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63|评论: 0

大寒上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寒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最后一个时令。过了大寒,即是立春。在《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者,乃凛冽之极也”。也就是说,大寒是天气最冷的时候。
       苍溪人的习俗是在大寒后上坟(交大寒后方能动土,到打春时止)。
       所谓上坟,就是把坟上和周围的草除干净,然后上一些土,把带来的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烧些纸和香,燃放鞭炮等。
       在苍溪,人们认为如果哪家不去给自己的亲人上坟,就是“忘本”或者是后继无人。
       公墓的墓园里亲人的墓碑、墓穴等擦得明光瓦亮,墓前几样时鲜果品、三杯老酒、鲜花;乡村自家的坟茔中,添了新土捋成木梳背般的坟堆、清理好了的排水沟、酒食果品等祭物中规中矩;香蜡的青烟袅袅上升、纸钱灰飘飘洒洒、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近年来冬季防火,放鞭炮少了)——这就是苍溪每年大寒时的景象。老人们说,这是后辈们给逝去的亲人,送些“钱”去,是要过年的缘故。
       四十多年前,我们是不敢去上坟的,父母都是被运动整怕了,老老实实、逆来顺受,对被称为“四旧”“迷信”的上坟,便是心中想去,行动上也断然不敢的。那时,我家和外公家均有坟茔地,这是土改后的土地上证有的,可不知怎么,过了公社化后,特别是文革后,自己的坟茔说没就没了,以致于父母故去后,只能是葬在公墓。不过,爷爷婆婆、外爷去世早点,是葬在自家的坟茔,八十年代中期去世的外婆,就已是将骨灰安放在向白鹤山农村购买的山崖上打的墓洞中(五十年代中期去世的外爷,坟茔早已被夷为平地,不见痕迹)。
       拨乱反正后,上坟的规矩慢慢恢复。
       我对上坟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上坟:父亲在世时,他是与二伯父四叔一道去给爷爷婆婆上坟,这样显然彰显家族团结和睦,人丁兴旺。父亲有上坟用的全套器具:锄头、斧头、镰刀、撮箕等;上坟前,老人家会置办全套的祭品,就是那些黄表纸的纸钱,也是一张张地打开,轻轻的揉团——为的是在燃烧时能烧透,不引起山火;清理好上坟茔的路,铲除坟台及坟莹上的杂草荆棘,疏通排水沟,挖松了上香台的泥土(让以后祭拜时好插香),恭恭敬敬地给坟上添几撮箕新土——是全新的从两旁空地方挖来的,那土,是往坟上均匀地洒;烧纸时肃立默哀(这样代替磕头作揖,)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心中默默地说着话,告诉自己的父母,保佑一家平安;燃放鞭炮,待纸钱灰、香蜡灰后,方才离开。
       白鹤山上还我幺爷幺婆的坟墓,父亲们一样的会去烧纸祭拜。
       后来,父亲走不动了,上坟的事便慎重地交给我们子女(父亲特别嘱咐从小跟外婆长大的我,最应该给外婆上坟)。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记住了黄家长辈们尽孝道的故事:我的大老子去世后,大妈多年一直每月从不多的工资拿出两元钱孝敬婆婆;远在南京我的三姑年年会在八月十五前给爷爷婆婆寄月饼、每月的生活费、寒暑换季衣物(为此老人家一直舍不得请保姆);我宗政堂叔,刚参加工作时就节省钱,按月寄钱回老家,供养父母。千里迢迢由个旧回老家省亲,一到家,便先上白鹤山,祭扫父母(我幺爷幺婆)和大爹大妈(我爷爷婆婆)坟莹,上香烧纸,流泪悼唁,告慰父母在天之灵。上一辈人的孝道,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说到这儿,我想起留在苍溪的宗明堂叔,年头岁尾的祭扫,亲劳亲为,自己老了,又带女儿们上坟添土,向其办移交。
       上一辈人的榜样,下一辈人自觉地传承,我大伯父的女儿光怀姐定居西昌,前些年梨花节期间带着儿子回苍给爷爷婆婆上坟,她儿子去世前,最喜欢听母亲讲苍溪;二伯父在深圳的孙子、我光杰哥的儿子,出差到新疆,专门在重庆下车,返苍为二伯父扫墓;就是杰哥去世后这么多年,他们母子都会在该上坟的节气前,寄钱回家让兄弟代祭。安葬在苍溪圣天公墓的长辈,清明节、大寒节期间,后辈们都会逐一祭拜。今年在圣天公墓上坟时,就看到先我一步的光平弟给父母上的与我四叔四妈一样的祭品香蜡。
       不论是返乡上坟,还是在网络上祭祀,这种对逝去亲人的祭奠,让天各一方的同族后人联系在一起,让血脉延续。
       百年之后能睡在父母脚头,生前尽忠、死后尽孝,不只是我们著名的开国将军许世友,就是我的大妈,生前就说过,爷爷婆婆的坟茔边,还有能安葬自己的地方;我的宗政堂叔,也有将其部分骨灰葬在幺爷幺婆身边的希望。可时过境迁,他们归葬祖茔的愿望,已实现不了了。
       这些年,我们大房宗字辈的老人均已仙逝,后辈多在定居在外地,然而血浓于水的亲情仍将大家联系在一起。一有机会,便忘不了给长辈上坟:我曾去德阳祭拜大妈、与强哥、衡哥及顺弟去苍溪龙王为二伯父二妈上坟……。
       一年一度的上坟添土,是为阻止野草荆棘的孳生蔓延,守卫心中的净土、记住乡愁。 
       今年的上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愿上坟添土的习俗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怀揣着感恩的心走自己的美好人生。

       2021-1-31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