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监护人在民事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来说,都需要有监护人的存在,而监护人是否可以经过协议来确定的呢?那么,本文由找法网 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吗。哈尔滨律师 一、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吗 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是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条规定: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的,应当由协议确定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一方面,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可以在被监护人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通过对被监护人事务的管理和辅助,弥补被监护人行为能力的欠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益,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承担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法律后果,帮助和辅助被监护人形成意思决定或者实现意思决定,从而最终实现其民事权利;另一方面,协商确定的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能够更好地保护交易安全,维护交易秩序,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如何确定的 1、依照通则第16条第2款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2、依照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的规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此款所指其他近亲属,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顺序,既可保护在先顺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规避监护义务。同时允许监护人依其协议决定何人实施监护,这就是顺序的制度价值所在。在理解法定监护人的顺序规定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在先顺序人优先于在后顺序人担任监护人。但是,此顺序可依监护人的协议加以变更。 (2)在先顺序人为二人以上时,既可全体同作监护人,也可依其协议只由部分人做监护人。 三、变更监护人的程序 1、现有监护人无法履行、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这是能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前提条件; 2、需要有人提起变更孩子监护人的诉讼请求,这包括孩子生父母,长期抚养孩子的祖父母等等,必须是与孩子生活非常亲密的亲属或组织; 3、就是法院根据具体情形,从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原则出发,做出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判决。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吗,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是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的,且由协议确定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它的法律问题,可以联系找法网 专业律师。银川律师
|