我上次已经坐飞机到过浠水县城。

1931年12月21日,从简易机场起飞的列宁号飞机驾驶员龙文光,带着陈昌浩上天执行轰炸的黄安县城的任务。飞机机翼两侧装有两颗迫击炮弹,另外的陈昌浩的座舱里面的也撞满了手榴弹,全部是集束手榴弹。

这个时候在黄安县城的六十九师,守城已经是四十天了,眼巴巴的指望的援军连一根毛都没有看见,说好了空投腊肉的飞机,也有好几天没有看见了。赵冠英师长和手下的一万余军官士兵已经是屁眼子一丫子火了。吃冇得吃的,喝冇得喝的,个裸儿日劳资们都掐不住了,再没有援军就准备撤退。

正在这时候一架德国荣克飞机飞到了黄安县城上空,只见飞机的翅膀摇了三摇。弟兄们的我们的飞机送吃的来了,饿的瘫条的国军士兵纷纷走出掩体大声呐喊,快点!快点!望这块几。都指望飞机丢吃的丢到自己案前来。

这时候只见飞机一个俯冲,龙文光给后面陈昌浩做了一个手势,陈奓山心领神会把迫击炮弹的活结一拉,屁股一抬炸弹就来。下面的守军看见两个黑乎乎的东西还冒回过神来,迫击炮弹已经落地爆炸,顿时鬼哭狼嚎弹片横飞。

这还不算完,第二波次的轰炸又开始了,飞机转过一个弯按照事先的约定的高度朝黄安县城飞了过来,这个时候是陈昌浩甩手榴弹的时候。只见陈政委拽起手榴弹,拉火丢出一气呵成。把下面的国军乍炸的燕子飞。

     入夜来黄安县城的整个六十九师官兵都在瑟瑟发抖,裸了裸了,个板板的红军有飞机还有炸弹。陈昌浩亲自坐飞机丢砸蛋成了压垮黄安县城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入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发动了总攻,个板板的六十九师崩盘,第121个团从西北角突破城垣,守军5000余人仓皇从南门突围,被第111个团和第12师另2个团歼于城西南郊倒水河两岸;第69师师长赵冠英从西门出逃,23日于途中被赤卫军俘获。至此,历时43天的黄安战役结束。

本次战役战绩如何?红四方面军共歼国民党军1.5万余人,其中俘敌近万人,缴获各种枪7000余支(挺)、迫击炮10余门、电台1部,使黄安、麻城、黄陂、孝感等县苏区连成一片。

这是鄂豫皖苏区红军第一次的成建制的消灭一万以上的敌军,而且还是在红四方面军本身只有一万五千人的情况,敢于一桌酒席三拨人吃。取得了自从鄂豫皖苏区建立以来所取得最大的胜利。

有一些史料说经过二个月的熟饭,红四方面军的战斗力大大的下降了,都是老阿搞的鬼。熟饭的时间是31年9月到31年9月底,红四方面军11月7日成军,11月10日发起黄安战役,12月22日黄安战役大胜结束。不知道是不是熟饭时减小了还是增强了红四方面军的战斗力?

     以前的红四军时期,郑重恒看不起种南瓜的老阿书记,个裸儿日的南下作战的本来意见很大,盛泽民同志是最激烈反对的红四军脱离苏区外线作战,还是老阿同志说了好话同意了南下作战的方案,个板板的一到浠水,郑重恒就开始闹眼子,中央分局军委的说话算一个屁,原来说好的作战方针不但不执行,反而闹出去一些幺蛾子。

     一哈子要渡江,一哈子开大会。说白了就是劳资自己有一套,据不执行中央分局军委的命令。熟饭以后,红四方面军做到了高度的集中统一,军令一出如山倒,还有那个屁儿痒敢不执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肃反就是战斗力。没有肃反担架都各自搞一套,你个板板要南下,我个板板的要渡江,他个板板的不要政委,你还搞么子?用四川话说就是搞一个锤子。

红四方面军攻克黄安县城的消息通过骑兵通讯员传出来之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全体指战员欢声雷动。就连督战几天没有休息的老阿书记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打得好!打得好!传令下去嘉奖三军犒劳三军。

七里坪更是成了欢乐的海洋,上千面的黄安铜锣的炸响了整个七里坪天空庆祝的活动通宵达旦。这是鄂豫皖苏区成立以来红四方面军取得的最大的胜利。个板板的那个说肃反不好,肃反不好能打出这样史无前例的大胜仗?

一万五千人的红四方面军攻克一万敌军坚守的黄安县城,还打援敲掉了一万多人的敌军三十三师,三十一师,那都是国军中彪悍不瓤当的西北军。蔡申熙副竹席兼参谋长总结了去的这次胜利的因素:

第一在中央分局暨中央分局军委老阿书记的正确领导下,敢于下决心打大仗。

第二:中央分局军委参谋部精心谋划运筹帷幄,特别是战略大师分局军委副竹席蔡申熙的同志的谋划,

第三就是方面军总指挥同志英勇果断的战役指挥、靠前指挥、精细的战役组织以及红四方面军各级参战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在战役打援的关键时刻王木森师长,发现桃花店、五云山敌情有变主动危急万分的时刻亲率主力出击,挽狂澜积极到。保证了黄安战役的胜利。

第四:就是红四方面军各级政工人员鼓舞部队参战人员的保障作用,特别是方面军政委陈奓山同志,亲自坐机升空对敌实施空中打击,开创了中国工农红军空军的第一次的对敌空战。瓦解了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个板板的后来的陈奓山同志十分的豪横,视乎目空一切。那也是有来头的,要大家服气的豪横。像这种空中丢手榴弹的事情,有几个敢干?

最后就是全体红四方面军参战的士兵,黄安攻城设立是他们不怕流血牺牲英勇的战斗的结果。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暨中央分局军委也举行了全体会议,对参战的红四方面军各部和有关的有功人员进行嘉奖。会议那是一个热闹非凡啊,自从创立鄂豫皖苏区以来,还从来没有取得这么大的胜利。

老阿书记在再做总结的时候说道:本次我军能够取得伟大的黄安战役胜利,应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归功于党领导下的红四方面军全体指挥员和战斗员,老阿书记建议为了纪念的红四方面军取得的伟大胜利,建议将黄安县城改名为红安。

话音一落博得了全体与会的中央分局暨中央分局军委委员们的热烈的掌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鄂豫皖政府很快颁布政令正式将黄安县改为红安县。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红安就是这样来的。但是没有人记得这是阿莫索夫书记,也即是老阿书记首先倡议的。
红安这个名字的修改还是非常贴切的,符合当时的割据苏区的革命形势和需求。红安的名字出来以后,获得了广大的苏区的老百姓的欢迎。很多的有半票墨水的说:么子啊?黄安变红安?这个一字之差改的好啊,个裸儿的我就怎么没有想到呢?

二十年以后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审核黄安县城名字的时候,还是决定采取31年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的决定再次将黄安的名字恢复到红安。

红安的名字改了之后,连尼玛的国民党反动派都觉得:个板板的赤区里面的有人才啊,这个黄安改称红安还是给的不错的。个板板的后来的国民党反动派也东施效颦,将河南省金寨镇改称立煌县,那是后话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