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寨”位于广安协兴园区浓溪镇斑竹村。2004年,温总理到小平故居视察,我在电视里看到温总理站在小平故居三合大院堂屋的大门一边听导游解说,一边在向前远望。我也早已听说小平故居的风水很好,曾经也站在小平故居三合大院堂屋的大门向前远望过,一望无边,但是,遇上阳光明媚的天气,站在小平故居三合大院堂屋的大门可以远望到一座“山”,此“山”并非绵延不绝的崇山峻岭,只是三个高低不一紧密相连的普通峰峦。三个峰峦形成两道垭口,远看犹如一个“山”字,更象文人书房中搁笔的笔架,所以称为“笔架山”。 “笔架山”正对邓小平故居三合大院堂屋的大门。三峰中间的那座峰峦恰与堂屋大门处在同一中轴线上。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门前对着笔架山,不出文官出武官”,那意思是说,此地位置好,谁有这风水,家中后辈不出文官也要出武官。颇有神秘味道。其实,据记载,这“山”称为“天宝寨”。三峰之中,按大小分,俗称大寨子、二寨子、三寨子,寨上有古庙,名“天宝寺”。天宝寺前有三口池塘,在寺的右侧有一口为人工开凿,较为方正,据说是当年寺中专门用来预防火灾的消防池。另外两口池塘稍大,自然形成,左右各一。位于寺庙的前殿大门约百米处,据说这是庙里当年的放生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两口池塘无论遇到何种干旱,池子里的水都没干涸过,真应了人们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说法。寨上人的饮用水都取自这里。仔细观察这两口池塘,虽然四周杂草丛生,水面还漂浮着绿绿的浮萍,不能说水质有多好,但确实没有干涸的迹象,真是奇绝!寨下有三个大塘堰,一处在寨前,另两处在寨后,据说均系自然形成的塘堰扩展而成。懂风水的人说,这三口塘堰,为这座山寨大大增添了灵气。 我们最近前往观赏中,在心里一直细细品味起那句“门前对着笔架山,不出文官出武官”的民谚。我想,或许当年的风水大师在确定这处山寨位置优劣时,是真的看准了此处风水的奥妙,将一座普通民居的修建与这座山寨连在了一起;而后来一位伟人(邓小平)的出现又的确将这座山寨的影响推向了极致,使人们都愿意相信当年那位风水大师的判断是一个真实的预言,以至于今天任何一个来到小平故居参观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朝这座平常又平常的乡村古寨望上几眼,在心里琢磨其玄妙之处究竟何在。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仙在我看来,除了神仙之外,其实也可视为拥有一种文化,一段历史。就天宝寨而言,它书写了一段历史,成就了一段传奇。而我更相信,随着天宝寨历史的研究和开发,这座山寨将会再次担负起传承一个民族古老文化的重任,它会让更多的人懂得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人心应归何处。据说,蒋介石故居也面对一座“笔架山”。 真的,我认为哈,游伟人故居,更重要的是观其风水宝地之趣!曾经修高速路要穿越这个笔架山,后来改了高速路规划才让这笔架山得以完整的留存。正因为“天宝寨”的神奇,协兴园区已在打造这座神山,但愿协兴园区能把小平故里、笔架山、西溪河、乐活城与广安区的大云山、龙安柚等连成一片开发好生态旅游还是非常好的。 小平同志逝世24周年了,小平同志的伟大在于心中有人民,但也与小平故居正门对笔架山的风水好也有关联。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