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93|评论: 5

建议:高君赞之墓不挖不迁为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代发
                                            建议:高君赞之墓不挖不迁为好
                                                                                     彭运华

       高君赞,今安徽凤阳市临淮关大贤庄人,大明武进士。约生于明朝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于成化十三年至二十三年间(公元1477~1487年),随军征战入蜀,屡获战功,授正三品邛州卫指挥使之职,镇守邛州(今四川省邛崃市)。娶妻李氏,落业邛州城内县衙前,为川西高姓入川始祖。
       其家门前水井,人称高水井,久成街巷,叫高水井巷,后改为高水井街。该街巷一向繁华,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前,有眼镜行,铁匠铺,做铁针和鱼钩的金广钩,做陀螺的孟车车以及多家糊布壳、做银子的等。
       上世纪末对那一带进行商业改造时,高水井街被拆,为安全起见,加盖了水井口,只留下高水井碑和水井石围栏,高水井街名保留至今,成了一条独特的商业街。
       高君赞与五个儿子逝世后,同葬于邛州南五里十方堂汪家山,今属邛崃市文君街道土陶村。清•康熙甲戌年(公元1694年)和嘉庆戊寅年(公元1818年)两次纂修的《邛州直隶州志》中均明确记载:“明指挥使司高君赞墓,在州南五里汪家山。”
       另
       民国《邛崃县志》载,高君赞第十世孙高占魁,在清道光时“由行伍官福建台湾都司”,称“特授福建将军”,其墓亦葬于汪山,墓尚在,墓碑毁于上世纪公社化时期。高君赞及五个儿子之墓,高氏后裔于2008年10月修葺墓茔,重立墓碑。
191505x5o51cv4y9s5is0o.jpg 1611918960(1).jpg
1611919144.jpg

       高君赞是邛崃唯一有史记载、茔墓尚存、氏族延续500多年的驻邛州指挥使,生前镇守于斯,逝后安葬于斯的临邛明代古迹,可称得上临邛明代古迹的一个地标;也是临邛古城悠久历史沉淀的重要组成元素和历史遗存。因此,它是值得保护的明代历史遗迹。
      (见清康熙及嘉庆《邛州志》)
       查
       清康熙和嘉庆《邛州志.塚墓》记载的古墓,还有二十几座如:
       汉严君平墓在州北十里童家桥,有碑记;
       五代后蜀时期的黄崇嘏墓,在州西六十里火井崇嘏山;
       宋宣和邛州太守李堂墓,在州西十五里;
       明浙江督学梁谦墓,在州东四十里小南河西岸;
       诰赠工部员外郎王聘墓,在州东十五里黄土坎;
       都察院都事刘应宸墓,在州西四十里小凤溪山;
       江南常州知府黄得贵墓,在州西十里葫芦湾(今下封营处);
       翰林院编修刘纲墓,在州西二十五里平乐下坝;
       广西按察副使王廷简墓,在州东四十里泉水东岸;
       太仆寺正卿孙之益墓,在州西十里石堰子;
       鸿胪寺亚卿严朝贵墓,在州北三里静空寺左后东岸(今汉赋文化公园);
       广西梧州府蓉县令孙之锦墓在州东五十里斜江河北岸;
       陕州太守邵谦墓,在州北十里邵家庵;
       邛州吏目顾正墓,在州南门外东岳庙前;
       兵部侍郎黄孝山墓,在州东门外萧家山;
       汉阳县知县刘紀墓,在州西二十里丛林子;
       孝子闵元墓,在州北十里汤家坝,有碑记;
       天水别驾孝廉刘有本墓,在州西四十里小凤溪山;
       钦授南都察院都事孝廉刘云衢墓,在刘有本墓左;
       汉中令前解元刘齐峰墓,在州西四十里紫涧溪侧柏;
       逸史陶在皋先生墓,在州北二十里䢺河左小阜,有碑;
       清守右营守备王发荣墓,在州东十里天官桥侧。
       可是这些反映古代临邛人文历史的古墓,如今还剩下几座呢?答案是:1950年以来,多被当作封建迷信残渣刨掉了!
       比如:
       明代严朝贵墓在解放初平整出来修建粮食仓库了(原北仓)。墓旁的静空寺就是严家捐出的住宅,后改为:好静庵。有杨升庵题写的碑记。据说现在又拆仓库改建为:汉赋文化公园。
       明代黄得贵之墓被刨的原因更莫名其妙!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其墓前尚存四、五十通碑,公社化后,生产队把那些碑全推倒,墓石也拆除,好一点的石料用于堆砌渠坎,铺垫猪圈等,现在那里只是一个荒坡。
       ……
       虽说刨坟之事自古有之,比如伍子胥刨开楚平王墓鞭尸,那是因为报杀父之仇。
       何健掘毛泽东家的祖坟,那是因为“看不惯毛泽东又干不掉他”而意欲破坏其风水。
       如今高君赞之墓,有谁与他过不去呢?据说是因为政府要开发那个地方,才打算要把它“迁”走!
       听高君赞后人说,目前他们正在考虑将高君赞等先祖墓地迁到哪儿的问题,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其实,要开发和打造极具人文历史内涵的“南河一河两岸”景区,也可以不必非要把高君赞之墓迁走。
       假如
       当初建北仓库时保留严朝贵墓,把它留在库房之间,也不影响储存粮食呀!如今北仓改建成为汉赋文化公园,如果当初把该墓留住的话,不单不影响公园的功能,而且还增加其文化品味。
       就像
       华西医院里的成汉墓,如今仍在第三住院楼和医技楼之间。墓前建个凉亭,墓侧修个荷池,小桥流水,成了医护与病员休息的好去处。
1611919269.jpg
       又如成都市南郊公园,仍旧保留了大邑人刘湘之墓。碧云社区楼宇间的蒲江人李家钰墓旁,就是双楠社区党委的办公地点。上述二墓,已然成为供现代人凭吊出川抗日将领英魂的好去处。
1611919502(1).jpg
1611919555(1).jpg

       如今
       市委书记王乾强调:“在城市设计规划中要注重城市演进逻辑,以交互和裂变的视角,来分析古城与新城融合关系,思考城市从哪里来,走向何方。要注重空间逻辑,研究好山水塔城的空间关系,从景观的定位与功能上为城市发展赋能
       ……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一河两岸,特别是回澜塔片区和河滨路周边街巷肌理和人文资源的梳理,以保护与传承为出发点,营造高品质消费场景,展示好古城遗风和城市品位。”
       故
       建议:邛崃唯一有史记载、茔墓尚存,生前镇守于斯,逝后安葬于斯的临邛明代邛州卫指挥使高君赞之古墓,及其五个儿子和十世孙高占魁的墓,还是不挖、不迁为好。
       不然,破坏旧的历史古迹,去一味打造全新的旅游景观,就必然缺少历史文化内涵而难以体现历史文化古城的厚重。更违背了市委书记王乾强调的:“以保护与传承为出发点,营造高品质消费场景,展示好古城遗风和城市品位”这一精神。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1-29 19: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1-29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1-29 21: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明代高指挥史能安居在此,破坏容易,再恢复就失去原有意义。

发表于 2021-1-29 22:0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1-2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建议

发表于 2021-1-30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建议,支持!

发表于 2021-1-30 19:0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历史的记忆,为什么要挖掉?
无论是什么价值??能比一个城市的历史性贡献大?

发表于 2021-1-31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西湖有苏小小墓,仍然屹立在那里,是导游介绍的重点,这就是名人墓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见到华将军墓地正在建居住小区,宋老师电话问华占魁后裔华丽萍,说其它华姓坟都拿到了迁葬费,华将军墓因政府保护起来了,故未提迁葬费问题,但不知华将军墓如何保护法。宋尚卿老师说小区旁规划建公园,他希望华将军墓安葬在公园内,我认为那当然好,毕竟当初惠朝旭书记有批示。 230447sl78epp7ilw7p7pg.jpg d03439e09d0d57c9631d7b373029948.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