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能把患者当唐僧肉,以多做手术为荣!
王昊轩
2021年二月八日,也就是前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的帖子。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称:热烈庆祝胸外科连续五年业务量持续,快速,高质量增长,发展速度驶入快车道!2020年度胸外科手术量1150台。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胸外科手术量2020年度突破千台大关。
为了庆祝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还开宴会切蛋糕,还用红底白字的横幅庆祝。
看到这里我就不明白了,对病人来说,无论是去医院,还是做手术,都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而是要尽全力避免的事情。怎么在深圳市第二医院看来,这好像是值得庆祝的喜事一样?医院和患者,在看待同一件事情上,真的不在一个频道上。
古语云,医者父母心。做父母的,自然是希望子女能够少生病,少去医院,少做手术。就算病人少了自己的收入也会少,也依然希望不要有病人。正所谓: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成。医生不能把病人当做是唐僧肉。把给病人做手术当做是冲业绩。衡量一个医院优劣的,也不是手术越多越好。所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庆祝手术量破千,这样的表述是很不恰当,缺乏人情味的。如果对医院来说,手术量成了衡量医院经营的一个指标。那很可能医生会把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是大病,尽量鼓励患者去做手术。而患者,因为缺乏专业知识,也只能听医生的指挥,尽量做手术。这不就乱了套了吗?以多做手术为荣的医生,还哪有一点白衣天使的样子。还有没有医者父母心了!
医疗这个行业,比较特殊。不是业务量越大,赚钱越多就越好的。对社会这个整体来说,是病人越少越好,手术越少越好,需要的医院也越少越好。如果把医疗做成了只看利润的产业,把患者当做了财源。那就会出现各种鱼肉病人的乱象。比如莆田系民营医院,打各种不靠谱的广告,先把病人给骗进来,然后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把病人当做财神爷,不榨个几万块钱不放病人出去。这样的医院,说的不好听点,是屠宰厂,不是救死扶伤的地方。
最近,发哨子的艾芬医生,和民营医院爱尔眼科的纠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艾芬在抗疫期间,眼睛出了问题。因为艾芬所在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眼科在疫情中是重灾区。李文亮,江学庆,梅仲明等医生都殉职了,艾芬就去民营医院爱尔眼科看病。
后来发现,艾芬的眼睛问题并不用动大手术。但是爱尔眼科却因为经济导向给艾芬做了大手术,手术前还没仔细检查。最终导致了艾芬在手术后因为晶体脱落引发白内障问题。一只眼睛接近失明。
明明不用动手术,却动了手术。艾芬医生交了几万块的手术费,病不但没看好,病情还恶化了。现在艾芬连小孩都不能抱了,右眼近乎失明。而爱尔眼科拒不承认错误,还试图用修改图片的办法来掩盖。
医生不能把患者当做财源,当做唐僧肉。给病人做不必要的手术,这是在谋财害命。对医院来说,不能把多做手术当做目标,当做是值得庆祝的事情。一个真正的医者,哪怕自己赚不到钱,也不会让患者去做不必要的手术。
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