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46|评论: 0

[法律咨询] 名誉侵权内容是指哪些?名誉侵权怎么认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9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誉侵权就是对他人进行人格尊严的名声破坏,而名誉权是被法律所保护的,只要有人存在破坏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就可能会被认为是名誉侵权行为了。那么今天就跟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名誉侵权内容是指哪些?名誉侵权怎么认定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中山律师
  一、名誉侵权内容是指哪些?
  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
  二、名誉侵权怎么认定?
  ()撰写、发表文学作品, 不是以生活中特定的人为描写对象,仅是作品的情节与生活中某人的情况相似,不认定为名誉侵权;
  ()描写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对特定人进行侮辱、诽谤或披露隐私损害名誉的;或者虽未写明真实姓名和住址,但事实是以特定人为描写对象,文中有上述情形的,应认定为名誉侵权;
  ()编辑出版单位在作品已被认定名誉侵权,或被告知明显属于名誉侵权后,应刊登声明消除影响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拒不刊登声明,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或继续刊登、出版侵权作品的,应认定为侵权。
  ()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 没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的,不应认定为名誉侵权;
  ()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的,应认定为名誉侵权;
  ()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损的,应认定为名誉侵权。
  ()新闻机构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不应认定名誉侵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而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损的,应认定为名誉侵权。
  ()新闻机构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权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两种情况:()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他人名誉受损的,应认定为名誉侵权;()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机构擅自发表,致他人名誉受损的,对提供者一般不认定名誉侵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致他人名誉受损的,应认定为名誉侵权。前述构成名誉侵权的,新闻机构应承担责任。
  新闻机构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认定为名誉侵权。但主要内容失实,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名誉侵权。
  三、怎么确定管辖
  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侵权行为实施地一般指报刊的印发地和传阅地。侵权行为结果地包括受侵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住所地。这样规定无论被告抑或原告住所地的法院都有管辖权,只由原告选择了。
  看到这里,找法网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因此名誉权作为公民的合法权利,一旦被人侵犯后,自然是逃不过的法律的制裁的是要处罚的。好了以上就是名誉侵权内容是指哪些?名誉侵权怎么认定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佛山律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